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先是提名对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斯科特·普鲁特(Scott Pruitt)执掌国家环保局(EPA),并要求冻结其补助,惹恼了许多环境研究人员;后又在财政预算上大幅削减科研经费,波及癌症研究、海洋学,甚至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球监测。他与科学家们之间的梁子可谓越结越深。
有鉴于此,据英国《卫报》报道,本周六(世界地球日),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将放弃实验室的中立立场,效仿华盛顿妇女大游行发起抗议活动,加入到针对特朗普的政治示威中,在华盛顿国家广场,举行一场可能是科学倡导者最大的抗议活动——“为科学游行”(March for Science)。
他们中有海洋生物学家,鸟类、气候研究人员,以及那些被特朗普政府不以事实为依据、抨击科学家等行为激怒的人士。
今年1月,游行的想法在美国最大综合性社区红迪网(Reddit)上首先被抛出。在讨论中,德克萨斯大学博士后乔纳森•伯曼(Jonathan Berman)决定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一两天后,他建立的游行脸书页面吸引了超过300万名用户。
现在,已有许多人加入游行的后勤工作,全球有500多个活动与此次游行相配合。并且,已有100多个组织支持本次游行,如世界最大的一般性科学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以及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被许多美国人视为科学象征的比尔·奈(Bill Nye)以及让世界关注儿童血铅含量飙升的儿科医生Mona Hanna-Attisha成为本次游行的荣誉共同主席。
“科学家们离开实验室谈论重要的事情,是非常必要的,”在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工作了10年,如今在忧思科学家联盟(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工作的安德鲁·罗森伯格(Andrew Rosenberg)说道。他认为,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在面对那些对他们职业的威胁时,越来越拒绝保持沉默。
海洋生物学家、本次游行的组织者阿亚·约翰逊(Ayana Johnson)认为,世界各地出现相类似的活动意味着特朗普并非使科学家们感到不悦的唯一原因,世界上出现了反智主义潮流,一些政客在制定政策时只基于情感,不以事实为依据。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处境,是因为公众并不明白科学对于日常生活的益处所在,”约翰逊说,“我们并没有成功地向公众传达出我们工作的价值。”
不可否认,游行能帮助科学家表达诉求,向政府、公众传递科学的重要性,但科学家是否应该参与到政治事务中,依然是学界、舆论界争论的焦点。
一些科学家认为,游行只会适得其反。特朗普很可能会以一条愤怒的推文作为回应,而非重新考虑削减癌症研究预算。
美国西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罗伯特·杨(Robert Young)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科学家们在华盛顿游行是个坏主意》(A Scientists’ March on Washington Is a Bad Idea)的文章,指出科学家应该专心科研,游行会使科学琐碎化、政治化。同时,他建议科学家们可以走进公民团体、教堂、学校等机构,向人们介绍科学,而非直接游行示威。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清楚意识到批评声音的游行组织方也在网站上强调,这次游行是一次明确的非党派政治运动。
“科学家们不会使科学政治化,”准备参与游行的忧思科学家联盟格雷昌·戈德曼(Gretchen Goldman)博士说,“不论学界是否承认,科学都已经被政治化了。”她认为,这次游行是一个扩大科学政治影响力的好机会。
《华盛顿邮报》立场鲜明,其评论指出,不论是反对特朗普的政治活动,还是为表明实证研究的力量,游行活动都会决定着美国是否能够在科研领域保持全球领导地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