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云南旅游迎来“史上最严”整治:低价模式完蛋了,毁灭还是重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云南旅游迎来“史上最严”整治:低价模式完蛋了,毁灭还是重生

云南旅游业的既有生态,会因此来一次大洗牌吗?

4月15日起,云南“史上最严”的22条市场秩序整治措施正式实施,整治工作以“坚决取消旅游定点购物、坚决下架不合理低价产品、强化导游管理、斩断利益链条”为重点展开。一时间全国舆论喧嚣雷动。

多位业者向TBO(旅游商业观察)介绍,目前云南省内旅游目的地的部分购物店已关门、转型;那些做购物团、低价团的旅行社势必受到冲击;还有来自旅行社、导游行业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云南旅游线路产品价格已经普遍提价——据昆明某旅行社负责人介绍,他们云南游的团费涨幅在500元-2000元之间。

“现在除了当地成团的一日游纯玩产品,其他路线产品基本全都涨价,部分产品价格至少比之前翻了两三倍;报团的客人也有减少。”

此前,云南也曾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但这一次的势头仿佛格外猛烈。云南旅游业的既有生态,会因此来一次大洗牌吗?

顺风调头谁更快?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整治风暴到来之后,云南当地深谙“灰色链条”奥妙的旅游企业,是否有能力顺风调头?经过了解,TBO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剖开来看的过程。

有业者表示,产品价格的上调,可能会使大型旅游集团未来的优势进一步展现——因为他们凭借雄厚资本,可以串联起从上游收客到地接、住宿、餐饮、购物,再到景点的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资源调配,这些集团最终可以实现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

另外,大集团此前可以通过让游客在集团内的购物店购物,来弥补旅行社部分的亏损;现在产品价格提升后,他们则可能通过更为“隐蔽”的方式安排购物,进而获利。

业者牛栏山(化名)给TBO举了个例子。“4月12日那天我就看到,在丽江某古镇的一条体验街上,客流都集中在了玉石馆——有些人对玉石没兴趣,就坐在了地上。像其他地方,比如餐饮店、伴手礼店、酒吧等等,似乎都是充门面的,基本没人。”

他所说的这条体验街,是由云南某集团公司打造。据了解,该集团还下设旅行社、餐饮店,并拥有自己的珠宝品牌等等;此外,他们还在热门景区打造了集文创商品、艺术作品鉴赏等互动体验项目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体验街、玉石馆都是这家公司的,他们有自己的团。团队要在他们的街口下车,有些团得在玉石馆呆一段时间,导游才会发古维票的通行证。” 牛栏山说道,在取消定点购物之后,原有的旅游购物方式,或许会转化为隐形的游客“自由”进店购物——也只有大集团才有能力实现这一点。

在此前《昆明日报》的一则报道中,一位资深旅游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业者认为,大集团可以将“游、购”变为一个整体,即景区内有购物店、购物店内有景点。这不是“游、购”的真正分离,因为没有实现“投资与获益分离”。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大型旅游公司都有这个对冲风险的空间。就目前来看,一些此前靠常规线路产品的低价走量“取胜”的大社,此次就很难“掉头”。在温度旅行张汉伟看来,反而是那些为应对竞争、寻求差异发展,做小众特色化线路和品质团的小型旅行社,比这一类大社受到的影响要小。

但这可能也只是小型旅行社中的一部分。比如据牛栏山介绍,大理的很多旅行社以前都是赌团——在新规实施前,他们已经停团观望,很少会马上转型。很难说,等待这一类旅行社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低价模式完了,云南旅游就药丸?

风暴之下,部分业者不安的心态愈发明显。云南某旅行社业者刘伟(化名)告诉TBO,他们现在已经全部安排了纯玩团,6天的价格在2099元左右。“但云南旅游的问题是,跟团游产品很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购买,价格提升后,可能难以匹配市场需求。”

一直以来,云南都是“不合理低价游”重灾区。由于是地接大省,组团社对地接社的控制能力较强,为增加团量,云南旅行社低价竞争的情况日益严重。据新华社报道,有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旅行社接待团队游客2731万人次,其中95%以上为零负团。

据相关报道,有些地接社为获得一位客人,会补贴2000-3000元,但昆明地接社层出不穷,这是由于旅游购物的回佣很高,特别是珠宝等商品议价空间非常大。云南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购物商店标价虚高,一些典型商品,如翡翠、银器、药材等的定价是进价的30倍以上,商品售价的50%至90%将作为回扣返给旅行社。

而“低价模式”的终结,必定会对云南整个旅游业生态有着深远影响。在部分业者看来,云南产品“升级”后,必定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是游客现阶段的消费能力不高,他们会做性价比的考量。 “全纯玩的产品,很多年轻人没有能力承担,现在已经有客人在问,是否有价格稍低、带购物的线路产品。另外,游客确实有购物的需求。” 刘伟表示。

另一方面,在价格提升后,游客可能转而选择出境游。“有客人在抱怨,3000元的价格为什么要去云南,去泰国也不过三四千元,不如出国。”

牛栏山认为,目前云南旅行社还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不允许有低于成本价的团费,这一条就搞死旅行社了。”但也有专家对此发表观点:虽然取消定点购物带来的团费回升,会在短期对团队游客接待量有影响,但长远来看影响不大。

也许,云南旅游业现在确实到了要咽下多年苦果的时刻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恶果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据了解,国内有部分景区在成立经营之初的定位,就是与接待团队进行返点的盈利模式相抵制的。

此前,官渡古镇景区运营单位相关人士介绍,官渡古镇没有以团队游购物支撑商铺运营。在古镇购物的游客近90%是散客,他们在景区内是自由市场购物。另外,该古镇是开放式的,不涉及门票销售和返点,景区会以全商业带动人流量的方式营运。

这种思路会成为云南旅游未来的涅槃重生之道吗?TBO将继续保持观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云南旅游

  • 云南旅游一季度营收1.26亿元 归母净亏损3168万元
  • 云南旅游(002059.SZ):2023年全年净亏损4.27亿元,亏损同比增加52.0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云南旅游迎来“史上最严”整治:低价模式完蛋了,毁灭还是重生

云南旅游业的既有生态,会因此来一次大洗牌吗?

4月15日起,云南“史上最严”的22条市场秩序整治措施正式实施,整治工作以“坚决取消旅游定点购物、坚决下架不合理低价产品、强化导游管理、斩断利益链条”为重点展开。一时间全国舆论喧嚣雷动。

多位业者向TBO(旅游商业观察)介绍,目前云南省内旅游目的地的部分购物店已关门、转型;那些做购物团、低价团的旅行社势必受到冲击;还有来自旅行社、导游行业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云南旅游线路产品价格已经普遍提价——据昆明某旅行社负责人介绍,他们云南游的团费涨幅在500元-2000元之间。

“现在除了当地成团的一日游纯玩产品,其他路线产品基本全都涨价,部分产品价格至少比之前翻了两三倍;报团的客人也有减少。”

此前,云南也曾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但这一次的势头仿佛格外猛烈。云南旅游业的既有生态,会因此来一次大洗牌吗?

顺风调头谁更快?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整治风暴到来之后,云南当地深谙“灰色链条”奥妙的旅游企业,是否有能力顺风调头?经过了解,TBO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剖开来看的过程。

有业者表示,产品价格的上调,可能会使大型旅游集团未来的优势进一步展现——因为他们凭借雄厚资本,可以串联起从上游收客到地接、住宿、餐饮、购物,再到景点的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资源调配,这些集团最终可以实现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

另外,大集团此前可以通过让游客在集团内的购物店购物,来弥补旅行社部分的亏损;现在产品价格提升后,他们则可能通过更为“隐蔽”的方式安排购物,进而获利。

业者牛栏山(化名)给TBO举了个例子。“4月12日那天我就看到,在丽江某古镇的一条体验街上,客流都集中在了玉石馆——有些人对玉石没兴趣,就坐在了地上。像其他地方,比如餐饮店、伴手礼店、酒吧等等,似乎都是充门面的,基本没人。”

他所说的这条体验街,是由云南某集团公司打造。据了解,该集团还下设旅行社、餐饮店,并拥有自己的珠宝品牌等等;此外,他们还在热门景区打造了集文创商品、艺术作品鉴赏等互动体验项目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体验街、玉石馆都是这家公司的,他们有自己的团。团队要在他们的街口下车,有些团得在玉石馆呆一段时间,导游才会发古维票的通行证。” 牛栏山说道,在取消定点购物之后,原有的旅游购物方式,或许会转化为隐形的游客“自由”进店购物——也只有大集团才有能力实现这一点。

在此前《昆明日报》的一则报道中,一位资深旅游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业者认为,大集团可以将“游、购”变为一个整体,即景区内有购物店、购物店内有景点。这不是“游、购”的真正分离,因为没有实现“投资与获益分离”。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大型旅游公司都有这个对冲风险的空间。就目前来看,一些此前靠常规线路产品的低价走量“取胜”的大社,此次就很难“掉头”。在温度旅行张汉伟看来,反而是那些为应对竞争、寻求差异发展,做小众特色化线路和品质团的小型旅行社,比这一类大社受到的影响要小。

但这可能也只是小型旅行社中的一部分。比如据牛栏山介绍,大理的很多旅行社以前都是赌团——在新规实施前,他们已经停团观望,很少会马上转型。很难说,等待这一类旅行社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低价模式完了,云南旅游就药丸?

风暴之下,部分业者不安的心态愈发明显。云南某旅行社业者刘伟(化名)告诉TBO,他们现在已经全部安排了纯玩团,6天的价格在2099元左右。“但云南旅游的问题是,跟团游产品很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购买,价格提升后,可能难以匹配市场需求。”

一直以来,云南都是“不合理低价游”重灾区。由于是地接大省,组团社对地接社的控制能力较强,为增加团量,云南旅行社低价竞争的情况日益严重。据新华社报道,有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旅行社接待团队游客2731万人次,其中95%以上为零负团。

据相关报道,有些地接社为获得一位客人,会补贴2000-3000元,但昆明地接社层出不穷,这是由于旅游购物的回佣很高,特别是珠宝等商品议价空间非常大。云南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购物商店标价虚高,一些典型商品,如翡翠、银器、药材等的定价是进价的30倍以上,商品售价的50%至90%将作为回扣返给旅行社。

而“低价模式”的终结,必定会对云南整个旅游业生态有着深远影响。在部分业者看来,云南产品“升级”后,必定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是游客现阶段的消费能力不高,他们会做性价比的考量。 “全纯玩的产品,很多年轻人没有能力承担,现在已经有客人在问,是否有价格稍低、带购物的线路产品。另外,游客确实有购物的需求。” 刘伟表示。

另一方面,在价格提升后,游客可能转而选择出境游。“有客人在抱怨,3000元的价格为什么要去云南,去泰国也不过三四千元,不如出国。”

牛栏山认为,目前云南旅行社还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不允许有低于成本价的团费,这一条就搞死旅行社了。”但也有专家对此发表观点:虽然取消定点购物带来的团费回升,会在短期对团队游客接待量有影响,但长远来看影响不大。

也许,云南旅游业现在确实到了要咽下多年苦果的时刻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恶果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据了解,国内有部分景区在成立经营之初的定位,就是与接待团队进行返点的盈利模式相抵制的。

此前,官渡古镇景区运营单位相关人士介绍,官渡古镇没有以团队游购物支撑商铺运营。在古镇购物的游客近90%是散客,他们在景区内是自由市场购物。另外,该古镇是开放式的,不涉及门票销售和返点,景区会以全商业带动人流量的方式营运。

这种思路会成为云南旅游未来的涅槃重生之道吗?TBO将继续保持观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