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洋帝国夏威夷,如何能成为半个地球的主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洋帝国夏威夷,如何能成为半个地球的主人

这些地方的有趣正是体现在他们无人问津的原始状态。

文字:猫斯图 | 制图:孙绿 | 编辑:孙绿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对南太平洋的那些群岛国家感兴趣。恐怕除了夏威夷、斐济、汤加等有限的几个旅游型地区,大多数人对这些地方的概念几乎为零。这些国家星散在南太平洋浩瀚的洋面上,有好多名字奇怪的小岛,分布着有限的一些居民,确实很难让人产生太多联想。

太平洋——南太平洋——夏威夷

不过这些地方的有趣正是体现在他们无人问津的原始状态。在大航海时代的舰船驶入这些岛屿之前,这些岛上的居民也有着自己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虽然从生物学上来说岛上的居民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人种,但是在环境的塑造下,每个岛上居民的性格都迥然不同。不仅是科技水平发展的实力不一样,岛民们看待战争、侵略、对外界世界的态度也大不一样。

南太平洋众岛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现象级著作的作者就为我们畅想了一个南太平洋大帝国的脑洞。不过很可惜,作者没有在书中把这个故事展开。今天我局就打算带你通过一场脑洞大开的时光旅行,用地图、文字和想象力重新认识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南太平洋世界。

《枪炮、病菌与钢铁》

首先我们要假设的一个条件,就是地球上只有这么一支孤立的文明。至少,欧洲殖民者不能出现并干扰当地的发展。18世纪末,夏威夷群岛上其实出现了一个相对单极的霸权,他就是著名的夏威夷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

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利用夏威夷群岛上丰富的檀香木资源跟欧美殖民者交换了大量的军火、舰船。他就像是南太平洋上的织田信长,最早意识到了先进武器对于战争结果的重要影响,在白人殖民者的帮助下轻松统一了从尼豪岛到大岛的整个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东部(主体)

在统一全国之后,他还颁布民法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和人身安全,因此被称为“夏威夷的拿破仑”。但是这位拿破仑最多也就做到这里了,因为南下的通道已经被殖民者完全封死。比较靠近夏威夷的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等当时已经是殖民地,夏威夷并没有征服他们的可能性。

为了给南太平洋帝国创造条件,我们最好先把欧洲殖民者从历史上抹掉。

夏威夷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
卡美哈美哈一世的雕像

不过相信会有人提出质疑:卡美哈美哈一世统一自己的国家靠的就是从欧美买的军舰和枪炮,把欧洲殖民者的影响去掉他还能行吗?这就太小看这些原住民的智慧了。

南太平洋虽然浩瀚,但也不是人力无法征服的所在。不仅欧洲殖民者的大型商船可以游弋于大洋上,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的岛民们也已经学会了制作可以征服怒涛的木船。

18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到达夏威夷群岛的时候,当地岛民已经学会了制作带有双桅杆的长船,其技术和欧洲十世纪左右的维京人海盗相差无几。最好的长船可以满载食物和淡水航行3000英里左右的距离。在风向顺利的情况下,这足以让夏威夷的岛民们一路漫游到斐济群岛。

即使是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夏威夷人也会用船工划船,只不过这样要携带的食物就更多,速度也会慢下来,无法行进这么远的距离。即使如此,南下到达1200英里外的基里巴斯群岛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在统一夏威夷的战争中,卡美哈美哈一世仍然把土制的长船看作最重要的载具。他曾有一次动员了超过一万名士兵,除将领和国王自己坐欧洲战舰以外,士兵搭乘了上千艘长船进攻毛伊岛和莫洛凯岛。这说明长船的运载能力和作战可靠性是深受岛民信任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场战斗中大致上推测出当时卡美哈梅哈治下瓦胡岛的人口。即使这一万名士兵的年龄范围是从16岁到60岁的所有拿得动武器的男性,瓦胡岛的人口按比例来看应该也在三万人左右。这在当时南太平洋群岛的朋友圈里已经属于巨型帝国了。

相对富庶的瓦胡岛

事实上,根据欧洲史学家后来的调查,夏威夷岛上的酋长们曾经有过南下侵略其他岛国的想法。这是因为在卡美哈美哈一世突然崛起之前,夏威夷各个群岛上的君主们都比较势均力敌,没有突然出现一个强权统一全岛的可能。

但是夏威夷群岛上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密度都大于南方的那些小岛国,一个在夏威夷占不到便宜的酋长能够欺负一下基里巴斯的酋长。但是发动这样的远征需要大量的军粮储备,还要冒着后院起火的风险。因此双方一直以来还都抱持着比较友好的试探性态度。

但是到欧洲殖民者到来的前夕,这种接触也消失了。这是因为夏威夷各岛上大国的军备竞赛升级,人口膨胀,使得君主们无暇顾及远征的大事。

通向基里巴斯

所以,正如《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作者所说,太平洋上的岛国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化外之地、纯朴之邦,大致是因为现代文明对他们的干扰太早了。

如果白人不去插手,或许过个几千年那里也就变成了科技昌明、人心不古的地方。看来对被观察事物的干扰不仅存在在量子世界里,即使是宏观事物的发展也是如此。正如物理学家玻尔所说:“我们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保守估计,一位统一了夏威夷群岛的君主,治下应该有不少于十万的人口。现在他也想做一个成吉思汗,调集了两万大军,坐2000艘战舰,他们会首先去哪里呢?从地图上的距离来判断,首选的目标应该就是基里巴斯。

今天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基里巴斯直到1960年代才勉强有了3万多人口,这两万大军应该是足够使用的。这个基里巴斯现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此地由于土地贫瘠连自用粮都无法供给。其国土面积虽大,但可惜是由32个环礁岛组成的国家,露出海平面的面积是薄薄的一圈带状的陆地,可想而知能够供养多少人。今天的基里巴斯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土壤盐化的窘境。

美丽且贫瘠的基里巴斯圣诞岛(基里巴斯最大岛屿)

不过当年这片陆地对于夏威夷的征服者来说已经够用了。这里有一些树木和水产、水果,能够勉强供给夏威夷大军进攻下一个区域。

那接下来倒霉的就会是今天法属波利尼西亚和美属萨摩亚的几个大岛了。

夏威夷——基里巴斯——法属波利尼西亚、萨摩亚

法属波利尼西亚今天还是法国的一块海外领地,由马萨克斯群岛、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和南方群岛组成,已经是南太平洋地缘政治中比较强势的一个力量了。

我们对法属波利尼西亚最熟悉的一个岛应该就是那个传说中如仙境一般的塔西提岛或者叫大溪地岛。今天的大溪地岛除了法国后裔和波利尼西亚人以外,还有大量的客家人群体,是一个三元文化交流、与中国人有点缘分的地方。

这里比起基里巴斯来自然环境就要好得多了,至少农业是这里的支柱性产业。对于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征服者来说,粮食就意味着财富,而财富,就意味着更多的军队和更多的土地。

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的妇女.....

萨摩亚群岛在南太平洋也算是块不小的富庶之地了,而对于夏威夷帝国来说,他的位置对进一步的战争有更重要的价值,因为从这里远眺斐济,已经是1000公里以内的事了。(感觉还是好远)

萨摩亚与斐济
今日萨摩亚两主岛
今日美属萨摩亚主岛

的确,接下来他们会遇到一个比较强劲的对手:斐济。

斐济的全国岛屿面积和夏威夷群岛相当,经济实力和人口数目也相当。今天的斐济国家经济支柱非常多样化,农林牧副渔基本全部具备,矿业、制造业甚至影视制作也在这个国家全面开花。

19世纪初,白人传教士曾记载当地的酋长组织了上千人的劳力建设斐济岛上的宗教建筑,可见在早期其王室的号召力已经形成。另外斐济的土著战士也是精于斗技的汉子。由于岛上农业经济发达,能够供养起一批职业军人,而不是像那些贫瘠的岛屿一样处于半兵半农的状态,可想而知夏威夷和斐济会有一场恶战。这可能就是南太平洋群岛上的一场美苏争霸战。

斐济

我们假设夏威夷士兵更胜一筹,在这场大战中战胜了斐济,那以斐济为跳板,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甚至所罗门群岛都已经不在话下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制造成本至今仍然成问题,很难覆盖自身的需求,对于夏威夷大帝来说只是一些聊胜于无的补助。

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

再接下来,夏威夷人将会北上前往散碎的密克罗尼西亚和马绍尔群岛一统江湖。

夏威夷帝国扩张之路

如果夏威夷大帝还有进一步的野心,也许他会去招惹那些凶悍的毛利人。我们还是祝夏威夷的勇士们进攻新西兰北岛时好运吧。

不过新西兰北岛可是相当大的(相比夏威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洋帝国夏威夷,如何能成为半个地球的主人

这些地方的有趣正是体现在他们无人问津的原始状态。

文字:猫斯图 | 制图:孙绿 | 编辑:孙绿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对南太平洋的那些群岛国家感兴趣。恐怕除了夏威夷、斐济、汤加等有限的几个旅游型地区,大多数人对这些地方的概念几乎为零。这些国家星散在南太平洋浩瀚的洋面上,有好多名字奇怪的小岛,分布着有限的一些居民,确实很难让人产生太多联想。

太平洋——南太平洋——夏威夷

不过这些地方的有趣正是体现在他们无人问津的原始状态。在大航海时代的舰船驶入这些岛屿之前,这些岛上的居民也有着自己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虽然从生物学上来说岛上的居民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人种,但是在环境的塑造下,每个岛上居民的性格都迥然不同。不仅是科技水平发展的实力不一样,岛民们看待战争、侵略、对外界世界的态度也大不一样。

南太平洋众岛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现象级著作的作者就为我们畅想了一个南太平洋大帝国的脑洞。不过很可惜,作者没有在书中把这个故事展开。今天我局就打算带你通过一场脑洞大开的时光旅行,用地图、文字和想象力重新认识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南太平洋世界。

《枪炮、病菌与钢铁》

首先我们要假设的一个条件,就是地球上只有这么一支孤立的文明。至少,欧洲殖民者不能出现并干扰当地的发展。18世纪末,夏威夷群岛上其实出现了一个相对单极的霸权,他就是著名的夏威夷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

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利用夏威夷群岛上丰富的檀香木资源跟欧美殖民者交换了大量的军火、舰船。他就像是南太平洋上的织田信长,最早意识到了先进武器对于战争结果的重要影响,在白人殖民者的帮助下轻松统一了从尼豪岛到大岛的整个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东部(主体)

在统一全国之后,他还颁布民法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和人身安全,因此被称为“夏威夷的拿破仑”。但是这位拿破仑最多也就做到这里了,因为南下的通道已经被殖民者完全封死。比较靠近夏威夷的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等当时已经是殖民地,夏威夷并没有征服他们的可能性。

为了给南太平洋帝国创造条件,我们最好先把欧洲殖民者从历史上抹掉。

夏威夷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
卡美哈美哈一世的雕像

不过相信会有人提出质疑:卡美哈美哈一世统一自己的国家靠的就是从欧美买的军舰和枪炮,把欧洲殖民者的影响去掉他还能行吗?这就太小看这些原住民的智慧了。

南太平洋虽然浩瀚,但也不是人力无法征服的所在。不仅欧洲殖民者的大型商船可以游弋于大洋上,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的岛民们也已经学会了制作可以征服怒涛的木船。

18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到达夏威夷群岛的时候,当地岛民已经学会了制作带有双桅杆的长船,其技术和欧洲十世纪左右的维京人海盗相差无几。最好的长船可以满载食物和淡水航行3000英里左右的距离。在风向顺利的情况下,这足以让夏威夷的岛民们一路漫游到斐济群岛。

即使是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夏威夷人也会用船工划船,只不过这样要携带的食物就更多,速度也会慢下来,无法行进这么远的距离。即使如此,南下到达1200英里外的基里巴斯群岛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在统一夏威夷的战争中,卡美哈美哈一世仍然把土制的长船看作最重要的载具。他曾有一次动员了超过一万名士兵,除将领和国王自己坐欧洲战舰以外,士兵搭乘了上千艘长船进攻毛伊岛和莫洛凯岛。这说明长船的运载能力和作战可靠性是深受岛民信任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场战斗中大致上推测出当时卡美哈梅哈治下瓦胡岛的人口。即使这一万名士兵的年龄范围是从16岁到60岁的所有拿得动武器的男性,瓦胡岛的人口按比例来看应该也在三万人左右。这在当时南太平洋群岛的朋友圈里已经属于巨型帝国了。

相对富庶的瓦胡岛

事实上,根据欧洲史学家后来的调查,夏威夷岛上的酋长们曾经有过南下侵略其他岛国的想法。这是因为在卡美哈美哈一世突然崛起之前,夏威夷各个群岛上的君主们都比较势均力敌,没有突然出现一个强权统一全岛的可能。

但是夏威夷群岛上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密度都大于南方的那些小岛国,一个在夏威夷占不到便宜的酋长能够欺负一下基里巴斯的酋长。但是发动这样的远征需要大量的军粮储备,还要冒着后院起火的风险。因此双方一直以来还都抱持着比较友好的试探性态度。

但是到欧洲殖民者到来的前夕,这种接触也消失了。这是因为夏威夷各岛上大国的军备竞赛升级,人口膨胀,使得君主们无暇顾及远征的大事。

通向基里巴斯

所以,正如《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作者所说,太平洋上的岛国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化外之地、纯朴之邦,大致是因为现代文明对他们的干扰太早了。

如果白人不去插手,或许过个几千年那里也就变成了科技昌明、人心不古的地方。看来对被观察事物的干扰不仅存在在量子世界里,即使是宏观事物的发展也是如此。正如物理学家玻尔所说:“我们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保守估计,一位统一了夏威夷群岛的君主,治下应该有不少于十万的人口。现在他也想做一个成吉思汗,调集了两万大军,坐2000艘战舰,他们会首先去哪里呢?从地图上的距离来判断,首选的目标应该就是基里巴斯。

今天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基里巴斯直到1960年代才勉强有了3万多人口,这两万大军应该是足够使用的。这个基里巴斯现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此地由于土地贫瘠连自用粮都无法供给。其国土面积虽大,但可惜是由32个环礁岛组成的国家,露出海平面的面积是薄薄的一圈带状的陆地,可想而知能够供养多少人。今天的基里巴斯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土壤盐化的窘境。

美丽且贫瘠的基里巴斯圣诞岛(基里巴斯最大岛屿)

不过当年这片陆地对于夏威夷的征服者来说已经够用了。这里有一些树木和水产、水果,能够勉强供给夏威夷大军进攻下一个区域。

那接下来倒霉的就会是今天法属波利尼西亚和美属萨摩亚的几个大岛了。

夏威夷——基里巴斯——法属波利尼西亚、萨摩亚

法属波利尼西亚今天还是法国的一块海外领地,由马萨克斯群岛、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和南方群岛组成,已经是南太平洋地缘政治中比较强势的一个力量了。

我们对法属波利尼西亚最熟悉的一个岛应该就是那个传说中如仙境一般的塔西提岛或者叫大溪地岛。今天的大溪地岛除了法国后裔和波利尼西亚人以外,还有大量的客家人群体,是一个三元文化交流、与中国人有点缘分的地方。

这里比起基里巴斯来自然环境就要好得多了,至少农业是这里的支柱性产业。对于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征服者来说,粮食就意味着财富,而财富,就意味着更多的军队和更多的土地。

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的妇女.....

萨摩亚群岛在南太平洋也算是块不小的富庶之地了,而对于夏威夷帝国来说,他的位置对进一步的战争有更重要的价值,因为从这里远眺斐济,已经是1000公里以内的事了。(感觉还是好远)

萨摩亚与斐济
今日萨摩亚两主岛
今日美属萨摩亚主岛

的确,接下来他们会遇到一个比较强劲的对手:斐济。

斐济的全国岛屿面积和夏威夷群岛相当,经济实力和人口数目也相当。今天的斐济国家经济支柱非常多样化,农林牧副渔基本全部具备,矿业、制造业甚至影视制作也在这个国家全面开花。

19世纪初,白人传教士曾记载当地的酋长组织了上千人的劳力建设斐济岛上的宗教建筑,可见在早期其王室的号召力已经形成。另外斐济的土著战士也是精于斗技的汉子。由于岛上农业经济发达,能够供养起一批职业军人,而不是像那些贫瘠的岛屿一样处于半兵半农的状态,可想而知夏威夷和斐济会有一场恶战。这可能就是南太平洋群岛上的一场美苏争霸战。

斐济

我们假设夏威夷士兵更胜一筹,在这场大战中战胜了斐济,那以斐济为跳板,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甚至所罗门群岛都已经不在话下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制造成本至今仍然成问题,很难覆盖自身的需求,对于夏威夷大帝来说只是一些聊胜于无的补助。

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

再接下来,夏威夷人将会北上前往散碎的密克罗尼西亚和马绍尔群岛一统江湖。

夏威夷帝国扩张之路

如果夏威夷大帝还有进一步的野心,也许他会去招惹那些凶悍的毛利人。我们还是祝夏威夷的勇士们进攻新西兰北岛时好运吧。

不过新西兰北岛可是相当大的(相比夏威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