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赏樱花上树现象里的种族问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赏樱花上树现象里的种族问题

爬树无关种族。

作者:海爷

按照弗爷的“社会无意识”定律,为了苟且,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金刚钻的面具,但是戴着面具的人脸上真肉43块表情肌,可以呈现几千种不同的表情变化,例如呵呵、啪啪、暗爽、痛哭、无奈等等,只是江湖凶险,大家喜欢深藏功与名罢了。当人类升级,数字面具便诞生了,例如emoji,人的“七情上面”最终含恨以手指终结, 确切消息emoji马上要出一个新的表情符号叫做“赏樱”。

这个“赏樱”符号起源于温哥华的一个春天。樱花在人们的无限期待中怒放,整个温哥华就好像一块撒着粉色糖霜的甜腻饼干,然后美丽的樱花树上爬上了几个熊孩子,在阳光下笑得跟吃饼干那么灿烂。没想到接着一连串的表情符号就产生了,并随着人们的手指象弹鼻屎一样发射出来,原因就是爬树的是中国人。

原罪照片

中国人活得怎么样,看每年的春节晚会就知道了,从农民到网红都在自嘲,憋足了劲让自己泰然自若不笑,例如著名的马桶圈事件,超级无奈的雾霾,甚至灰太狼和喜羊羊也不能幸免地牵涉在内,事实上大家始终在把自己当笑料。上树的确不好,但仅仅事关个人素质,无关族群,把此上升到种族“高度”进行批评,贬斥华人,甚至诉诸文化劣根,则非常不妥。因为上树拍照的人,各种族都有,当然我们华人不能因为别人上树咱也上树。

爬树无关种族

上房、揭瓦、爬树本是小孩子非常正常的行为,其它种族孩子就不爬树了吗? 曾经在女皇公园亲眼看到有某正义华人男子指责其它种族孩子爬树,还被神逻辑的某族孩子爹妈指责为啥不去管其它孩子,所以爬树人人有,何处惹尘埃?

谁来写一篇谴责下这个照片里的熊孩子?

当然,自我检讨是必须的。中国人真的是有在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到位,例如爬树摘花、到此一游、假冒伪劣、大声喧哗等等,所以中国人在全世界都很容易被做成表情符号,那种嘴脸相信大家都见过。去年冬天温哥华有英文媒体爆料温哥华豪宅区业主宁愿罚款,也不去扫雪,在这则新闻里有图有真相,照片全部清一色都是华人,文字面具下仇富的心和暗讽中国人的企图是特别赤裸裸的,英文里叫做:“stereotype”,而中文里叫“抓典型”,在这点上中西文化又突然和谐了,因为大家都知道长出“典型” 奇葩的机率无论种族,哪跟哪都一样。

所以,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必须要认清一个真相,无论你在哪,即使是换了七彩的护照也不等于真的就是上仙了,“中国人”才是我们真正的脸面,我们的符号。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洋大人还有些忘了自己脸面的中国人是不会说“这事是某某干的”,“这是某某家的孩子”,“这是某某国家的产品”,他们只会说,“又是中国人干的”,“中国人的孩子”,“中国人的产品”。曾遇到一名住在温哥华印度人区的华人小孩,在某朋友聚会上操着某国口音大声嚷嚷:“I am not fxxking Chinese!”,真想把他拉到大街上溜溜问问路人他是什么地方人,后来一琢磨,这小孩到底经历了什么?细思极恐。所以大家在温哥华纯净的空气中暴露小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那个非常难以洗刷的大我“中国人”。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这个世界独善其身,现实是一个非常强势的符号,它总是让你无法遁形地一次又一次被代表。所以,这个世界是非常不要脸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被强迫要遵循外界逻辑,至于这个逻辑到底有多不要脸,是由一些人来决定的,怎么定呢?在地上划条线足以。在温哥华的银行、机场、图书馆等公众场合排队,地上有条线就可以了,在中国很难,你是线,我是人,你只是我的传说而已。所以,有句话非常有道理:“或许只有努力治愈自己,才可以更好的应对这个世界和满城的樱花树”。

出品:温哥华头条

微信ID:lahoobignews

来源: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赏樱花上树现象里的种族问题

爬树无关种族。

作者:海爷

按照弗爷的“社会无意识”定律,为了苟且,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金刚钻的面具,但是戴着面具的人脸上真肉43块表情肌,可以呈现几千种不同的表情变化,例如呵呵、啪啪、暗爽、痛哭、无奈等等,只是江湖凶险,大家喜欢深藏功与名罢了。当人类升级,数字面具便诞生了,例如emoji,人的“七情上面”最终含恨以手指终结, 确切消息emoji马上要出一个新的表情符号叫做“赏樱”。

这个“赏樱”符号起源于温哥华的一个春天。樱花在人们的无限期待中怒放,整个温哥华就好像一块撒着粉色糖霜的甜腻饼干,然后美丽的樱花树上爬上了几个熊孩子,在阳光下笑得跟吃饼干那么灿烂。没想到接着一连串的表情符号就产生了,并随着人们的手指象弹鼻屎一样发射出来,原因就是爬树的是中国人。

原罪照片

中国人活得怎么样,看每年的春节晚会就知道了,从农民到网红都在自嘲,憋足了劲让自己泰然自若不笑,例如著名的马桶圈事件,超级无奈的雾霾,甚至灰太狼和喜羊羊也不能幸免地牵涉在内,事实上大家始终在把自己当笑料。上树的确不好,但仅仅事关个人素质,无关族群,把此上升到种族“高度”进行批评,贬斥华人,甚至诉诸文化劣根,则非常不妥。因为上树拍照的人,各种族都有,当然我们华人不能因为别人上树咱也上树。

爬树无关种族

上房、揭瓦、爬树本是小孩子非常正常的行为,其它种族孩子就不爬树了吗? 曾经在女皇公园亲眼看到有某正义华人男子指责其它种族孩子爬树,还被神逻辑的某族孩子爹妈指责为啥不去管其它孩子,所以爬树人人有,何处惹尘埃?

谁来写一篇谴责下这个照片里的熊孩子?

当然,自我检讨是必须的。中国人真的是有在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到位,例如爬树摘花、到此一游、假冒伪劣、大声喧哗等等,所以中国人在全世界都很容易被做成表情符号,那种嘴脸相信大家都见过。去年冬天温哥华有英文媒体爆料温哥华豪宅区业主宁愿罚款,也不去扫雪,在这则新闻里有图有真相,照片全部清一色都是华人,文字面具下仇富的心和暗讽中国人的企图是特别赤裸裸的,英文里叫做:“stereotype”,而中文里叫“抓典型”,在这点上中西文化又突然和谐了,因为大家都知道长出“典型” 奇葩的机率无论种族,哪跟哪都一样。

所以,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必须要认清一个真相,无论你在哪,即使是换了七彩的护照也不等于真的就是上仙了,“中国人”才是我们真正的脸面,我们的符号。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洋大人还有些忘了自己脸面的中国人是不会说“这事是某某干的”,“这是某某家的孩子”,“这是某某国家的产品”,他们只会说,“又是中国人干的”,“中国人的孩子”,“中国人的产品”。曾遇到一名住在温哥华印度人区的华人小孩,在某朋友聚会上操着某国口音大声嚷嚷:“I am not fxxking Chinese!”,真想把他拉到大街上溜溜问问路人他是什么地方人,后来一琢磨,这小孩到底经历了什么?细思极恐。所以大家在温哥华纯净的空气中暴露小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那个非常难以洗刷的大我“中国人”。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这个世界独善其身,现实是一个非常强势的符号,它总是让你无法遁形地一次又一次被代表。所以,这个世界是非常不要脸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被强迫要遵循外界逻辑,至于这个逻辑到底有多不要脸,是由一些人来决定的,怎么定呢?在地上划条线足以。在温哥华的银行、机场、图书馆等公众场合排队,地上有条线就可以了,在中国很难,你是线,我是人,你只是我的传说而已。所以,有句话非常有道理:“或许只有努力治愈自己,才可以更好的应对这个世界和满城的樱花树”。

出品:温哥华头条

微信ID:lahoobignews

来源: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