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杨
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消息,黑龙江省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于日前召开,会议以“统筹风险防控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系统性部署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路径。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和装备制造业重镇,黑龙江正以金融为支点,撬动“4567”现代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场会议传递出三大核心布局信号。
布局一:以“五链协同”夯实战略支撑
在“五篇大文章”框架下,黑龙江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构建适配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服务链。
科技金融:全省科技信息类贷款余额达152.8亿元(截至2024年6月),招商银行等机构推出风险补偿资金池贷款,平安财险落地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形成“信贷+保险+股权”的全周期服务模式。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110亿元(2024年6月),依托《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及项目评价认定指导目录》,建立省级绿色项目库,推动金融资源向碳减排领域倾斜。
普惠金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157.7亿元(2024年6月),通过“网格化”服务机制和“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覆盖55万户经营主体,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37.8%。
这一布局紧扣“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将金融服务从单一信贷支持升级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的深度协同。
布局二:以“双轮驱动”构建创新体系
黑龙江提出“监管效能+服务创新”双轮驱动模式,破解实体经济融资堵点——
穿透式监管强化底线思维
推行“长牙带刺”监管原则,完善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工具,压实中小法人机构风险防控责任。
建立央地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对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监测,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场景化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推广“再贷款+双稳基金”“再贷款+粮食预期收益质押贷”等涉农金融产品,支农再贷款投放规模达108.7亿元(2024年上半年),支持农户贷款余额突破2359.5亿元。
试点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为73家优质企业提供外汇结算绿色通道,2024年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规模达2.7亿美元。
这一体系既强调风险防控的刚性约束,又通过机制创新释放服务弹性,实现金融安全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布局三:以“三维赋能”强化保障机制
黑龙江通过政策工具、生态优化、数字基建三维赋能,构建可持续的金融服务生态——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4年累计投放再贷款216.1亿元,带动涉农、绿色贷款增速超20%,企业融资成本降至历史低位(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线省级融资信用征信平台,实现线上对接融资1.4万笔、放款369.6亿元,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
乡村振兴服务站:建成4000余个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推动“整村授信”覆盖率达85%,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0219.5亿元。
从2025年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看,黑龙江正以“国家所需、龙江所能”为坐标,推动金融从“输血”向“造血”转型。通过战略锚定、机制创新、生态培育的叠加效应,这片黑土地上的金融“活水”,正加速流向实体经济的“万亩良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