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识智能入选《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

2025年3月28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上,《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正式发布。

凭借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能力,九识智能(以下简称为“九识”)作为聚焦于L4城配领域的唯一领军企业代表脱颖而出,入选该权威案例集,成为加速车路城协同从试点走向规模化的重要示范。

解决行业痛点,构建一体化无人配送解决方案

此次九识的入选案例以末端物流配送场景为切入点,依托L4级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构建“硬件-软件-运营”一体化的无人城配解决方案,推动传统物流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

当前,国内城配物流市场总规模已超过1.6万亿元,但传统城配模式还存在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力资源短缺等阶段性矛盾,成本增加的同时,也潜藏着安全隐患。

近年来,无人城配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但在应用及推广过程中,行业仍存在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法律属性尚不清晰、各地测试管理办法要求尚不统一,以及技术成熟度有待验证等痛点。在实际落地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运营效率低、运营主体小而分散等问题,尚未形成有序的行业竞争格局。

为尽快推动传统物流行业变革,九识已在社区团购、商超零售、短驳仓配、快递快运等典型业务场景进行商业化落地应用,通过生鲜配送、快消品配送、医药配送、电子产品配送、传统快递快运配送等实践,验证了无人配送的可行性和效果。

目前九识已在全国约200个城市交付无人车,开展实际业务运营,为三通一达、佳通轮胎、国药器械、爸爸糖等多场景客户提供完全无人化的城市配送。通过九识的自动驾驶硬软件产品和技术,可实现24小时无安全员不间断配送运行,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运输安全性。

试点数据显示,导入九识无人车产品之后,目前单件配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37%-47%,空载率从行业平均40%降至15%以下,并保持“零人为责任事故”的安全记录。

深化技术赋能,推动产业协同升级

《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网联研究院组织编制,旨在全面展示车路城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实际应用效果,深入挖掘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及企业运营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标杆案例的树立不仅可以为车路城协同建设提供实践经验,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还能够推动车路城协同政策标准完善,以及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投资吸引力。

此次,为更好地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作用,编委会从众多申报的实践案例中遴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标杆案例。九识的入选案例兼具技术前瞻性与落地时效性,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在技术创新上,九识也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硬件方面,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自动驾驶核心硬件,实现了硬件系统的自主可控,有效阻绝了国外技术垄断风险。经过严格的环境与可靠性测试,可在-30 - +55度的范围内稳定工作超过5年。采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超声波在内的4种感知传感器,保障绝对安全。软件方面,九识基于OCC融合检测技术、多场景预决策算法和动态分布式调度框架ZGO,成功将推理延迟压缩至50毫秒以内,功耗降低至150瓦,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显著提升了复杂城市道路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分布式仿真平台,九识实现了“每小时验证6个月运营路况”的高效测试,算法迭代效率提升2000倍以上,为技术快速落地奠定基础。

通过“一套算法跑全国”的通用性设计,九识已成功将苏州经验复制至其他区域,避免了异地部署额外成本。目前九识已签约超近百家各类场景头部客户,为其提供无人配送车辆及服务,可适应不同城市环境、路况以及交通场景。截至2025年,九识已经在约200个城市布局超千台无人车,累计订单超1亿单,覆盖快递、电商、社区团购等高频场景。

同时,针对行业标准缺失、政策滞后等痛点,九识通过自研车规级套件和定位技术推动企业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并在全国多个省份地区探索“非机动车道行驶”管理方案,为无人车路权立法提供实践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九识智能入选《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

2025年3月28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上,《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正式发布。

凭借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能力,九识智能(以下简称为“九识”)作为聚焦于L4城配领域的唯一领军企业代表脱颖而出,入选该权威案例集,成为加速车路城协同从试点走向规模化的重要示范。

解决行业痛点,构建一体化无人配送解决方案

此次九识的入选案例以末端物流配送场景为切入点,依托L4级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构建“硬件-软件-运营”一体化的无人城配解决方案,推动传统物流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

当前,国内城配物流市场总规模已超过1.6万亿元,但传统城配模式还存在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力资源短缺等阶段性矛盾,成本增加的同时,也潜藏着安全隐患。

近年来,无人城配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但在应用及推广过程中,行业仍存在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法律属性尚不清晰、各地测试管理办法要求尚不统一,以及技术成熟度有待验证等痛点。在实际落地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运营效率低、运营主体小而分散等问题,尚未形成有序的行业竞争格局。

为尽快推动传统物流行业变革,九识已在社区团购、商超零售、短驳仓配、快递快运等典型业务场景进行商业化落地应用,通过生鲜配送、快消品配送、医药配送、电子产品配送、传统快递快运配送等实践,验证了无人配送的可行性和效果。

目前九识已在全国约200个城市交付无人车,开展实际业务运营,为三通一达、佳通轮胎、国药器械、爸爸糖等多场景客户提供完全无人化的城市配送。通过九识的自动驾驶硬软件产品和技术,可实现24小时无安全员不间断配送运行,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运输安全性。

试点数据显示,导入九识无人车产品之后,目前单件配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37%-47%,空载率从行业平均40%降至15%以下,并保持“零人为责任事故”的安全记录。

深化技术赋能,推动产业协同升级

《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网联研究院组织编制,旨在全面展示车路城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实际应用效果,深入挖掘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及企业运营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标杆案例的树立不仅可以为车路城协同建设提供实践经验,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还能够推动车路城协同政策标准完善,以及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投资吸引力。

此次,为更好地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作用,编委会从众多申报的实践案例中遴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标杆案例。九识的入选案例兼具技术前瞻性与落地时效性,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在技术创新上,九识也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硬件方面,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自动驾驶核心硬件,实现了硬件系统的自主可控,有效阻绝了国外技术垄断风险。经过严格的环境与可靠性测试,可在-30 - +55度的范围内稳定工作超过5年。采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超声波在内的4种感知传感器,保障绝对安全。软件方面,九识基于OCC融合检测技术、多场景预决策算法和动态分布式调度框架ZGO,成功将推理延迟压缩至50毫秒以内,功耗降低至150瓦,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显著提升了复杂城市道路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分布式仿真平台,九识实现了“每小时验证6个月运营路况”的高效测试,算法迭代效率提升2000倍以上,为技术快速落地奠定基础。

通过“一套算法跑全国”的通用性设计,九识已成功将苏州经验复制至其他区域,避免了异地部署额外成本。目前九识已签约超近百家各类场景头部客户,为其提供无人配送车辆及服务,可适应不同城市环境、路况以及交通场景。截至2025年,九识已经在约200个城市布局超千台无人车,累计订单超1亿单,覆盖快递、电商、社区团购等高频场景。

同时,针对行业标准缺失、政策滞后等痛点,九识通过自研车规级套件和定位技术推动企业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并在全国多个省份地区探索“非机动车道行驶”管理方案,为无人车路权立法提供实践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