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高检单独或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31件,有效发挥了司法解释对执法司法、法治观念的引领作用。”2025年2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在最高检厅长访谈中指出,当前,司法实践对司法解释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高检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回应办案一线诉求,进一步明确和统一执法司法标准、统一认识消除分歧,促进提升办案质效。
高景峰介绍, 近年来拒不执行犯罪多发,人民群众对“执行难”反映特别强烈。为此,去年最高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十种情形;明确了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特别严重”的五种情形;明确了判决、裁定生效前隐藏、转移财产的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外人帮助隐藏、转移财产可以共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等等,以更加明晰的规定,确保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得到依法有效打击,确保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
再如,此前立法关于部分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规定较为原则、概括,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罪名的认识存在分歧,一些执法司法机关对“阴阳合同”等涉税案件性质的认定有时也存在不同认识,加之近年来税收犯罪手段不断翻新,迫切需要司法机关与时俱进有效应对和打击。针对这些问题,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制定了《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方面对严重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坚决从严打击;另一方面,对实体企业涉税犯罪区分情况,宽严相济,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努力以法治之力促进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