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很好看是不是?
达康书记花式怼人很带感是不是?
我知道你们喜欢他,所以我昨晚一夜没睡,
把你们的爱豆扒了个精光。
截至目前,《人民的名义》更新到第28集。下了大功夫渲染的陆毅不愠不火,倒是饰演达康书记的吴刚老师,一把燎原火,从剧里火到了微博,从微博火到了各大视频网站,B站都已经有吴刚老师的混剪了。
童星、奶油小生
很多观众都表示吴刚老师这把火,烧得大快人心,多写这样的老戏骨,观众们的审美就不至于像今天这样了。
这么想你就错了,其实吴刚老师早就火了。
吴刚老师,毕业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人艺演员。但是早在进入人艺之前,吴刚老师就已经开始演戏了。
早在1973年,吴刚老师9岁就参演了一部儿童电视剧《大轮船来了》。这部戏是当时的热门剧,导演是游本昌。
也就是这一部作品,让年幼的吴刚对表演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大后的吴刚,在23岁那年,报考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说是报考,但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不是大学,而是当时国内最顶尖的艺术团体,这个剧院是什么来历呢?
只说这个剧院的奠基人是郭沫若,老舍,曹禺……你就知道这地方有多牛逼了。
北京人艺的影响力,基本就是在那里面跑了几年的龙套,演了几年的配角,出去后都是会被人刮目相看的。
不信你可以看看人艺这几年出来的角儿:濮存昕、徐帆、陈小艺……各个都是实力派大腕。
可是,刚刚从人艺大门走出来的吴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作品,不是话剧,也不是电视剧,更不是电影,而是小品。
1990年春晚,吴刚和郭达、杨蕾合作了一部小品《换大米》。扮演一个青年美声歌唱家,那个时候的他是标准的奶油小生。
在这部小品之后,他沉入了话剧的深海中。这应该是他人生中最重要,最英明的选择之一。
话剧、舞台
话剧,可以让一个演员沉下心。
仔细回想一下,这些年的好电视剧里,有太多话剧演员的身影。
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冯远征,到《大宋提刑官》里的何冰,大红大紫之前,都是经历了话剧的千锤百炼。如果说演电视剧的难度是10分,那么演话剧的难度就是100分。
话剧的舞台上,没有NG,没有重来,一句台词错了,一个表情不到位,就没有弥补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拍什么都一条过的吴刚老师在剧组被人称为“吴一条”。
话剧的舞台上,你必须照顾到所有角度的观众,因此你的一举一动,必须干净利落,正脸是什么样的戏,侧脸就是什么样的戏,甚至连背影,都毫厘不差,所以才有了《潜伏》里,让人不寒而栗的陆桥山。
话剧的舞台上,没有配音,你必须用你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自己的嗓子,然后用自己的嗓子去感染观众,所以今天,你才能看到今天这个怼人都怼得酣畅淋漓的达康书记。
一沉就是24年。这24年里,别人在接广告的时候,他在演话剧。别人在拍电影的时候,他在演话剧。别人在搞绯闻的时候,他在演话剧。
24年后,他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一样,飘然下山。下山后的第一剑,就是用一部《铁人》斩获了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然后《建国大业》里的闻一多、《风声》里的六爷、《白鹿原》里的鹿子霖,有他露面的作品,必然备受好评。
吴刚老师得奖了,红了,成为了现象级的演员。
但是他自己却说:“我知道自己演得好,得奖是意外但绝对不存在什么爆冷。”
这不是狂傲,这是自信,是几十年话剧舞台带给他的自信。
他,当得起这份自信。
工作狂、好丈夫
和《人民的名义》里的李达康很像,吴刚老师现实生活中也是这么一个工作狂。
为了演《梅兰芳》里的费二爷,他请教了京剧名家;为了演陕西英雄王进喜,他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练习陕西话;为了演《建国大业》的闻一多,他反复揣摩明国时期的演讲风格。
但是和李达康不同的是,吴刚老师,是一个标准的“护妻狂魔”。
吴刚老师的妻子岳秀清(也就是《人民的名义》中的欧阳菁)和吴刚老师一样,都是优秀的演员,两人经常因为拍戏,分隔两地,但是吴刚老师常常连夜定机票跑去照顾妻子的衣食起居,第二天再飞回来。
在家时,有什么好吃的,吴刚老师肯定是一买两份,一份给老婆大人,一份给儿子。
据说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吴刚老师曾经省吃俭用三个月,存了90块钱的工资,给老婆大人买礼物。
怎么样,这狗粮,是不是吃得猝不及防?
回顾吴刚老师的演艺生涯,他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带来了多少不同的人物形象。
演伍子胥刺杀过楚王,演高力士服侍过女王,演路桥山参加过国民党,演王进喜参加过共产党,演过大画家徐悲鸿,演过革命家闻一多,演过技巧精湛的中医六爷,演过面朝黄土的农民鹿子霖,但是每个角色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从童星到奶油小生再到老戏骨,每一步的成长脚印都历历可见,每一个角色的诠释扮演,都深入人心。
这就是小鲜肉和老戏骨的区别。
肉终将腐烂,而骨永远铮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