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业融资要为投资人量身定做方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业融资要为投资人量身定做方案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比较好的针对亚洲市场创业融资的一般问题,根据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不同市场创业融资成败案例,从创业者的真实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

所评图书:

书名:《创业融资:风投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

作者:(新加坡)梁凯文、陈玟佑、梁俐菁

译者:潘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创业融资:风投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一书出自新加坡三位杰出的青年经济学者。第一作者梁凯文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安迪斯·迪顿,陈玟佑管理新加坡本土创业及中小企业的促进基金,而梁俐菁曾获普林斯顿大学“杰出戴维斯学者”、目前供职于一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部门。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比较好的针对亚洲市场创业融资的一般问题,根据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不同市场创业融资成败案例,从创业者的真实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全书面向并不熟悉风险投资、财务管理专业词汇和术语的创业者读者,将创业融资每一环节需要掌握的战略、经营、营销、融资等重要经验、技巧和知识进行了重新梳理,每一环节均由“前菜”、“主菜”、“甜点”、“银餐具”四部分组成,分别对应概要叙述、基础知识和实用建议、亚洲市场创业融资成败个例、技术和细节说明。

书作者首先从风险投资市场说起。风险投资出资方包括五种类型,首先是所谓FTT,即家人、朋友和“傻瓜”们,然后是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公司、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要获得后四种出资人的投资,除了投资项目本身要具备一定的回报率、折现率,还要关注出资人关注的非财务动机。政府通常希望投资的项目具备创造就业、转化高新技术、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缓解污染或改善社区治理等价值,同等情况下,如果投资项目具备上述非财务价值,更可能赢得起青睐;养老金基金管理者则希望降低投资风险,并实现相对稳健的回报,并不太在意回报率;而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的掌管者,非财务目的很可能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企业家希望能够深度参与投资项目,对之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而另一些企业则希望将投资项目纳入企业生态圈、供应链圈。

书作者根据亚洲市场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情况,提出建议指出,创业者融资时要提高被风投选中的概率,应当多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该如何建设创业团队、该如何理性而稳健地评估市场状况、希望在投资人那里获得什么又能回报什么。好的创业团队,要求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忠诚度和凝聚度较高,其中的成员最好要具备一些知名企业的从业经历,要有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较好的技能组合——如果一支创业团队符合上述条件,显然更可能赢得投资人的青睐。那么,创业者应当如何分析和评估市场呢?书作者建议创业团队要寻求从财经专业报纸、网站、机构中获取商业报告、专业的深度报道,以及同行业企业的年报等信息,并尽己所能开展市场调研,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拿出一份具备说服力的市场信息报告。创业团队寻求投资人,不仅在于解决融资难题,更要想办法借助投资人弥补技能短板、行业人脉。

很多创业者都听说过“电梯游说”,但很多创业者错误的理解了这种目的明显、恰当发挥确实可以收到成效的宣讲方式。《创业融资:风投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书中指出,“电梯游说”并非要在两分钟内把公司创立的愿景到现有的全部情况都讲出来,而是要时刻关注对方(通常是投资人)的兴趣和反应,给出能够引起对方兴趣、实现良性互动的信息。比如,创业者在解决什么问题,最好能够一句话阐明,如“通过投放共享单车来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谁解决这些问题”,也要最好用一句话来加以精确的概括,讲清客户、用户的构成与分布;“为什么认为他们需要你来解决问题”、会不会付费、如果不付费有没有其他盈利来源;“为什么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公司)”。当然,以上问题要以适当的方式加入游说,并不是呆板的罗列答案,创业者要抓住有限的机会,发挥个人魅力,展现掌控社交情境的能力。

争取融资,创业者、创业公司需要撰写商业计划书。很多商业书籍都会列出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提纲,包括执行概要、公司信息、管理团队及组织架构、市场分析、财务分析、成长策略等。书作者认为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不必遵循套路,而是要找出创业者的想法,和预期投资人的想法的共同点,尽可能使用图表、数据图,要点要尽可能简短,需要说明的详细信息则在备注、注释中体现。书中给出了一份站在投资人角度,论证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商业计划书结构,最开始是“给我一个大市场”,用简短但精准的分析阐明市场整体行业趋势、你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趋势、目标细分市场的成长前景;接下来是“你为大炮备足火药了吗”,即论证管理团队符合创业成长要求,列明团队经验、资质、决策效率、权力制衡等特点。以下还有“问题在哪里?你要怎么解决”(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有了产品,怎么卖出去”(销售与市场营销计划)、运营计划、成长策略、退出策略等部分,最后归纳为执行摘要。

书中还就创业者、创业公司最常见的错误,即现金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解析。谈到通过媒体、社交媒体宣传创业项目时,书作者认为,要根据产品/服务匹配的媒体类型,以及预算、资源、目标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制订行动计划。

解决现金管理问题,又有效开展了宣传,将为创业者、创业公司赢得风险投资人关注创造条件。书中为此给出了创业者、创业公司向风险投资人推介项目,并保持联络跟进并最终促成投资的行动方案,还谈到了创业项目的估值等环节的操作方法。书作者特意指出,亚洲市场的创业者、创业公司,很多情况下难以通过风险投资人开展的财务尽职调查,烧钱率过高,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状况不会引发投资人的疑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业融资要为投资人量身定做方案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比较好的针对亚洲市场创业融资的一般问题,根据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不同市场创业融资成败案例,从创业者的真实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

所评图书:

书名:《创业融资:风投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

作者:(新加坡)梁凯文、陈玟佑、梁俐菁

译者:潘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创业融资:风投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一书出自新加坡三位杰出的青年经济学者。第一作者梁凯文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安迪斯·迪顿,陈玟佑管理新加坡本土创业及中小企业的促进基金,而梁俐菁曾获普林斯顿大学“杰出戴维斯学者”、目前供职于一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部门。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比较好的针对亚洲市场创业融资的一般问题,根据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不同市场创业融资成败案例,从创业者的真实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全书面向并不熟悉风险投资、财务管理专业词汇和术语的创业者读者,将创业融资每一环节需要掌握的战略、经营、营销、融资等重要经验、技巧和知识进行了重新梳理,每一环节均由“前菜”、“主菜”、“甜点”、“银餐具”四部分组成,分别对应概要叙述、基础知识和实用建议、亚洲市场创业融资成败个例、技术和细节说明。

书作者首先从风险投资市场说起。风险投资出资方包括五种类型,首先是所谓FTT,即家人、朋友和“傻瓜”们,然后是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公司、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要获得后四种出资人的投资,除了投资项目本身要具备一定的回报率、折现率,还要关注出资人关注的非财务动机。政府通常希望投资的项目具备创造就业、转化高新技术、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缓解污染或改善社区治理等价值,同等情况下,如果投资项目具备上述非财务价值,更可能赢得起青睐;养老金基金管理者则希望降低投资风险,并实现相对稳健的回报,并不太在意回报率;而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的掌管者,非财务目的很可能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企业家希望能够深度参与投资项目,对之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而另一些企业则希望将投资项目纳入企业生态圈、供应链圈。

书作者根据亚洲市场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情况,提出建议指出,创业者融资时要提高被风投选中的概率,应当多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该如何建设创业团队、该如何理性而稳健地评估市场状况、希望在投资人那里获得什么又能回报什么。好的创业团队,要求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忠诚度和凝聚度较高,其中的成员最好要具备一些知名企业的从业经历,要有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较好的技能组合——如果一支创业团队符合上述条件,显然更可能赢得投资人的青睐。那么,创业者应当如何分析和评估市场呢?书作者建议创业团队要寻求从财经专业报纸、网站、机构中获取商业报告、专业的深度报道,以及同行业企业的年报等信息,并尽己所能开展市场调研,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拿出一份具备说服力的市场信息报告。创业团队寻求投资人,不仅在于解决融资难题,更要想办法借助投资人弥补技能短板、行业人脉。

很多创业者都听说过“电梯游说”,但很多创业者错误的理解了这种目的明显、恰当发挥确实可以收到成效的宣讲方式。《创业融资:风投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书中指出,“电梯游说”并非要在两分钟内把公司创立的愿景到现有的全部情况都讲出来,而是要时刻关注对方(通常是投资人)的兴趣和反应,给出能够引起对方兴趣、实现良性互动的信息。比如,创业者在解决什么问题,最好能够一句话阐明,如“通过投放共享单车来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谁解决这些问题”,也要最好用一句话来加以精确的概括,讲清客户、用户的构成与分布;“为什么认为他们需要你来解决问题”、会不会付费、如果不付费有没有其他盈利来源;“为什么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公司)”。当然,以上问题要以适当的方式加入游说,并不是呆板的罗列答案,创业者要抓住有限的机会,发挥个人魅力,展现掌控社交情境的能力。

争取融资,创业者、创业公司需要撰写商业计划书。很多商业书籍都会列出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提纲,包括执行概要、公司信息、管理团队及组织架构、市场分析、财务分析、成长策略等。书作者认为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不必遵循套路,而是要找出创业者的想法,和预期投资人的想法的共同点,尽可能使用图表、数据图,要点要尽可能简短,需要说明的详细信息则在备注、注释中体现。书中给出了一份站在投资人角度,论证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商业计划书结构,最开始是“给我一个大市场”,用简短但精准的分析阐明市场整体行业趋势、你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趋势、目标细分市场的成长前景;接下来是“你为大炮备足火药了吗”,即论证管理团队符合创业成长要求,列明团队经验、资质、决策效率、权力制衡等特点。以下还有“问题在哪里?你要怎么解决”(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有了产品,怎么卖出去”(销售与市场营销计划)、运营计划、成长策略、退出策略等部分,最后归纳为执行摘要。

书中还就创业者、创业公司最常见的错误,即现金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解析。谈到通过媒体、社交媒体宣传创业项目时,书作者认为,要根据产品/服务匹配的媒体类型,以及预算、资源、目标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制订行动计划。

解决现金管理问题,又有效开展了宣传,将为创业者、创业公司赢得风险投资人关注创造条件。书中为此给出了创业者、创业公司向风险投资人推介项目,并保持联络跟进并最终促成投资的行动方案,还谈到了创业项目的估值等环节的操作方法。书作者特意指出,亚洲市场的创业者、创业公司,很多情况下难以通过风险投资人开展的财务尽职调查,烧钱率过高,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状况不会引发投资人的疑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