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生动的报道,揭露了犹他州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对性侵受害者不正当、惩罚性的残忍对待。”这是普利策新闻奖对今年地方报道奖得主——《盐湖城论坛报》的评价。
《盐湖城论坛报》是犹他州当地最大的日报,创办于1870年,有将近150年的历史。该报上一次获得普利策奖还是在1957年,当时的报道是关于两架坠毁在大峡谷的客机。2014年,该报的漫画家编辑帕特•巴杰利(Pat Bagley)曾入围普利策奖决赛。
通过持续一年报道犹他州大学对性侵受害者的残酷对待,《盐湖城论坛报》提升了公众对于性侵和校园安全的意识,推进了犹他州立大学和杨百翰大学的改革。
一年前,杨百翰大学大二学生马蒂·巴尼(Madi Barney)遭到一名男子性侵,她向学校通报此事,但校方却以其违反“荣誉规章”为由,将其处分。
杨百翰大学是美国著名的摩门教会学校,该校有着严格的“荣誉规章”,禁止学生饮酒、抽烟、吸毒、有婚前性行为或将异性同伴带回住所。校方认为,巴尼带异性回到住处,违反了校规,所以拒绝让她继续上课。
之后,巴尼在公共论坛上抱怨学校对待性侵受害者的处理办法。她说,学校的“荣誉规章”让性侵受害者恐于报案,有时甚至导致他们再次受到伤害。
2016年4月13日,巴尼的故事出现在该报纸的头版。8个月后,因她的勇敢,《盐湖城论坛报》将巴尼评选为“犹他年度人物”。
这一年,杨百翰大学和犹他州其他高校的许多性侵受害者委托《盐湖城论坛报》讲述他们的故事。即便相关机构不情愿,记者还是不断从他们口中挖掘、披露公开文件,揭露各校园乃至全州执法行动中出现的问题。随后,这份报纸又继续报道了另一事件——被4名女性控告强奸的犹他州立大学前橄榄球队员从未被定罪,并跟进报道了其被起诉的事件后续。
此后,犹他州立大学改革了报告制度,杨百翰大学也宣布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包括一条特赦条款:当学生报告遭遇性侵时,可以免遭“荣誉规章”的惩罚。
“这些事情的经历者告诉读者他们的故事,”报道项目组首席记者艾琳·阿尔贝蒂(Erin Alberty)表示,“阻力仍然存在,责备受害者的情况还在发生,这表明他们的故事是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是应该被讲出来的。”
在总编辑希拉·麦卡恩(Sheila McCann)的把关下,校园强奸案报道由从整个编辑室抽调出的精兵强将共同完成。阿尔贝蒂、记者杰西卡·米勒(Jessica Miller)、亚历克斯·斯塔基(Alex Stuckey)和数字编辑瑞秋·派珀(Rachel Piper)确定报道方向,马修·派珀(Matthew Piper)、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内特·卡莱尔(Nate Carlisle)和佩吉(Peggy Fletcher Stack)对报道亦有贡献。摄影师利亚(Leah Hogsten)、克里斯·德特里克(Chris Detrick)和弗朗西斯科(Francisco Kjolseth)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图片,图文结合的生动形式让这个容易令人忽视的校园危机事件引人注目。
“我们的报道团队规模意味着有很多同事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非常感谢和这班有才华、有合作精神的同事一起工作,”总编辑麦卡恩说,“我希望这次对我们员工的认可,能够鼓舞像我们一样的其他新闻编辑部。”
麦卡恩还表示,报道团队和受害者都希望能够继续推进对性侵处理方式的改进。
“我们得到了认可,但报道工作并未结束,还有两场诉讼即将进行,巴尼的案子将在下月开始审理。”米勒说。她坦言得奖后自己有几分意外。
这次,与《盐湖城论坛报》一起角逐地方报道奖的还有曾获得26次普利策新闻奖的《波士顿环球报》以及今年的获奖大热《纽约时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