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正在吹响新能源反攻号角,2025年伊始,北京现代已经打响“第一枪”。
从2015年开始,国内掀起了一阵阵新能源造车风潮。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主机厂,都在这条赛道上卷出了新机会。时至今日,经过十年的岁月洗礼,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包含BEV、PHEV、EREV)的销量占比已有半壁江山。
然而,市场竞争就是一次零和博弈的游戏,曾经占据销量排行榜的日系、德系品牌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合资品牌已经放弃中国市场了么,他们难道没有技术来推出爆款产品了么?
对于熟悉汽车行业发展规律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在这场新能源的竞争中,合资品牌并没有掉队。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节奏,稳步推出产品,希望用最安全、最具技术实力的车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这其中,尤其是韩系品牌,近几年在新能源市场中走的尤为快速。作为全球第三大车企的现代汽车集团,接连推出爆款产品,一度在海外新能源市场“大杀四方”,更是在技术安全严苛的北美市场、欧洲市场获得很高的市场占比。
就在2025年,北京现代带着全新的产品、全新的技术、充足的资金进入市场,将率先打响合资反攻的第一枪。
技术是第一创新力
技术永远是任何企业立根之本,北京现代也是这么做的。从去年以来,北京现代持续向中国市场推出全新产品,诞生自i-GMP平台的第十一代索纳塔,第五代胜达等车型,都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全球化车型的魅力。
而在电动化时代,北京现代将在智电转型领域全面发力,更是把新能源技术创新写进2025愿景。而现代汽车集团在未来出行、机器人、新能源技术、氢能技术等领域的积淀将成为北京现代的坚实后盾。
同时通过与北汽集团的深入合作,北京现代将在2025年加速新能源车型的开发与布局,充分利用国内新能源平台技术与本土供应链资源。
补齐新能源最后一块拼图
在燃油车领域,现代汽车集团的i-GMP平台和CVVD技术已经深入人心。根据规划,北京现代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在智能化领域,北京现代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依托现代汽车前瞻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的支持,北京现代将在2025年进一步布局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技术。目前已在中国市场推出L2级自动驾驶功能,而到2025年其正在测试基于高精度地图和5G通信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为未来的L3甚至L4级别自动驾驶提供充足数据支持。
在中国为全球,北京现代迈入新合资时代
当然,北京现代的“野心”不仅限于中国市场。
2025年,北京现代正式迈入“新合资时代”,继续深化“在中国,为全球”的全新战略目标。该战略深度布局智电转型,聚焦本土化和海外市场开拓的三大方向,借助80亿元增资计划,全面加速创新与变革,想要开创合资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包括“与中方股东北汽集团合作,开发全新的电动车平台;依托现代中国在华研发中心,加强本土智能化、电动化及前瞻技术的研发力量;与宁德时代等国内领先的技术企业合作”等战略举措逐步得到落实。
具体来看,“在中国”向内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北京现代将深化与北汽集团及国内领先企业的合作,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动新能源技术的本地化应用,进一步增强市场适配能力。依托北汽合作开发的平台,北京现代将推出更契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为全球”的向外战略则是将以“全球化”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计划整车出口量提升至8-10万辆,在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400%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当前业务范围覆盖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2025年将积极拓展至南美市场,形成“多点开花”的全球布局。同时,北京现代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稳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总结:
很明显,对于北京现代这名合资“老将”来说,2025年将正式进入新能源品牌元年,开启油电双驱的“智电时代”。通过首款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北京现代不仅补齐了其新能源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更将以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全球化战略为驱动,开启一场全面反攻。
而在这场反攻中,北京现代将持续“在中国,为全球”的全新战略,不仅将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还将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北京现代已经准备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