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1999)以倒叙手法讲述了一个令人绝望而又回味无穷的故事,李沧东以平实的影像和舒缓的节奏剖析残酷人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和自信,代表了韩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片头的铁轨、火车,象征被时代碾压的青春和个体:
男主金永浩(薛景求饰)的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密切相联:作为军人,在光州事件中稀里糊涂地挨了一枪,又鬼使神差地误杀了一个女生:
退伍后变成一个残暴的警察:
之后成为腐化、堕落、运气不好的商人,妻离子散,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了毁灭之路:
抛弃善良的女友,随便找个姑娘结婚,不仅是误杀女生、刑讯犯人,心态发生变化,觉得自己配不上纯真的初恋,还让人想起加缪的名言: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往来。我们习惯于和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因为我们并不希望改掉我们的弱点,也不希望变得更好,只是希望受到怜悯和鼓励。”
对宗教文化的鄙视和批判是李沧东作品的一大特色,本片亦不例外:永浩的妻子做爱、餐前都不放过祷告的机会,如此虔诚的基督徒,居然红杏出墙!
薛景求的演技令人赞叹,迫于同事压力刑讯逼供,从哀求疑犯瞬间过渡到痛下杀手的疯狂:
轻车熟路之后恐吓、捉弄嫌疑人:
拦住女孩的无赖警察:
实则良知未泯:
被前妻拒之门外的凄惶:
完全是世界一流大演员的水平。
很多包括中国伤痕文学在内的苦难叙事,所见所得皆为时代、社会、他者的罪过,缺乏反思的深度和力度。李沧东的高端表现在,对社会、时代的控诉之外,对人物自身的堕落、耽于玩乐也不无批判、反省:
一方面批判宗教的虚伪、无情,另一方面也不忘记信教的妻子带着女儿追喊丈夫的辛酸:
聚焦日本遗传的动辄拳打脚踢的韩国军营文化,士兵高度紧张,为误杀女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退伍后发狂也打着军营的烙印:
闯入同学会的不速之客,举止荒唐、疯癫,唯独拥抱了一个同学,显示两人当年的关系非同寻常:
同学们纵情歌舞,唯有这个同学为自杀的永浩哀泣:
细节、人物饱满、立体,象薄荷糖一样回味无穷,不愧是韩国水平最高的佳作。
如同导演崇拜的鲁迅,真正的大师不仅杀戮暴君,对草民也同样见血封喉,廉价、肤浅的同情怎能再现曾经的苦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