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共享充电”获腾讯、阿里青睐,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之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共享充电”获腾讯、阿里青睐,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之争

共享经济都逃脱不了移动支付端口的环节,并且腾讯与阿里巴巴在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入局备战,实质上,让这场共享充电宝的大战不仅是新风口的又一次浪潮,其背后也成为巨头在移动支付端之间的战争。

之前一直在默默布局的共享充电宝,突然之间进入了“风口”。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共享充电宝设备正在迅速进驻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用户扫码,就可以租借,或者进行付费快速充电。

共享充电宝也获得了各路资本及巨头的青睐和布局,从金沙江投资这样的天使投资人进入,到腾讯、阿里巴巴、IDG、红杉等入局备战,连一些没赶上共享单车红利的资本,也正在该领域加速布局,有观点认为共享充电宝的赚钱效率要远高于共享单车。

那么,这个新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模式,会是比共享单车更好的共享经济模式,还是一个伪风口?凤凰文创为您做出解读。

手机充电市场已成刚需,迎来投资高峰

如今的手机充电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设备用户数接近50亿,每天大概有10亿多次充电行为。处于共享充电宝第一阵营的来电科技CEO袁炳松表示:2013年时,淘宝“双11”的数据是,淘宝在24小时内共卖出了200万个充电宝,那时,袁炳松就察觉到手机充电市场的巨大潜力。

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表示:“目前的手机功能不断增加,而智能机电池续电能力却十分有限,充电是一件高频、刚需的事情。”

近日,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创新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迎来了各路资本和巨头的投资热潮。据公开数据统计,仅仅从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内的时间,就有5笔融资以及超20家投资机构入局,5家企业相继宣布获得总金额近10亿元的融资。IDG资本、腾讯、欣旺达、海翼股份与著名个人天使投资人王刚等纷纷入局。同时,据业内投资人透露,近期还会陆续有投资机构入场,大有去年共享单车疯狂融资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AT三巨头中的两家已经开始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今年3月底,腾讯成为“小电科技”的战略投资方。腾讯投资执行董事夏尧表示:“移动充电领域是我们看到的长期的大领域。我们也期待共享充电宝能够与小程序、微信支付产生更强的联动。而“来电科技”也已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用户可在其自助租借网点,凭借芝麻信用积分免押金租借充电宝。

此外,共享充电宝市场甚至催生了相关的社区软件。比如一家社区性的App表示:用户如果在户外发现手机电量不足时,也可以通过App搜索发现附近“待租”的充电宝,并通过社区平台信息看到充电宝主人的信息。可见,围绕充电宝为风口的资本市场已逐步展开。

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比共享单车更健康

来电科技CEO袁炳松认为,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可能比共享单车更健康。

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首先,充电宝的成本比单车更低。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至少要在300元左右,而充电宝的售价普遍低于100元。第二,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在半公共场所,甚至是商家店铺里面,自然损耗程度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此外,共享充电宝行业受到的政策影响较小。

星瀚资本投资总监赵豪分析:共享充电宝是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一是获取流量简单,拥有用户价值和流量价值;二是异地复制容易;三是在资本助推下易快速扩大规模,获取红利,这也是资本市场青睐这类项目的原因。”

从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发展来看,还没有找到在短期内实现盈利的模式。来电科技CEO袁炳松坦言,共享充电宝目前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有业内专家认为,现在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重点在与使用场景的结合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移动模式的共享。就是说一台单机设备放置几十个充电宝,使用充电宝的用户和充电设备都可移动。使用充电宝的用户如果从A地借充电宝,可以到B地再还。这种使用场景主攻在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二是固定场景的共享。比如在一些餐厅、咖啡馆、酒吧等小型场所会设有充电柜台。

三是固定平台的共享。比如充电的机器是一个固定的桌面,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用户可以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即可直接充电。

据了解,目前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方式是:一般情况下,用户需先付100元押金,大多数平台均为充电的前半小时到1小时免费,如果超出这个时间为每小时收费1元。用户可通过扫码付费,并通过用户附近的共享供电宝机柜来归还。

总的来说,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充电宝本身租赁费用;二是押金费用;三是来自屏幕和充电宝信息载体的广告收入。

盈利模式仍遭质疑,行业痛点尚存在

但有行业专家分析,上述的这几大盈利模式并不占据太多优势,仍处于“毛利收入阶段”,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规避的风险和压力。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的风险主要有四点。

第一,面临着技术变革的风险。比如,一旦手机的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变革,电容量的扩容满足了用户的电量需求;或者用户有更轻便、容量更大、更便宜的充电宝推出时,充电宝租赁市场会不会变小?

第二,存在着被替代的危险。共享充电宝是通过押金收费的方式来获取盈利,但这种盈利模式很容易被“充电端口“消灭,尤其在小型的使用场景里。比如说很有可能被店家准备的免费充电宝或租赁充电宝所替代。

第三,行业易面临恶性竞争。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容易被复制,很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出现订单分流、价格下跌等各种压力。

第四,盈利模式还较为单一。虽然广告收入是未来共享充电宝市场的现金流之一,但目前的价值和收益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线下的广告媒体态势而言,共享充电宝的优势尚不明显。

除此以外,安全方面也是一个隐患。比如,充电宝自燃、爆炸的事件不在少数,还有普通用户把手机与充电设备连接之后可能的出现信息安全和隐私等问题,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共享充电宝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之争

袁炳松预计,今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的竞争会进入到更激烈的阶段,可能会打价格战,比如有人会推出两小时免费、三小时免费、补贴战等。

艾瑞咨询分析师李昊表示:“共享充电宝会比共享单车要好,毕竟充电宝设施成本有限,但也正因如此,意味着这个行业门槛更低,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建议未来的商业模式可以集中在场景化营销方面”。

相关行业专家指出,不论是“网约车之战”、“共享单车之战”还是“共享充电宝战”等,共享经济都逃脱不了移动支付端口的环节。并且腾讯与阿里巴巴在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入局备战,实质上,让这场共享充电宝的大战不仅是新风口的又一次浪潮,其背后也成为巨头在移动支付端之间的战争。

文:李海丹 编辑:李靖

┏本文由凤凰文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

┗与我们互动,请关注微信公号“凤凰文创洞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共享充电”获腾讯、阿里青睐,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之争

共享经济都逃脱不了移动支付端口的环节,并且腾讯与阿里巴巴在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入局备战,实质上,让这场共享充电宝的大战不仅是新风口的又一次浪潮,其背后也成为巨头在移动支付端之间的战争。

之前一直在默默布局的共享充电宝,突然之间进入了“风口”。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共享充电宝设备正在迅速进驻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用户扫码,就可以租借,或者进行付费快速充电。

共享充电宝也获得了各路资本及巨头的青睐和布局,从金沙江投资这样的天使投资人进入,到腾讯、阿里巴巴、IDG、红杉等入局备战,连一些没赶上共享单车红利的资本,也正在该领域加速布局,有观点认为共享充电宝的赚钱效率要远高于共享单车。

那么,这个新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模式,会是比共享单车更好的共享经济模式,还是一个伪风口?凤凰文创为您做出解读。

手机充电市场已成刚需,迎来投资高峰

如今的手机充电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设备用户数接近50亿,每天大概有10亿多次充电行为。处于共享充电宝第一阵营的来电科技CEO袁炳松表示:2013年时,淘宝“双11”的数据是,淘宝在24小时内共卖出了200万个充电宝,那时,袁炳松就察觉到手机充电市场的巨大潜力。

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表示:“目前的手机功能不断增加,而智能机电池续电能力却十分有限,充电是一件高频、刚需的事情。”

近日,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创新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迎来了各路资本和巨头的投资热潮。据公开数据统计,仅仅从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内的时间,就有5笔融资以及超20家投资机构入局,5家企业相继宣布获得总金额近10亿元的融资。IDG资本、腾讯、欣旺达、海翼股份与著名个人天使投资人王刚等纷纷入局。同时,据业内投资人透露,近期还会陆续有投资机构入场,大有去年共享单车疯狂融资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AT三巨头中的两家已经开始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今年3月底,腾讯成为“小电科技”的战略投资方。腾讯投资执行董事夏尧表示:“移动充电领域是我们看到的长期的大领域。我们也期待共享充电宝能够与小程序、微信支付产生更强的联动。而“来电科技”也已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用户可在其自助租借网点,凭借芝麻信用积分免押金租借充电宝。

此外,共享充电宝市场甚至催生了相关的社区软件。比如一家社区性的App表示:用户如果在户外发现手机电量不足时,也可以通过App搜索发现附近“待租”的充电宝,并通过社区平台信息看到充电宝主人的信息。可见,围绕充电宝为风口的资本市场已逐步展开。

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比共享单车更健康

来电科技CEO袁炳松认为,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可能比共享单车更健康。

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首先,充电宝的成本比单车更低。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至少要在300元左右,而充电宝的售价普遍低于100元。第二,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在半公共场所,甚至是商家店铺里面,自然损耗程度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此外,共享充电宝行业受到的政策影响较小。

星瀚资本投资总监赵豪分析:共享充电宝是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一是获取流量简单,拥有用户价值和流量价值;二是异地复制容易;三是在资本助推下易快速扩大规模,获取红利,这也是资本市场青睐这类项目的原因。”

从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发展来看,还没有找到在短期内实现盈利的模式。来电科技CEO袁炳松坦言,共享充电宝目前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有业内专家认为,现在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重点在与使用场景的结合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移动模式的共享。就是说一台单机设备放置几十个充电宝,使用充电宝的用户和充电设备都可移动。使用充电宝的用户如果从A地借充电宝,可以到B地再还。这种使用场景主攻在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二是固定场景的共享。比如在一些餐厅、咖啡馆、酒吧等小型场所会设有充电柜台。

三是固定平台的共享。比如充电的机器是一个固定的桌面,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用户可以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即可直接充电。

据了解,目前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方式是:一般情况下,用户需先付100元押金,大多数平台均为充电的前半小时到1小时免费,如果超出这个时间为每小时收费1元。用户可通过扫码付费,并通过用户附近的共享供电宝机柜来归还。

总的来说,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充电宝本身租赁费用;二是押金费用;三是来自屏幕和充电宝信息载体的广告收入。

盈利模式仍遭质疑,行业痛点尚存在

但有行业专家分析,上述的这几大盈利模式并不占据太多优势,仍处于“毛利收入阶段”,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规避的风险和压力。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的风险主要有四点。

第一,面临着技术变革的风险。比如,一旦手机的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变革,电容量的扩容满足了用户的电量需求;或者用户有更轻便、容量更大、更便宜的充电宝推出时,充电宝租赁市场会不会变小?

第二,存在着被替代的危险。共享充电宝是通过押金收费的方式来获取盈利,但这种盈利模式很容易被“充电端口“消灭,尤其在小型的使用场景里。比如说很有可能被店家准备的免费充电宝或租赁充电宝所替代。

第三,行业易面临恶性竞争。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容易被复制,很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出现订单分流、价格下跌等各种压力。

第四,盈利模式还较为单一。虽然广告收入是未来共享充电宝市场的现金流之一,但目前的价值和收益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线下的广告媒体态势而言,共享充电宝的优势尚不明显。

除此以外,安全方面也是一个隐患。比如,充电宝自燃、爆炸的事件不在少数,还有普通用户把手机与充电设备连接之后可能的出现信息安全和隐私等问题,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共享充电宝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之争

袁炳松预计,今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的竞争会进入到更激烈的阶段,可能会打价格战,比如有人会推出两小时免费、三小时免费、补贴战等。

艾瑞咨询分析师李昊表示:“共享充电宝会比共享单车要好,毕竟充电宝设施成本有限,但也正因如此,意味着这个行业门槛更低,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建议未来的商业模式可以集中在场景化营销方面”。

相关行业专家指出,不论是“网约车之战”、“共享单车之战”还是“共享充电宝战”等,共享经济都逃脱不了移动支付端口的环节。并且腾讯与阿里巴巴在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入局备战,实质上,让这场共享充电宝的大战不仅是新风口的又一次浪潮,其背后也成为巨头在移动支付端之间的战争。

文:李海丹 编辑:李靖

┏本文由凤凰文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

┗与我们互动,请关注微信公号“凤凰文创洞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