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成千上万的会员,多数母婴店只拿出导购分部分精力来管理会员,这无疑是欠妥的。本文将围绕会员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会员分类”进行详解。
在有限的经营能力下,母婴实体店想把所有的会员都管理好,是比较困难的。会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拟定目标,将会员进行分类。
会员分类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决定你可以用多少资源去匹配对应类别的会员,比如营销资源和导购资源。
第二个意义是找到最重要会员,并跟其保持紧密的联系。
第三个意义是不同类型的会员对母婴店经营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做社群营销或者多级分销,会员分类可以帮助找到对应类型的消费者做这些事情。
第四个意义是不同类型的会员给母婴店的收益也是不一样的。
会员分类与策略
会员分类不是只有一种方式,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分类取决于母婴门店的目标,所有的分类方法都跟目标是有关系的,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对会员进行分类。
1、根据RFM模型分类
母婴零售行业RFM平均参考值
RFM模型是由American database marketing institute(美国数据库营销研究所)的研究提出,衡量会员价值的重要工具,该模型被IBM、美国通用、苹果等国际大型企业广泛应用。
RFM模型是用来衡量母婴店核心会员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从比较多的维度和角度来确定会员与门店的紧密程度,是比较科学的会员分类方式。
根据母婴零售行业RFM平均参考值,当一个会员最近一次消费在19天以内,累计消费金额大于2583元,消费频率高于5.7次,就可以算是母婴店的核心会员了,这部分会员在整个母婴实体店的会员占比仅7.5%。
找到核心会员的的第一个策略就是资源倾斜,母婴店针对核心会员应该给更多的服务资源和营销资源,一切从核心用户出发,设置服务规则和营销规则都应该围绕核心会员的数据。
比如你的核心会员奶粉的客单价是280元左右,那你可以进更高端的奶粉品牌以满足核心会员的需求。
资源倾斜后就要跟核心会员建立紧密的连接,比如你有10000个会员,那能跟你建立紧密连接的会员应该是750人左右,了解这些用户想购买的商品、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也让他们了解门店最近的活动、上了什么新品。
当跟核心用户建立连接后,做社群营销就变得更容易了,他们更关注你门店的动态,也更愿意跟你进行互动。
2、按消费潜力分类
现在母婴店一般是围绕0-3岁宝宝的消费需求,宝宝小于12个月的消费潜力最大,大于1岁的消费潜力逐渐下滑。
把会员进行潜力划分后就要锁定她的消费,对其采取的策略首先是关系稳定在先,通过服务来和营销倾斜来留住会员,争取利润在后;其次是用最大的资源来吸引他们办储值卡和会员卡。
3、根据消费能力分类
现在90后妈妈月均消费1050元,而针对月均消费超过1500元的高消费能力客户,也可以有针对性的策略,比如作为高端商品、高利润商品的主要对象,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对象,可以用用户关怀替代销售。
4、根据产品品类分类
产品品类分类最常规的就是奶粉纸尿裤会员和非核心品类会员。针对这种分类核心的会员(奶粉纸尿裤会员)关联非核心的用户比较容易,而非核心用户代表了她所需要的你的门店并不能提供!
5、按利润分类
对能贡献高毛利的会员可以给更多的回馈,对于毛利低的会员想办法把她引导到其他相关的附加产品上。
6、按品牌分类
品牌划分是母婴店跟厂家做活动的时候一种最常见的划分方式。
一句话强调:不管使用哪种分类方式,最终都是把这些会员发展为核心会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