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恒
4月10日,宁德时代正式获批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不仅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即将登陆港股,也很可能催生近年来最大的一笔IPO融资。市场传闻,其募资规模或将高达50亿美元,超过美的集团的港股上市记录,跻身2021年快手之后最大规模IPO行列。
从福建宁德到港交所,从国内新能源龙头到全球锂电霸主,这一步背后,不只是一个行业领头羊的资本运作,更映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整体走向全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集体跃迁。
从“宁王”到“全球玩家”——这场上市背后的核心逻辑
宁德时代为何选择此刻赴港上市?
从表面看,这是一次顺应趋势的港股“再融资”动作,但背后其实透露出更深层的战略信号——海外市场的全面发力,正在倒逼宁德时代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融资渠道。
目前,宁德时代的产能布局早已走出国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印尼……多个国家已列入其全球产业版图。仅2024年前三季度,其海外收入占比就高达三成。服务客户涵盖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本田等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
问题是,出海拼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产能,更拼资本实力与外汇储备。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的美元与欧元储备分别为67.35亿美元与38.58亿欧元。听上去不少,但面对动辄几十亿欧元的海外投资项目,远远不够“烧”。
此时选择在港股上市,正是希望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补齐“全球扩张的弹药库”。
IPO之下,宁德时代的产业护城河更深了
如果只靠融资,不足以让投资者放心掏腰包。宁德时代的底气,核心还是来自于其稳固的行业龙头地位和不断加深的技术护城河。
从财务数据看,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2590亿元营收,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15.7%。而最为关键的是,其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连续8年第一,储能电池自2021年起也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
换句话说,全球每卖出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这不仅是品牌地位,更是实打实的产业控制力。
而在研发方面,宁德时代过去十年累计投入超660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全球研发团队已突破2万人,拥有及申请专利近4万项。从智能研发平台到材料技术、结构设计、生产效率,它已经构建起一个全球领先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这就意味着,即使未来面对更激烈的价格战、原材料波动或竞争者崛起,宁德时代依然拥有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利润持续性。
中国新能源出海的“旗舰样本”
宁德时代的这次港股上市,不只是一个企业的里程碑,它更有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化布局的“旗舰样本”。
回顾2023年底,宁德时代与香港科技园签署协议,计划投资超12亿港元在港设立国际研发中心。再到如今赴港上市,不难看出,它正在将自身嵌入“国际化的资本与技术平台”。
从宏观层面看,宁德时代走出国门,也有望带动整条新能源产业链集体出海。无论是电池材料、制造设备,还是后续的电池管理系统与供应链服务,一旦“宁王”打通全球化路径,其他中国新能源企业也会更容易复制出海。
更重要的是,在地缘政治复杂、贸易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此举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种“柔性突围”的新模式——以资本国际化推动产业国际化,以高技术输出换取全球市场认可。
结语:资本只是起点,真正的征途是全球新能源格局重塑
宁德时代此番港股IPO,不只是一次资本扩容,更是一场提前谋局全球竞争的战略演练。在新能源时代的大航海中,掌握技术与资本的中国企业正悄然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而宁德时代,或许正是那艘先行驶出的旗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