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参加培训一个多月了,培训课程安排得很好,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操部分,尤其是实训操作,这是我在学校训练不够的地方。”来自吉林工商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范学朝说,去年11月,他和班上19名同学从吉林来宁波,参加宁波培训港与海天大学联合推出的培训班,主要学习数控方面的技艺。“这边工作的机会多,薪资待遇也很好,我打算毕业了来宁波工作。”

五年前,宁波启动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发力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实体经济。为服务宁波地方经济,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港(以下简称“培训港”)应运而生。据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港是宁波市教育局主办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由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负责日常管理,致力于为职成教院校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搭建平台。目前,培训港已整合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近200家公办职业与成人教育院校及行业领军企业等优质的培训资源。

范学朝接受培训的老师,来自海天大学。该大学由海天塑机集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也是培训港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板块之一。双方聚焦重点领域,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和创业孵化等方面整合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为制造强国输送技能人才,其推出系列课程受益的学员不少。
海天大学与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优秀人才互聘机制,实现校企双方人才互通,构建校企人才共同体。海天400余名资深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组成的讲师、辅导员团队和100余名院校专职老师在定制化课程开发、现场师徒制辅导、实战情景演练、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高水准的专业输出,为赋能产业链人才培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培训港,像海天这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在少数。东鼎工匠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东鼎工匠学院是由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的综合性培训中心,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波市杰出人才范丽锋担任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周边上下游企业的技能人才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来自大连海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戴逸俊,在去年上半年接受该学院管铆工初级技能培训后,于当年7月入职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因为有入职前的培训训加持,我一工作就能直接上手,而且工作中除了有师傅传帮带,还能接受日常的培训,这对于我们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戴逸俊说。
“每星期一堂课,每个月一次测试,每三个月到现场实操。”这是东鼎工匠学院的日常培训安排。“目前,东鼎工匠学院有8大实训基地,专兼职教师队伍260余人,我们自主开发了2600余门课程,可承接石化行业9大工种的培训。”范丽锋说,东鼎工匠学院还可根据企业和人才需求提供定制化课程。其中,焊工、机修钳工、仪器仪表维修工这三个工种,学院已取得技能等级社会评价资格,学员在完成培训后,可直接进行等级考评。

据统计,在东鼎工匠学院“毕业”的学员中,约86%的学员能在学习期间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并掌握生产技能。“这不仅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也有助于企业收获一批相对成熟的年轻人才。”范丽锋表示。
来自卡力帝新材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的唐辉也是培训港高水准输出的受益者之一。“我从事销售多年,但是平时在与客户接触过程中,依然在产品技艺和标准方面存在一些盲点。这里的课程通俗易懂,我自发报名来充电,感觉非常受用。

2023年9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提低扩中”培训供给体系,建成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港,打造15分钟技能学习圈,实施“一人一技”终身技能培训。

“培训港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和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宁波将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以及中小学劳动教育、老年教育、美好生活需要等,打造技能培训品牌。后续将面向市民开展更多培训,详情可通过微信搜索‘培训港’小程序,或关注‘培训港’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刘杰)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