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会之声 | 全国人大代表肖付权:建议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会之声 | 全国人大代表肖付权:建议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

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少数民族村发展。

文 | 陈明一

“少数民族村通常具有较强的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性,它们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少数民族村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马东村党总支委员、民主党支部书记肖付权,建议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代表,肖付权一直工作在农村基层。在他看来,近年来,各民族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向好。

“这得益于上级政策的有力支持。”肖付权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

“此外,我们的基础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山东实践为例,近年来,山东聚焦民族乡村整体提升行动,三年培育15个产业化品牌集聚地,探索开展结对帮扶,打造30个乡村振兴示范民族乡村,把4个民族镇建设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典范。”肖付权介绍,山东不断讲好齐鲁大地上发生的民族团结融合故事,重点在全省打造10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理论研究基地。

同时,肖付权也注意到,民族乡村存在传统农业产业居多,农特产品附加值低,乡村农文旅融合度不高,民族乡村自主创收能力不足、优势资源未形成特色等问题。

由此,针对“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他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丰富政策供给

对全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和传统村落进行全面排查,对具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寨和村落进行挂牌保护。在加快少数民族村发展上,建议上级政府以打造“一村一品”为目标,按照民族村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少数民族村发展规划,坚持与少数民族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相结合,与生态旅游、文化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规划少数民族村未来发展。如郯城县民主街,建议将民族村的发展融入到马头古镇的建设中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连片发展带动。

鼓励凸显特色

结合民族村实际,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村特色村寨建设、民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及科学技术推广、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上的项目支持和资源支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旅游线路,特别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鼓励文创企业参与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挖掘和市场运作,多管齐下推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之魂,推动民族村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化赋能发展

建议上级政府帮助、督促各民族村建立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各村配备乡村书屋、村史馆、农具博物馆或乡村记忆馆、农业研究室。也可根据各村基本情况建立非遗展厅、农业产品展厅、乡贤馆、农业竞技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场所,从而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会之声 | 全国人大代表肖付权:建议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

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少数民族村发展。

文 | 陈明一

“少数民族村通常具有较强的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性,它们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少数民族村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马东村党总支委员、民主党支部书记肖付权,建议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代表,肖付权一直工作在农村基层。在他看来,近年来,各民族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向好。

“这得益于上级政策的有力支持。”肖付权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

“此外,我们的基础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山东实践为例,近年来,山东聚焦民族乡村整体提升行动,三年培育15个产业化品牌集聚地,探索开展结对帮扶,打造30个乡村振兴示范民族乡村,把4个民族镇建设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典范。”肖付权介绍,山东不断讲好齐鲁大地上发生的民族团结融合故事,重点在全省打造10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理论研究基地。

同时,肖付权也注意到,民族乡村存在传统农业产业居多,农特产品附加值低,乡村农文旅融合度不高,民族乡村自主创收能力不足、优势资源未形成特色等问题。

由此,针对“加大少数民族村发展支持力度”,他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丰富政策供给

对全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和传统村落进行全面排查,对具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寨和村落进行挂牌保护。在加快少数民族村发展上,建议上级政府以打造“一村一品”为目标,按照民族村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少数民族村发展规划,坚持与少数民族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相结合,与生态旅游、文化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规划少数民族村未来发展。如郯城县民主街,建议将民族村的发展融入到马头古镇的建设中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连片发展带动。

鼓励凸显特色

结合民族村实际,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村特色村寨建设、民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及科学技术推广、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上的项目支持和资源支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旅游线路,特别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鼓励文创企业参与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挖掘和市场运作,多管齐下推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之魂,推动民族村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化赋能发展

建议上级政府帮助、督促各民族村建立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各村配备乡村书屋、村史馆、农具博物馆或乡村记忆馆、农业研究室。也可根据各村基本情况建立非遗展厅、农业产品展厅、乡贤馆、农业竞技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场所,从而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