正在阅读:

“侯亮平”变成“高育良”,铁腕监管者项俊波的反转人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侯亮平”变成“高育良”,铁腕监管者项俊波的反转人生

项俊波是本轮反腐以来,保险监管系统乃至整个金融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从审计署、人民银行到保监会,这位“铁腕”金融监管者的人生在被组织审查后陷入反转。

4月9日,中纪委官网消息,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当晚,保监会将项俊波的名字从领导栏撤下。这是本轮反腐以来,保险监管系统乃至整个金融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日,保监会召开干部会议,通报项俊波因违纪接受中纪委审查的消息,同时表态支持拥护中央决定。

- 1 -

曾是“铁面审计官”

项俊波出生于一个川东知识分子家庭,他最早在成都军区担任司令部秘书,本可以远离战场。战斗打响后,他却报名到老山前线担任连队指导员,并曾带着连队深入到敌后,在战斗中腿部负伤。战争结束后,他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进入审计系统工作,长期工作在审计一线,揭露过不少违法乱纪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曾为反腐出过大力。在担任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的时候,曾处理过天津蓟县国税局税收征管问题,黑社会分子拿他女儿做威胁,反而被他震慑住,“告诉你,我参过军,打过仗,负过伤。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什么我没见过?”

最终,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不断浮现,涉案人员受到查处。而在审计风暴中参与的这一大案,也让项俊波在日后的媒体报道中,时常被贴上“铁面”审计官的标签。

在结束审计系统多年的任职经历后,项俊波随后又辗转银行、保险等领域。保监会官网资料显示,项俊波历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董事长、党委书记。

- 2 -

激增的保费与“失控”的险资

2011年10月,项俊波被调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初任保监会主席,不乏有项俊波将“铁腕整治”带到保险行业的声音。据报道,项俊波从农行董事长转任保监会主席时,保险业正陷入瓶颈期。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数据显示,2012年全行业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增速为8%。项俊波称,这是保费增长速度首次降至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20%的平均增速形成明显反差,还指2013年可能是保险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经过半年密集调研,项俊波开始推动系列改革。2012年6月,保监会下发13项保险投资新政的征求意见稿,涉及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等众多领域。

项俊波还对媒体表示,“实行过去的资金运用监管模式,对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有一定作用,但行业可能因此被管死,相比而言这是更大的风险。推进资金运用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对保险业来说是从根子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比不改要好,早改比晚改要好,大改比小改要好。”

除了放开保险资金运用外,保险公司审批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趋势。从2013年开始,保监会“放行”保险公司筹建的速度逐年抬升,2013年至2016年,保监会每年批准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数量分别为6家、11家、13家和20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保险市场发展,但也为保险资金此后的“失控”埋下隐患。

在项俊波任职保监会期间,保险业规模保费再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1.4万亿元增长到3.1万亿元,年均增长16.8%。

而在此期间,以投资驱动负债的模式,不少中小型险企“崛起”,借助诸如万能险等在内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狂揽保费,再用保费大肆举牌,控股上市公司。这也引发继销售误导之后,外界对保险业的又一轮质疑。

- 3 -

保险最大的推销员

“口才好”是一些接触过项俊波的人士对他的印象。而除了对保险市场风险的治理,项俊波多次在公开场合为保险行业形象声援,并出台了一些细化的措施。

在此次被查前三天,2017年4月6日,项俊波还以保监会主席的身份,出席了中国保监会与中国地震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在外界面前“展现”自己及保险业的形象。

据券商中国,项俊波到任的2011年,保险业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到转型的阵痛期。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12年开始,保监会出台了282项政策法规,平均每年56.4项。

这些政策先后推动了寿险、车险的费率市场化改革;系列投资新政出,大大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为后来保险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奠定了基础;实施偿二代制度建设,对保险行业影响至深。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从5.85万亿元增长到15.12万亿元,增幅158%;2012年-2016年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39%、5.04%、6.3%、7.56%、5.66%。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下,保险业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资产总量较年初增长22.31%。

政策红利的释放为行业松了绑,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争议。

2015年股灾期间,保监会宣布上调了权益投资比例,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上限为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但是,2016年部分投资激进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频频举牌,将保险行业推向风口浪尖。

2016年底保监会提出了“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的口号,要求保险公司回归保障本质,2017年1月再度发布通知将40%的权益投资上限要求回调至30%,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并对时任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

- 4 -

反腐集结号吹响,《人民的名义》来的刚刚好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曾透露,写出第一稿时,幕后黑手只写到省部级,但是上级审剧本后的意见就是:背后黑手级别太低了!

而随着项俊波们被调查和调查的步步深入,一场金融的反腐集结号将吹响。保险只保财,保不了运,背后如坐针毡的一批资本大鳄想必已经嗅到了什么……

大戏已经开幕,而我们就像期待《人民的名义》一般,一定还会有惊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侯亮平”变成“高育良”,铁腕监管者项俊波的反转人生

项俊波是本轮反腐以来,保险监管系统乃至整个金融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从审计署、人民银行到保监会,这位“铁腕”金融监管者的人生在被组织审查后陷入反转。

4月9日,中纪委官网消息,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当晚,保监会将项俊波的名字从领导栏撤下。这是本轮反腐以来,保险监管系统乃至整个金融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日,保监会召开干部会议,通报项俊波因违纪接受中纪委审查的消息,同时表态支持拥护中央决定。

- 1 -

曾是“铁面审计官”

项俊波出生于一个川东知识分子家庭,他最早在成都军区担任司令部秘书,本可以远离战场。战斗打响后,他却报名到老山前线担任连队指导员,并曾带着连队深入到敌后,在战斗中腿部负伤。战争结束后,他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进入审计系统工作,长期工作在审计一线,揭露过不少违法乱纪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曾为反腐出过大力。在担任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的时候,曾处理过天津蓟县国税局税收征管问题,黑社会分子拿他女儿做威胁,反而被他震慑住,“告诉你,我参过军,打过仗,负过伤。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什么我没见过?”

最终,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不断浮现,涉案人员受到查处。而在审计风暴中参与的这一大案,也让项俊波在日后的媒体报道中,时常被贴上“铁面”审计官的标签。

在结束审计系统多年的任职经历后,项俊波随后又辗转银行、保险等领域。保监会官网资料显示,项俊波历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董事长、党委书记。

- 2 -

激增的保费与“失控”的险资

2011年10月,项俊波被调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初任保监会主席,不乏有项俊波将“铁腕整治”带到保险行业的声音。据报道,项俊波从农行董事长转任保监会主席时,保险业正陷入瓶颈期。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数据显示,2012年全行业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增速为8%。项俊波称,这是保费增长速度首次降至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20%的平均增速形成明显反差,还指2013年可能是保险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经过半年密集调研,项俊波开始推动系列改革。2012年6月,保监会下发13项保险投资新政的征求意见稿,涉及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等众多领域。

项俊波还对媒体表示,“实行过去的资金运用监管模式,对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有一定作用,但行业可能因此被管死,相比而言这是更大的风险。推进资金运用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对保险业来说是从根子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比不改要好,早改比晚改要好,大改比小改要好。”

除了放开保险资金运用外,保险公司审批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趋势。从2013年开始,保监会“放行”保险公司筹建的速度逐年抬升,2013年至2016年,保监会每年批准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数量分别为6家、11家、13家和20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保险市场发展,但也为保险资金此后的“失控”埋下隐患。

在项俊波任职保监会期间,保险业规模保费再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1.4万亿元增长到3.1万亿元,年均增长16.8%。

而在此期间,以投资驱动负债的模式,不少中小型险企“崛起”,借助诸如万能险等在内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狂揽保费,再用保费大肆举牌,控股上市公司。这也引发继销售误导之后,外界对保险业的又一轮质疑。

- 3 -

保险最大的推销员

“口才好”是一些接触过项俊波的人士对他的印象。而除了对保险市场风险的治理,项俊波多次在公开场合为保险行业形象声援,并出台了一些细化的措施。

在此次被查前三天,2017年4月6日,项俊波还以保监会主席的身份,出席了中国保监会与中国地震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在外界面前“展现”自己及保险业的形象。

据券商中国,项俊波到任的2011年,保险业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到转型的阵痛期。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12年开始,保监会出台了282项政策法规,平均每年56.4项。

这些政策先后推动了寿险、车险的费率市场化改革;系列投资新政出,大大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为后来保险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奠定了基础;实施偿二代制度建设,对保险行业影响至深。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从5.85万亿元增长到15.12万亿元,增幅158%;2012年-2016年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39%、5.04%、6.3%、7.56%、5.66%。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下,保险业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资产总量较年初增长22.31%。

政策红利的释放为行业松了绑,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争议。

2015年股灾期间,保监会宣布上调了权益投资比例,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上限为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但是,2016年部分投资激进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频频举牌,将保险行业推向风口浪尖。

2016年底保监会提出了“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的口号,要求保险公司回归保障本质,2017年1月再度发布通知将40%的权益投资上限要求回调至30%,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并对时任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

- 4 -

反腐集结号吹响,《人民的名义》来的刚刚好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曾透露,写出第一稿时,幕后黑手只写到省部级,但是上级审剧本后的意见就是:背后黑手级别太低了!

而随着项俊波们被调查和调查的步步深入,一场金融的反腐集结号将吹响。保险只保财,保不了运,背后如坐针毡的一批资本大鳄想必已经嗅到了什么……

大戏已经开幕,而我们就像期待《人民的名义》一般,一定还会有惊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