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攻壳机动队》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攻壳机动队》改编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的日本同名漫画,这部电影勾画出一个“赛博朋客”的未来世界:生化人、机器人、神经网网络、人工智能、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体验……人与机器的合一的女主角草薙素子令人影响深刻。她是人脑与机械义体合一的生命体,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如果受伤,她不像我们需要送医院找医生动手术,而是用3D打印机打印修复;在侦破案件的时候,草薙素子可以直接将意识接通到网络,侵入联网的人类智能或者人工智能,当然,她的大脑若联网也能被更强势的智能入侵。
以往的类似《西部世界》、《AI人工智能》这些主流人工智能的影视作品中,人类在影片中拼命赋予机器人智能,让它们成为拥有“碳基生命意识”的“硅基生命”。但是《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的羰基大脑转移到3D打印出来的机械体上更令人觉得脑洞大开。机器拥有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机器人“,人也可以将人类智能上传到机械中成为”机器人“。
从“俄罗斯2045计划“到”超人类主义“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无数人想成为草薙素子。2011年,俄罗斯媒体大亨发起了“俄罗斯2045”计划。他耗费巨资,雇佣了至少30名科学家,试图打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延长人的生命,甚至实现不死之身。这位大亨的科学家军团给出了“俄罗斯2045计划”的研究步骤:
一、2015年到2020年,“俄罗斯2045计划”将首先打造出一个可以通过人脑进行遥控的机器人;
二、2020年到2025年,当真人去世后,科学家可以将他的大脑移植到机器人上;
三、2030年到2035年,科学家将研发出跟真人大脑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脑,储存主人的意识、性格、记忆,当主人过世后,拥有人造大脑的机器人将延续主人的生命;
四、2045年左右,科学家将打造出一个全息影像版的虚拟人,这个虚拟人将拥有人类的思维、意识和感情,但是没有肉体,理论上它是一个永生人。
按照“俄罗斯2045计划”来解读,草薙素子的完整存在形式是她的大脑,而她在被机械化之前的身体只是草薙素子活着的载体,电影《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的大脑被移植到异体上,成为第一例成功移植的半人半机械赛博朋客打女,这应该是2020年到2025年之间发生的事情。
结合“俄罗斯2045计划”和《攻壳机动队》的英文片名《ghost in the shell》,草薙素子的“gohst”是永生的,但她的身体只是一次性的,她失去了脖子以下的部位,得到了“shell”,身体和“shell”一样,只是草薙素子的“gohst”的容器而已。不管gohst是什么材料组成,在片中草薙素子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它已经远远超过了草薙素子的原生碳基躯干。
不同于那些通过筛选基因、增强免疫、克隆技术等等优化“碳基生命容器“的长寿技术,半人半机械甚至是意识上传到机械更能引人遐想。由此,生命似乎摆脱了”碳基生命容器“的束缚,开始迈出了不朽的第一步。在《攻壳机动队》中,人类的“自我”实现了数字化,可以上传、下载,流动在网络中。想象一下,更多的人的“自我”联网,所有的自我都被上传到异常强大计算机系统中,人类将失去肉身,活在《黑客帝国》中的矩阵一样的虚拟现实的体验世界中,成为不朽的“云“。这就是“超人类主义”所勾画的画面。
超人类离我们还远吗?
超人类主义的狂热信徒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必将能增强人类的精神、体力、能力,并用来跨越人类的生老病死。人类将成为永恒,每个人都会有永远活下去的机会。
有人认为“俄罗斯2045计划“的第一步将很快能实现,科学家从上世纪便开始研究哺乳动物大脑与机器连接的可能性。在1969年,西班牙神经生理学家圣何塞-德尔加多曾在猴脑中植入设备,再发送信号,回应大脑的活动,世界上第一个双向的脑一机一脑接口就产生了。
2012年,中国浙江大学大脑-计算机界面研究组成功地捕获和破译了猴子大脑信号,猴子可以通过大脑控制机械手臂,从而获得饮料作为奖励。这个实验猴子并不知道的是,在距离它不远处有一个机械手臂镜像它的手指移动,这个机械手臂是从植入猴子大脑中的芯片获取指令的。
但是,智人之所以能成为智人,智人大脑中的860亿个神经元数量以及相互之间连接的复杂程度的是远超猴子的。迄今为止,人类中只是有两位杰出的科学家约翰-怀特和西德尼-布伦纳带领的团队对最简单的大脑——几毫米长的蠕虫秀丽隐杆线虫的大脑——只有302个神经元和7000个突触进行了映射。但是人类还缺乏对大脑中860亿个神经元的了解,电影终究是电影,在现实中将大脑灰质中的信息数字化势必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智人的生命存在局限,生命周期短暂。如果能成为草薙素子这样的超人类,须臾之间便成超越智人。但很明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