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交部11月14日消息,欧盟成员国于周四同意取消对外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该举措可能影响Temu、希音、速卖通等零售商。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中方希望欧盟方面能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
一天前,欧盟财长达成共识,决定将计划于2028年生效的包裹征税政策提前到明年第一季度试行,具体为取消150欧元以下非欧盟包裹的免税政策,所有包裹另需交纳约2欧元的清关和检验费用,以及增值税。欧盟将在12月12日制定更具体的实施细节。
目前欧盟新的海关数据中心尚未建成,部分企业担忧海关对新措施的执行能力不足。还有分析指出,届时受影响的跨境电商成本或大幅上升,可能转向海外仓、产品差异化等策略。
欧洲理事会在社交平台上宣称,现行小包裹优惠导致约65%的入境小包裹存在低报价值行为,非欧盟企业为规避关税将货物拆分成多个包裹入境也引发了环境方面的担忧。

这项新措施也成为欧盟内部的激辩话题。代表意大利五星运动党的欧洲议会议员特里迪科(Pasquale Tridico)认为,对小包裹征税是欧洲各国政府对内的又一项消费税。
在特里迪科看来,应对不公平竞争,不应该依靠打压小额货物,而应该体现在约束逃税、使用算法来压榨员工的跨国巨头上。
而在大西洋的另一侧,自今年8月29日起,所有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方式寄送到美国、价值低于800美元,且原本符合最低限度免税条件的进口货物将被征收所有适用关税。受冲击最大的是依赖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预计此举每年为该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470亿美元的损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