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包玉刚:空手套白狼,稳中求胜成就大海之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包玉刚:空手套白狼,稳中求胜成就大海之王

世界船王一辈子都在求一个字,叫“稳”。

█ 文 | 杨一波 内力深厚的传承学派掌门

有这么一位企业家,1976年3月,美国的《新闻周刊》报道过他,而且用了一个非常霸气的标题:“大海之王”;

他的电话可以直通白宫,与美国总统随时对话;

这个人给过中国一张支票,那时中国刚改革开放,这张支票是多少呢?整整1000万美金。

这个人就是“世界船王”包玉刚,因为英国女王加封过他为“爵士”,所以又被称为“包爵士”。

包玉刚这个世界船王可是名副其实,1955年,他只有一艘船,8201吨。到了1979年,他有了202艘船,总吨位达2100万吨,好家伙,这个数量堪比苏联海军舰队!

包玉刚的成功离不开“时势造英雄”,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二战后大陆的封锁,还有世界局势的动荡,都让海洋运输业蓬勃兴旺。但这些算是外因,说到内因那就多了,你说他长袖善舞,是里根、撒切尔夫人等人的座上宾也对;你说他每天坚持运动一小时,体魄强健也对;你说他洁身自好,家庭和睦也对。

提起大海,大家可能会想起《黑帆》,充满冒险、勇气、野蛮······包玉刚也有霹雳手段,但我看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他一辈子都在求一个字,叫“稳”。

我觉得有三件事最能体现包玉刚的“求稳”。

第一个“求稳”,是他刚踏入航海运输,用16万英镑买了一艘运煤的货轮,这条船已经是28岁的高龄了,名字叫/“金安号”。看得出来,起点并不算高。

包玉刚把“金安号”长租给了日本公司。

这句话很重要,我重复一遍:包玉刚把“金安号”长租给了日本公司。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长租”、另一个就是“日本公司”。

我先说“日本公司”。这有几个好处,首先是日本二战后整体复兴,发展很快,机会嘛大大有;然后是日本工人勤快,欧洲的工人被高福利喂饱了,竞争力就弱了,日本造船周期短上很多,也等于变相挣钱了。

再说“长租”。这是包玉刚发明的一种租赁形式。当时业界最常见的是短租,就是你租我的船开到目的地,再开回来可能价钱就不一样了,最高的价钱能错上五倍!包玉刚不这么干,他的船租给别人是以“年”为单位,甚至是五年!这样挣钱会少很多,但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现在这种薄利长租的方式也被世界采用。

包玉刚前期只有一条船,家底很薄,折腾不起啊,所以“长租”也可以说是带着一些无奈吧。他创业的时候已经37岁了,所以很稳重,对现在创业者的启发就是先别急着做大,先活下来,力求稳妥地活下来。

第二个“求稳”,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时,航运业迎来了梦魇,因为前面20年的高速发展,海运基本已经饱和,但是全球经济放缓,油价又往上升,很多航运公司被一拳打中命门,倒闭了很多,但是包玉刚熬过去了。

他怎么做的?1983年,包玉刚和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交谈,沃尔克问了很多问题,像造艘船要多长时间,租约一般多长时间,租金又是多少·····包玉刚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推断出美联储将缩紧银根,回去后当机立断,开始卖船,把200多艘船卖出去三分之二,只剩下70来艘!同时还把总部迁离香港,找租金便宜的新加坡蛰伏了起来。

第三个“求稳”,是船王弃船登陆。航运受到的波及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所以包玉刚一直在寻找一份恒产,为了拿下这份恒产,包玉刚发动了著名的“九龙仓之战”,跟英资集团争夺这块地,怡和洋行开出了每股100港币的高价,包玉刚的手下建议说:“置地的这100块要用股票和债券兑换,无法立即兑现,我们用现金的话,每股90块港币就能拿下!”包玉刚沉思了一下,当机立断:用现金,每股105港币!我要速战速决让对方无力出击!

这次大战影响很深远,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包玉刚一个电话就从汇丰银行借了15亿港币,成为九龙仓的首位华人主席。那时候初现峥嵘的李嘉诚也有参与,这段故事我们以后在讲李嘉诚篇会祥做叙述。

一般人会觉得包玉刚手段激烈,不论是壁虎断尾,卖掉130多艘船,还是以绝对高价硬吃九龙仓,都是一副悍不畏死的猛汉作风,但这只是战术层面的,在战略层面,他实行长租缩小规模,弃船登陆等等,都是在求稳求活。

这种矛盾与反差也正是他成就霸业的关键。

往小里说,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什么?早期银行从业经历。对,他在银行工作的经历贯穿了他的整个管理理念,像前期用的“长租策略”规避风险是,能心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财务能力也是,更重要的是,这个能力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帮他一把。

香港有四大船王,其中的赵从衍就是因为资金不足始终无法扩张,包玉刚也有这样的难题,他的第一艘新船是从银行那里“骗”来的,他对银行说:我手边有客户,你贷款给我,我买了船就能租出去,咱俩发财。他对客户说:我造出船来便宜租给你,你给我写份证明。就这样,“空手套白狼”建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在“九龙仓之战”中,谈笑风生中15亿资金到位,也得益于包玉刚是第一位汇丰银行华人董事。李嘉诚也是汇丰董事,他赎回儿子李泽钜的10亿港币,也是汇丰出的。所以包玉刚对资本的理解和使用可谓是大师级别的,这也正是因为/他十几年的银行生涯。

所以,学个一技之长是很有必要的,未来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一波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包玉刚:空手套白狼,稳中求胜成就大海之王

世界船王一辈子都在求一个字,叫“稳”。

█ 文 | 杨一波 内力深厚的传承学派掌门

有这么一位企业家,1976年3月,美国的《新闻周刊》报道过他,而且用了一个非常霸气的标题:“大海之王”;

他的电话可以直通白宫,与美国总统随时对话;

这个人给过中国一张支票,那时中国刚改革开放,这张支票是多少呢?整整1000万美金。

这个人就是“世界船王”包玉刚,因为英国女王加封过他为“爵士”,所以又被称为“包爵士”。

包玉刚这个世界船王可是名副其实,1955年,他只有一艘船,8201吨。到了1979年,他有了202艘船,总吨位达2100万吨,好家伙,这个数量堪比苏联海军舰队!

包玉刚的成功离不开“时势造英雄”,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二战后大陆的封锁,还有世界局势的动荡,都让海洋运输业蓬勃兴旺。但这些算是外因,说到内因那就多了,你说他长袖善舞,是里根、撒切尔夫人等人的座上宾也对;你说他每天坚持运动一小时,体魄强健也对;你说他洁身自好,家庭和睦也对。

提起大海,大家可能会想起《黑帆》,充满冒险、勇气、野蛮······包玉刚也有霹雳手段,但我看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他一辈子都在求一个字,叫“稳”。

我觉得有三件事最能体现包玉刚的“求稳”。

第一个“求稳”,是他刚踏入航海运输,用16万英镑买了一艘运煤的货轮,这条船已经是28岁的高龄了,名字叫/“金安号”。看得出来,起点并不算高。

包玉刚把“金安号”长租给了日本公司。

这句话很重要,我重复一遍:包玉刚把“金安号”长租给了日本公司。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长租”、另一个就是“日本公司”。

我先说“日本公司”。这有几个好处,首先是日本二战后整体复兴,发展很快,机会嘛大大有;然后是日本工人勤快,欧洲的工人被高福利喂饱了,竞争力就弱了,日本造船周期短上很多,也等于变相挣钱了。

再说“长租”。这是包玉刚发明的一种租赁形式。当时业界最常见的是短租,就是你租我的船开到目的地,再开回来可能价钱就不一样了,最高的价钱能错上五倍!包玉刚不这么干,他的船租给别人是以“年”为单位,甚至是五年!这样挣钱会少很多,但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现在这种薄利长租的方式也被世界采用。

包玉刚前期只有一条船,家底很薄,折腾不起啊,所以“长租”也可以说是带着一些无奈吧。他创业的时候已经37岁了,所以很稳重,对现在创业者的启发就是先别急着做大,先活下来,力求稳妥地活下来。

第二个“求稳”,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时,航运业迎来了梦魇,因为前面20年的高速发展,海运基本已经饱和,但是全球经济放缓,油价又往上升,很多航运公司被一拳打中命门,倒闭了很多,但是包玉刚熬过去了。

他怎么做的?1983年,包玉刚和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交谈,沃尔克问了很多问题,像造艘船要多长时间,租约一般多长时间,租金又是多少·····包玉刚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推断出美联储将缩紧银根,回去后当机立断,开始卖船,把200多艘船卖出去三分之二,只剩下70来艘!同时还把总部迁离香港,找租金便宜的新加坡蛰伏了起来。

第三个“求稳”,是船王弃船登陆。航运受到的波及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所以包玉刚一直在寻找一份恒产,为了拿下这份恒产,包玉刚发动了著名的“九龙仓之战”,跟英资集团争夺这块地,怡和洋行开出了每股100港币的高价,包玉刚的手下建议说:“置地的这100块要用股票和债券兑换,无法立即兑现,我们用现金的话,每股90块港币就能拿下!”包玉刚沉思了一下,当机立断:用现金,每股105港币!我要速战速决让对方无力出击!

这次大战影响很深远,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包玉刚一个电话就从汇丰银行借了15亿港币,成为九龙仓的首位华人主席。那时候初现峥嵘的李嘉诚也有参与,这段故事我们以后在讲李嘉诚篇会祥做叙述。

一般人会觉得包玉刚手段激烈,不论是壁虎断尾,卖掉130多艘船,还是以绝对高价硬吃九龙仓,都是一副悍不畏死的猛汉作风,但这只是战术层面的,在战略层面,他实行长租缩小规模,弃船登陆等等,都是在求稳求活。

这种矛盾与反差也正是他成就霸业的关键。

往小里说,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什么?早期银行从业经历。对,他在银行工作的经历贯穿了他的整个管理理念,像前期用的“长租策略”规避风险是,能心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财务能力也是,更重要的是,这个能力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帮他一把。

香港有四大船王,其中的赵从衍就是因为资金不足始终无法扩张,包玉刚也有这样的难题,他的第一艘新船是从银行那里“骗”来的,他对银行说:我手边有客户,你贷款给我,我买了船就能租出去,咱俩发财。他对客户说:我造出船来便宜租给你,你给我写份证明。就这样,“空手套白狼”建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在“九龙仓之战”中,谈笑风生中15亿资金到位,也得益于包玉刚是第一位汇丰银行华人董事。李嘉诚也是汇丰董事,他赎回儿子李泽钜的10亿港币,也是汇丰出的。所以包玉刚对资本的理解和使用可谓是大师级别的,这也正是因为/他十几年的银行生涯。

所以,学个一技之长是很有必要的,未来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一波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