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皮划艇上的周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皮划艇上的周航

皮划艇慢慢地驶到湖心,四下静悄悄,原本周航很享受这份静谧,可现在却有些慌。逆水行舟,他已没有更多选择。

作者:孟祥涛

编辑:伊西科

周航喜欢划皮划艇,喜欢一个人在湖面上摆着桨吹着风,静静地看掠过身侧的风景,不论别人如何,只跟自己较劲。

他不仅讨厌对抗性运动,甚至在易到用车的团建活动上,由于他对酒桌文化的反感,喝酒也是被禁止的项目。可被乐视收购之后,易到的餐桌上也开始觥筹交错,人在屋檐下,周航只能自己生闷气。

他对竞争的理解不是为了把对手打倒,更像一场赛跑,彼此激励,虽有胜负,但大家最终一起抵达终点,而不是追逐过程中把对手干掉。就是这样一个“好脾气”的周航,却掀起了继陈晓炮轰黄光裕之后内地商界最大的一场撕逼,矛头直指乐视。

4月17日,周航以个人名义发出声明,称易到公司在2016年6月完成法人变更后,他个人已逐步退出易到实际管理层角色,而易到确实遭遇资金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这份声明也被视为对此前易到司机无法兑付投诉的回应。周航认为,易到所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而是可能会引发妨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随后,乐视协同易到进行回击,称周航“恶意诽谤”,表示从未挪用过易到的资金。周航则是在朋友圈剖白心迹,表示清者自清,希望乐视在向他泼脏水的同时,先去解决好司机和用户的诉求,颇有一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架势。

至此,周航与乐视600天的联姻正式宣告破裂,一幕关于失败与救赎、妥协与挣扎的大戏正徐徐展开。

易到大败局

周航曾与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在2012年初有过一面之缘,但他并不喜欢Uber,觉得对方太冷酷,太注重效率,不太有人情味。那时的周航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家自己不喜欢的公司以及其背后代表的模式,将会颠覆他曾为之奋斗的一切。

易到起步于2010年5月,比卡兰尼克创办Uber还要早上3个月,从商务租车切入,通过网络约车解决用车痛点。由于瞄准了市场空白点,易到迅速攻城略地,一时煊赫,平台上的专车司机每月净收入超过2万元。

在去年接受36氪的采访时周航提到,他想象中的易到应该是司机温和有礼,谈吐不凡,用户也应该是中国高收入阶层,即使有人想从北京打车到西藏,易到司机也必须得接单。周航曾设计过一个小功能,司机接单后,收到用户喜好推荐,例如乘客是否想和司机聊天,以及对车内音乐的偏好。工匠精神式的精致与关怀在中国当下的商业环境中无比珍贵,却也无比脆弱。

Uber中国团队核心成员谈婧在事后复盘,认为网约车最终真正能站得住脚的模式是易到,可惜资本烧钱把本应笑到最后的周航提前烧出了局。易到从来没有成为资本真正的宠儿,或者说周航掐断了这种可能。2014年上半年,一共有六家投资机构找到过周航,希望参与易到新一轮融资,如果全部成功,易到能够获得的融资数额是三亿美金,但都被周航拒绝,最终落实的融资只有1亿美元,而同期滴滴D轮融资额为7亿美元。

拒绝资本的原因在于周航一直不看好出租车领域的市场,认为易到并不需要大规模烧钱去抢占低端用户。他甚至认为疯狂补贴的模式不符合常识,“因为补贴,司机和乘客都来了,可一旦现在这种规模的砸钱和补贴都停了,司机马上就赚不到钱了,乘客打车也更贵了。没了补贴,商业模式就不成立了,这个靠谱么?”在他看来,互联网行业烧钱是为了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但长期的补贴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常识。他曾多次重申,补贴用户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易到绝对不参与补贴大战。

易到早在2011年就上线了出租车叫车平台“打车小秘”,但由于不看好出租车市场和对政策环境的担忧,项目又很快下线。2013年滴滴和快递补贴大战激战正酣之际,出于防御心理,“打车小秘”再次上线,比起滴滴和快的数千万美元的投入,易到只拿出了200万美元聊胜于无,产品也迅速被边缘化,最终告别市场,此后周航决定专心耕耘专车市场。

尽管事后在周航看来,下线“打车小秘”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我那么多年没打过车了,对这个市场没感觉也没决心。”

不久之后,滴滴和快的又迅速依靠补贴手段抢占专车市场,直接威胁易到市场地位。2014年,Uber进入中国市场,迅速与滴滴快的展开对决,掀起了新一轮的补贴大战,而此时,易到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周航终于陷入自己罗织的陷阱中。由于没有大量获取融资,即便想要进行补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至此战局接近尾声,摆在周航面前的选择大概只有被收购一条路。

为什么是乐视?

现在来看,乐视很可能是当时周航的唯一选择。2015年9月,易到每日的订单量已下滑到2万单,同一时段滴滴的订单数字则是日均700万单。花完前一年融来的钱之后,周航悲哀地发现,市面上已经“没钱”了。

当时腾讯和阿里分别投资的滴滴和快的已然合并,百度则入股优步,资本对易到的兴趣已经不大,而易到与滴滴和快的交易则陷入僵局,难以寸进。亟需资金的易到最终接受了乐视的7亿美元战略投资,代价却是控股权的丧失,乐视获得易到7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接受注资之后的易到迅速打起补贴战,只不过在滴滴快的、滴滴Uber先后合并的当口,加之网约车新政的推出,大局已定,易到再难有所作为。

在乐视入主之后,易到日订单量突破100万,但乐视诡异的文宣体系也加诸其上,此时的易到已经深深打上了乐视的烙印,与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乐视的收购款只有30%到账,其余70% 尾款被用来置乐视手机、乐视电视等其他乐视硬件设备,易到没得到多少实际的救命钱,也断绝了易到重新融资的可能。

2016年11月6日,贾跃亭承认乐视面临资金问题,将告别先前的快速扩张,其后融创以168亿资金入局,易到再度风雨飘摇,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项目很可能被砍掉。易到司机讨要兑付的事件只是导火索,危机迟早要爆发。

即便如传言,周航想要借助外部资本重新夺回易到也殊非易事。Uber和滴滴在之前的补贴大战中分别亏损7亿和10亿美元,投资人的耐心早已耗尽,加之网约车新政的出台,行业的想象空间已不大,滴滴的估值也不断缩水,周航很难找到自己的“白衣骑士”了。

周航的失败课

在与周航有过亲身接触的媒体人骆轶航看来,他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理想主义者,“我很喜欢周航,但总觉得哪儿有点怪。后来慢慢琢磨明白过来了,周航身上洋溢着一种跟他的实际年龄不太相称的“少年气”。这位四十出头的的创业者在波诡云谲的商场上,确实有些“嫩”了。

周航是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的第一批学员,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学习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营养。现身说法的是史玉柱,这个曾被中央领导接见的前“神童”,在上世纪末操盘巨人集团全面大跃进,汉卡起家的巨人在那几年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史玉柱本人更是自任总指挥,发起“三大战役”,最终因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功败垂成。在巨人集团最辉煌的时候,他被称为“中国的比尔 盖茨”,“东方的IBM”,“世界的巨人”。当巨人倒下,他又被成为“中国首负”,超过3000篇文章对其口诛笔伐。

心灰意冷的史玉柱选择挑战珠峰,在中途因氧气罐破损而奄奄一息,要不是被同伴救下很可能就葬身冰原。险死还生的史玉柱在泰山会的帮助下依靠保健品和游戏重振旗鼓,却因此落下心病。他过36岁本命年的时候,正好是巨人失败的第二年,母亲在过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套红衣服。相比于大起大落的挫折时段,那年过得还比较顺利。为了延续这个好运气,他此后就只穿红色的衣服。

坐在台下的周航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本质上我们学习的还是成功,那一段失败只不过是大成功的前奏罢了。如果有一天,湖畔真的邀请了一个世俗意义上完全的失败者来分享,而不是找一个曾经失败过的成功者,那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新突破。”

言犹在耳,今年3月27日,湖畔大学第三届开学典礼上,周航作为一期学员代表讲话,用自己的个人经历给大家上了一堂失败课:“创业从某种意义上,很像一个跳高比赛,如果你只是以挑战为目的,那这样的创业,可能它的终极宿命,就像跳高比赛一样,可能就是失败。也就是说可能失败就是创业的一种宿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东西,既然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认为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话,那我们学习失败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失败,我们的目的首先是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解决失败、放下失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人生更好的前行。”

对于史玉柱而言,常着其身的红衣既代表着与过去失败经历的决裂,同时未尝不是与之保持着微妙的联系。即牢记教训,戮力前行。对周航而言,从这桩失败中走出,用心体味甘苦,找到承载自己过去与未来的图腾,背负着走下去。

不知道周航是否认为自己现下的遭遇只是成功的前奏,还是已经看穿失败就是自己和易到的宿命。我很好奇如果有朝一日他重振旗鼓后,他的心病是什么?会不会也着一身红衣?

皮划艇慢慢地驶到湖心,四下静悄悄,原本周航很享受这份静谧,可现在却有些慌。逆水行舟,他已没有更多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皮划艇上的周航

皮划艇慢慢地驶到湖心,四下静悄悄,原本周航很享受这份静谧,可现在却有些慌。逆水行舟,他已没有更多选择。

作者:孟祥涛

编辑:伊西科

周航喜欢划皮划艇,喜欢一个人在湖面上摆着桨吹着风,静静地看掠过身侧的风景,不论别人如何,只跟自己较劲。

他不仅讨厌对抗性运动,甚至在易到用车的团建活动上,由于他对酒桌文化的反感,喝酒也是被禁止的项目。可被乐视收购之后,易到的餐桌上也开始觥筹交错,人在屋檐下,周航只能自己生闷气。

他对竞争的理解不是为了把对手打倒,更像一场赛跑,彼此激励,虽有胜负,但大家最终一起抵达终点,而不是追逐过程中把对手干掉。就是这样一个“好脾气”的周航,却掀起了继陈晓炮轰黄光裕之后内地商界最大的一场撕逼,矛头直指乐视。

4月17日,周航以个人名义发出声明,称易到公司在2016年6月完成法人变更后,他个人已逐步退出易到实际管理层角色,而易到确实遭遇资金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这份声明也被视为对此前易到司机无法兑付投诉的回应。周航认为,易到所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而是可能会引发妨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随后,乐视协同易到进行回击,称周航“恶意诽谤”,表示从未挪用过易到的资金。周航则是在朋友圈剖白心迹,表示清者自清,希望乐视在向他泼脏水的同时,先去解决好司机和用户的诉求,颇有一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架势。

至此,周航与乐视600天的联姻正式宣告破裂,一幕关于失败与救赎、妥协与挣扎的大戏正徐徐展开。

易到大败局

周航曾与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在2012年初有过一面之缘,但他并不喜欢Uber,觉得对方太冷酷,太注重效率,不太有人情味。那时的周航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家自己不喜欢的公司以及其背后代表的模式,将会颠覆他曾为之奋斗的一切。

易到起步于2010年5月,比卡兰尼克创办Uber还要早上3个月,从商务租车切入,通过网络约车解决用车痛点。由于瞄准了市场空白点,易到迅速攻城略地,一时煊赫,平台上的专车司机每月净收入超过2万元。

在去年接受36氪的采访时周航提到,他想象中的易到应该是司机温和有礼,谈吐不凡,用户也应该是中国高收入阶层,即使有人想从北京打车到西藏,易到司机也必须得接单。周航曾设计过一个小功能,司机接单后,收到用户喜好推荐,例如乘客是否想和司机聊天,以及对车内音乐的偏好。工匠精神式的精致与关怀在中国当下的商业环境中无比珍贵,却也无比脆弱。

Uber中国团队核心成员谈婧在事后复盘,认为网约车最终真正能站得住脚的模式是易到,可惜资本烧钱把本应笑到最后的周航提前烧出了局。易到从来没有成为资本真正的宠儿,或者说周航掐断了这种可能。2014年上半年,一共有六家投资机构找到过周航,希望参与易到新一轮融资,如果全部成功,易到能够获得的融资数额是三亿美金,但都被周航拒绝,最终落实的融资只有1亿美元,而同期滴滴D轮融资额为7亿美元。

拒绝资本的原因在于周航一直不看好出租车领域的市场,认为易到并不需要大规模烧钱去抢占低端用户。他甚至认为疯狂补贴的模式不符合常识,“因为补贴,司机和乘客都来了,可一旦现在这种规模的砸钱和补贴都停了,司机马上就赚不到钱了,乘客打车也更贵了。没了补贴,商业模式就不成立了,这个靠谱么?”在他看来,互联网行业烧钱是为了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但长期的补贴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常识。他曾多次重申,补贴用户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易到绝对不参与补贴大战。

易到早在2011年就上线了出租车叫车平台“打车小秘”,但由于不看好出租车市场和对政策环境的担忧,项目又很快下线。2013年滴滴和快递补贴大战激战正酣之际,出于防御心理,“打车小秘”再次上线,比起滴滴和快的数千万美元的投入,易到只拿出了200万美元聊胜于无,产品也迅速被边缘化,最终告别市场,此后周航决定专心耕耘专车市场。

尽管事后在周航看来,下线“打车小秘”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我那么多年没打过车了,对这个市场没感觉也没决心。”

不久之后,滴滴和快的又迅速依靠补贴手段抢占专车市场,直接威胁易到市场地位。2014年,Uber进入中国市场,迅速与滴滴快的展开对决,掀起了新一轮的补贴大战,而此时,易到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周航终于陷入自己罗织的陷阱中。由于没有大量获取融资,即便想要进行补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至此战局接近尾声,摆在周航面前的选择大概只有被收购一条路。

为什么是乐视?

现在来看,乐视很可能是当时周航的唯一选择。2015年9月,易到每日的订单量已下滑到2万单,同一时段滴滴的订单数字则是日均700万单。花完前一年融来的钱之后,周航悲哀地发现,市面上已经“没钱”了。

当时腾讯和阿里分别投资的滴滴和快的已然合并,百度则入股优步,资本对易到的兴趣已经不大,而易到与滴滴和快的交易则陷入僵局,难以寸进。亟需资金的易到最终接受了乐视的7亿美元战略投资,代价却是控股权的丧失,乐视获得易到7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接受注资之后的易到迅速打起补贴战,只不过在滴滴快的、滴滴Uber先后合并的当口,加之网约车新政的推出,大局已定,易到再难有所作为。

在乐视入主之后,易到日订单量突破100万,但乐视诡异的文宣体系也加诸其上,此时的易到已经深深打上了乐视的烙印,与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乐视的收购款只有30%到账,其余70% 尾款被用来置乐视手机、乐视电视等其他乐视硬件设备,易到没得到多少实际的救命钱,也断绝了易到重新融资的可能。

2016年11月6日,贾跃亭承认乐视面临资金问题,将告别先前的快速扩张,其后融创以168亿资金入局,易到再度风雨飘摇,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项目很可能被砍掉。易到司机讨要兑付的事件只是导火索,危机迟早要爆发。

即便如传言,周航想要借助外部资本重新夺回易到也殊非易事。Uber和滴滴在之前的补贴大战中分别亏损7亿和10亿美元,投资人的耐心早已耗尽,加之网约车新政的出台,行业的想象空间已不大,滴滴的估值也不断缩水,周航很难找到自己的“白衣骑士”了。

周航的失败课

在与周航有过亲身接触的媒体人骆轶航看来,他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理想主义者,“我很喜欢周航,但总觉得哪儿有点怪。后来慢慢琢磨明白过来了,周航身上洋溢着一种跟他的实际年龄不太相称的“少年气”。这位四十出头的的创业者在波诡云谲的商场上,确实有些“嫩”了。

周航是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的第一批学员,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学习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营养。现身说法的是史玉柱,这个曾被中央领导接见的前“神童”,在上世纪末操盘巨人集团全面大跃进,汉卡起家的巨人在那几年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史玉柱本人更是自任总指挥,发起“三大战役”,最终因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功败垂成。在巨人集团最辉煌的时候,他被称为“中国的比尔 盖茨”,“东方的IBM”,“世界的巨人”。当巨人倒下,他又被成为“中国首负”,超过3000篇文章对其口诛笔伐。

心灰意冷的史玉柱选择挑战珠峰,在中途因氧气罐破损而奄奄一息,要不是被同伴救下很可能就葬身冰原。险死还生的史玉柱在泰山会的帮助下依靠保健品和游戏重振旗鼓,却因此落下心病。他过36岁本命年的时候,正好是巨人失败的第二年,母亲在过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套红衣服。相比于大起大落的挫折时段,那年过得还比较顺利。为了延续这个好运气,他此后就只穿红色的衣服。

坐在台下的周航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本质上我们学习的还是成功,那一段失败只不过是大成功的前奏罢了。如果有一天,湖畔真的邀请了一个世俗意义上完全的失败者来分享,而不是找一个曾经失败过的成功者,那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新突破。”

言犹在耳,今年3月27日,湖畔大学第三届开学典礼上,周航作为一期学员代表讲话,用自己的个人经历给大家上了一堂失败课:“创业从某种意义上,很像一个跳高比赛,如果你只是以挑战为目的,那这样的创业,可能它的终极宿命,就像跳高比赛一样,可能就是失败。也就是说可能失败就是创业的一种宿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东西,既然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认为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话,那我们学习失败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失败,我们的目的首先是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解决失败、放下失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人生更好的前行。”

对于史玉柱而言,常着其身的红衣既代表着与过去失败经历的决裂,同时未尝不是与之保持着微妙的联系。即牢记教训,戮力前行。对周航而言,从这桩失败中走出,用心体味甘苦,找到承载自己过去与未来的图腾,背负着走下去。

不知道周航是否认为自己现下的遭遇只是成功的前奏,还是已经看穿失败就是自己和易到的宿命。我很好奇如果有朝一日他重振旗鼓后,他的心病是什么?会不会也着一身红衣?

皮划艇慢慢地驶到湖心,四下静悄悄,原本周航很享受这份静谧,可现在却有些慌。逆水行舟,他已没有更多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