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芊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在增速的同时社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当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峻,焦虑、失眠等症状困扰着很多人。
卷不动了?1.9亿人的心理困境,国家出手了
一项数据显示,我国14亿人口中,预计有1.9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我国抑郁障碍患者就诊率仅9.5%,其中只有0.5%的患者获得了充分治疗。
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自2025年1月1日起率先在北京、甘肃、广东等地启用,是我国首个标准化心理援助平台。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5月1日前将推动全国统一使用12356心理援助热线。
黑龙江速度:从“963535”到“12356”,心理援助一键直达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响应省份,也在2025年1月24日正式启用该热线,这一举措标志着黑龙江省在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上积极走入新阶段。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全面铺开,卫生健康委立即响应,紧密部署,扎实推进,黑龙江省积极协调省通信管理局和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通信运营商,依托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将黑龙江省963535号码与国家12356号码进行整合,随即启用。至此,广大群众在全省范围内都可以通过拨打12356或者963535接入各地的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
黑龙江省心理热线由15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承担接听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心理援助热线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有关要求,每个机构设置2个坐席提供7×18小时的免费心理服务,平台具备心理咨询、心理测评、高危转介、重精回访、实时监控等功能,由有资质的老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对待,能够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们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帮助求助者渡过难关。
龙江心理防护网:“一老一小”心理守护双线并进
此前,黑龙江省在心理健康领域已推出多项政策与行动,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并结合国家政策推进服务体系完善。
自2022年起,黑龙江省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持续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了解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增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覆盖全省72个项目点,新增22个心理关爱点,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人(尤其是经济困难、空巢、留守、失能等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通过集中或入户方式,识别常见心理问题,并针对不同评估结果采取干预措施。
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是黑龙江省相关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2023年,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关爱服务措施,提升关爱服务水平。政策要求学校引导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接受心理健康测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定期对机构内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加强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和辅导,更好地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层面,2025年春季学期起,黑龙江全省推行课间活动改革,通过课间15分钟和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设计,释放成长活力,促进学生体能与脑力发展,缓解学业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谐音梗玩出花:“没事儿热线”如何撕掉心理病耻感?
“12356”没四谐音“没事儿”,通过轻松化、口语化的命名方式,降低公众对心理求助的紧张情绪和顾虑,传递“心理困扰并不可怕”的理念。这种设计巧妙地将严肃的心理援助转化为更易被大众接受的日常话语,有助于打破传统观念中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
12356全国心理援助热线的开通,不仅是社会对心理健康认知的深刻转变,更是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提升的重要体现。从黑龙江到青海,从浙江到河南,这条“心灵生命线”正逐渐织就一张覆盖全国的心理防护网。
未来,热线可进一步与基层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合作,推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常态化,实现从“危机干预”到“预防保健”的升级随着服务体系的完善与社会意识的提升,心理健康将不再是孤独的战场,而是全民共同守护的生命之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