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启动全球化战略后,慕思股份(以下简称“慕思”)接连交出多份亮眼的海外成绩单,从出海元年从零开始搭建海外专卖店和旗舰店既实现境外收入9023.6万元,到2022年登陆亚马逊、易贝、沃尔玛等国际跨境电商,再到近期收购东南亚企业MIPL及印尼工厂PTTC,在海外搭建起全链条供应体系,慕思股份正通过科技创新、本地化深耕与全渠道拓展三大支点,实现从中国高端床垫品牌向全球智慧睡眠领导者跃升。
追本溯源,慕思的全球化突围,始于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上市后,即2022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8亿元、1.86亿元、1.51亿元,研发支出累计达4.95亿元。并打造出由AI床垫、智能电动床、速眠系统等核心产品组成的智慧健康睡眠生态系统。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2024年CES展会上,搭载该技术的T11PRO床垫一举斩获“智慧家居创新大奖”等四项国际奖项,慕思由此成为首个在CES主舞台发布产品的中国睡眠品牌。今年年初,慕思再次携搭配了智能排骨架的T11 PRO和搭载了全新的 AI 潮汐算法 2.0的T11+登陆CES2025。据了解,该算法整合了体动次数、睡姿建模、心动监测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了数据更全面、调节更精准、睡眠更健康。不仅凭借领先技术赢得多国参会者和行业青睐,也在CES这样一个重要的全球科技大舞台上,进一步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认可度,为慕思股份出海再添一把火。
在出海过程中,面对文化差异与供应链挑战,慕思选择“深度融入”而非“简单复制”。2024年12月,慕思以4600万新加坡币(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东南亚企业MIPL及印尼工厂PTTC,首次在海外建立全链条供应体系。这一布局不仅降低了FOB模式海运成本,更有利于完善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布局,通过借助MIPL公司在新加坡及印尼等东南亚地区多年运营积累的广泛而高效的销售渠道及品牌优势,提升公司海外市场占有率,加速国际化进程。
与此同时,慕思积极构建线下+线上的全球化销售网络。线下方面,除自建美国纽约、德国科隆海外仓外,慕思采用“经销+直营”混合模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全球门店总数达到30家左右。
线上方面,慕思2022年开始试水跨境电商,在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后,重点围绕电商出海部署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2024年,在沃尔玛平台,慕思股份已做到新品牌销售榜排名第一,大类排名位于前40名。
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通过“技术+本地化+多重渠道”的三重引擎,慕思正改写全球睡眠产业的竞争格局——这或许为中国制造企业出海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进阶路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