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济导报 杜杨
日前,天地图转型升级和“一张图”地理底图建设座谈会在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召开。会上,武汉大学方面汇报了天地图与开放数字地球引擎(OGE)融合集成试验和地理信息智能服务试点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预期成效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现在,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山东”已应用于省级300多个业务系统和全省4000多个业务场景,为山东省“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智慧审计平台等省级重点业务系统提供支撑。与会人员认为,天地图丰富的时空数据资源和OGE平台强大的计算服务能力,将解决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批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地理空间数据是含有地理空间位置及时态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信息,人类活动的80%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空间数据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从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政府管理服务,到外卖订餐、汽车导航等日常生活应用,都离不开地理空间数据的支撑。
作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山东推动全省“共建一个库、共享一个库”和“一个地理实体只测一次”。山东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是全省统一、权威、自主可控的现代测绘基准“一张网”,是全国首个以北斗三号为主的省级基准站网。同时,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影像“千里眼”作用,实现2米卫星影像“实时获取、月度覆盖”,0.5米卫星影像季度覆盖,0.2米航空影像3年全省覆盖一遍。
最新数据显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生产管理的地理空间数据主要有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自然资源专题地理空间数据两大类,总数据量超3000TB。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山东建立了黄河流域(山东段)实景三维“一张图”,开发实景三维辅助重大项目选址决策系统,改变了传统“跑现场、看图纸”选址论证方式,已为120多个重大项目选址提供技术支撑。2018年以来,无偿向30多个行业及部门近1200家单位提供数据成果61.3万件,数据量115.3TB。
在服务政府管理决策方面,“天地图·山东”应用于省级300多个业务系统和全省4000多个业务场景,为全省近8万个行政村制作了“一村一图”,助力村庄规划编制、基层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在服务百姓生活方面,依托“天地图·山东”,向群众提供更加综合、详实、及时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日均访问量超3500万次。
据介绍,山东正加大地理空间数据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推动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建立地理空间数据重点企业库,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交通、水利、气象、城市治理和资源调查监测等领域打造一批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并且根据场景分类做好数据安全应急预案,构建公共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高效可控技术防护和运行管理体系。
地信产业新动能
时下,天地图又迎来转型升级良机。在这次座谈会上,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武汉大学、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国土测绘院等单位的专家和负责人围绕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预期成效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上汇报了OGE融合集成试验和地理信息智能服务试点进展情况。据了解,OGE平台瞄准“数字地球”时空信息服务需求,研究全球时空观测数据组织和管理方法,构建高性能地理分析和人工智能分析模型,提出全球时空数据知识服务技术,建立数据就绪、分析就绪、决策就绪型孪生地球引擎服务体系,研发孪生地球引擎服务平台,构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并进一步为自然资源管理、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智慧交通、灾害救援、生态建设等提供可控的地球时空信息基座。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进一步介绍了OGE平台的发展历程和强大计算服务能力,他强调,OGE平台不仅能够处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还能通过智能算法提供精准快速的地理信息服务,通过OGE平台与天地图集成,要充分挖掘海量时空数据价值,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充分利用天地图丰富的时空数据资源和OGE平台强大的计算服务能力,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创新应用示范场景,解决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扎实推进山东省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发挥天地图丰富的时空数据优势,结合OGE平台的算子模型服务,聚焦关键应用场景,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各单位要倒排工期,统筹推进项目实施,最终实现天地图由提供基础底图服务到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转变,支撑自然资源统一地理底图建设。
来源:经济导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