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珠
在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清洁能源的创新利用成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水能等清洁能源,以其零排放和资源丰富的特点,正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引领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主办、太阳雨集团承办的“2025碳中和高峰论坛暨第六届清洁热能行业发展大会” 于3月1日在江苏连云港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媒体及企业界的13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清洁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地热能的清洁能源技术,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发展出多种形式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早期因高昂初始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不显著,其发展步伐一度受阻。但随着新技术的迭代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地源热泵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次大会,地源热泵技术的综合应用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会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技术在碳中和领域最新进展与实践成效,国内地源热泵碳减排领域先行者——上海盈碳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梦南先生作为碳中和领域资深解决方案专家,他凭借深厚的行业洞察和技术积累,他擅长从产业链供需端出发,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与市场导向,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沿解决方案。他主导的国内首个地源热泵碳减排项目,开创了国内新能源利用的典范,为地源热泵技术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路径,更为中国北方供暖市场的低碳转型树立了标杆,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先生介绍了北方供暖市场的现状与挑战。他指出,北方地区城镇供热面积庞大,已突破211亿平方米大关,而供暖热源中约70%仍依赖于化石燃料燃烧。这一传统模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更在每个供暖季产生了约2.12亿吨标煤的能耗和5.5亿吨的碳排放量。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如何实现供暖行业的低碳转型,减少碳排放,成为了行业亟待攻克的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他深入研究和探索发现,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方式,利用地球浅层的低温热能,通过热泵装置进行能量转换,为建筑提供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等服务。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在建筑供暖制冷、热水供应方面实现显著减排,亦能与其他节能减排技术耦合,是实现供暖行业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李先生带领团队率先将地热能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引入到城市供暖系统中,为北方地区供暖市场带来了清洁、低碳的变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先生团队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实施,他们对地源热泵技术与城市供暖系统耦合进行了全面优化整合,全面升级了供暖系统,提升了能效与稳定性。同时,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与供暖需求,团队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供暖方案。针对地质条件限制和土壤热失衡等技术难点,团队逐一攻克,确保技术实施可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与环保规定,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减排效果得以充分显现。此外,李先生还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作,争取政策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成功推动了地源热泵技术在城市供暖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李先生的指导下,技术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内首批地热能供暖项目(主要位于山东、河南等地区)获得了巨大成功,在首个供暖季,项目实现了减排量约173万吨。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地源热泵供暖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更为北方地区的供暖市场树立了绿色转型的典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项目的成功实施,赢得了政府的高度评价,被视为推动供暖行业低碳转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里程碑;也赢得了合作伙伴的广泛赞誉,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供暖行业的绿色发展。
我们深入了解了地源热泵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对传统供暖模式的革新,更让我们对李梦南先生及其团队在技术上创新以及跨行业合作上的卓越成就有了更深理解。除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还通过紧密携手政府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项目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他的创新实践彰显了中国在碳中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责任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