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现在谁还在往酒店房间塞涉黄小卡片(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现在谁还在往酒店房间塞涉黄小卡片(下)

涉黄“小卡片”到底为酒店带来了哪些影响?

前文回顾:北京和颐酒店事件过去一周年,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全国4000多家高中低档酒店,发现时间并无实质改变酒店涉黄“小卡片”的现象,这一古老的行当依然广泛存在。在分地区数据中,“小卡片”差评,华中地区,独占鳌头;在酒店类型和档次分布中,经济型酒店是主要发生地,豪华型酒店最少;二、三线城市 “小卡片”现象更为明显。

这一期我们重点通过数据挖掘来谈一谈,涉黄“小卡片”到底为酒店带来了哪些影响?有什么招能治?

★哪类出游人群最为反感?

★这种现象对酒店的“口碑指数”、“OTA评分和排名”有什么影响?

★提到“小卡片“的住客会对酒店的哪些方面继续诟病?

发现一:不同出游人群中,家庭休闲情侣出游人群对“小卡片”现象更敏感,差评提及的数量最多,且差评率居高不下。

在三种出游人群中,家庭休闲,情侣出游人群对“小卡片”最反感,商务出行人群相对宽容。我们通过对点评内容的语义分析,发现对于家庭休闲人群来说,“小卡片”让他们在家人面前觉得很尴尬,对酒店的安全性产生担心,更怕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对于情侣出游人群,同样觉得尴尬,女性会对预订这样的酒店产生抱怨。

男女住客反应也不一样,男性多如老司机般一笑而过,女性却极易对酒店整体产生不安全的感知,甚至整晚提心吊胆。这些OTA上的点评会对后面要预订的住客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言而喻。

@会员4467:“小卡片太多,美女美女美女!”

@已佳:“一般,门口总有人从门缝里塞入色情小广告,走廊里到处是色情小广告,带着孩子住很担心,胜在有接送机,下次应该不会再选择这里了”

@龙的传人:“隔音不好。设备有的都坏了、还有就是一晚上都小卡片啥意思?老婆说要不要给我叫一个.好尴尬”

@去哪儿网用户:“其实房间还算满意,就是白天,晚上总是有不知名的人在房间门口塞卡片,有点乱,幸好妈妈陪同我一起住,不然我都害怕,大半夜塞卡片把我吓醒了,后来给前台打电话后制止了,第二天早上退房房间门口有7.8张卡片,希望酒店能制止这种行为,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房间里还挺干净的!”

发现二,有“小卡片”的酒店在以携程为代表的主流OTA网站上评分 平均低于 无“小卡片”的同类型酒店0.3分。特别是在途说口碑指数(拟合了各大OTA的分值)上,差异更加明显。在OTA的排名,有时候0.1分就拉开了几个名次的差距。

发现三,提及“小卡片”的住客评论内容中一般也会同时诟病吐槽酒店管理、服务,其中周边环境、客房隔音、卫生、价格排在前列,可见“小卡片”的存在极易让住客产生负面的联想。

如抱怨床品有污迹,住客容易联想是由于在床上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产生的污迹,进而对酒店有更加厌恶的情绪。

@M34157****:“第一天入住满地的小广告。房间隔音效果极其的差,走廊里和隔壁有人说话听的一清二楚。最可怕的是墙上不知道是不是大片的血迹,不忍直视。”

周边环境与“小卡片”出现的相关性最高,说明小卡片多的酒店周围环境经常也较嘈杂,而周围环境嘈杂的酒店,周边人流也更复杂,更容易藏污纳垢。

客房隔音排在第三位,说明小卡片多的酒店隔音也较差,容易听到其他房间的不雅声音,影响睡眠,也易给人嘈杂、不安全的体验。

卫生是住客入住最基本、最容易获知的体验感受。卫生方面有三项排在前列,这也说明小卡片多的酒店在卫生方面多存在问题。

“小卡片”多的酒店价格一般偏低,与上期文章反应的小卡片主要发生地为经济型酒店互相印证。

住客经由“小卡片”的评论进行吐槽,发泄一番不满,本是应有之义,但“小卡片”只是住客对酒店体验感知的冰山一角,给住客最大感受的是酒店不安全和伴随这一现象出现的多个服务环节的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重视并聆听住客的声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

那么,如何解决酒店“小卡片”多的问题?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酒店打铁还得自身硬。

1、必须杜绝内部人员参与,发现一例处罚一例,对内部人员参与派发“小卡片”绝不手软,从内部堵住漏洞。

2、配备安保人员。晚上至少配备一名安保人员,一方面保护住客,一方面保护酒店的夜班员工。

3、配备安全设施。酒店大堂、电梯和走廊应配备摄像头,避免监控死角,在监控视屏中发现有人在酒店派发小卡片,立即由安保人员处理,直至报警。

4、酒店应做好房间床品、卫生间等卫生情况,将出现的高频率的卫生问题列入查房重点,客房部逐级抽查,避免漏查、不查。

你是不是更好的办法呢?欢迎到下方留言板留言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现在谁还在往酒店房间塞涉黄小卡片(下)

涉黄“小卡片”到底为酒店带来了哪些影响?

前文回顾:北京和颐酒店事件过去一周年,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全国4000多家高中低档酒店,发现时间并无实质改变酒店涉黄“小卡片”的现象,这一古老的行当依然广泛存在。在分地区数据中,“小卡片”差评,华中地区,独占鳌头;在酒店类型和档次分布中,经济型酒店是主要发生地,豪华型酒店最少;二、三线城市 “小卡片”现象更为明显。

这一期我们重点通过数据挖掘来谈一谈,涉黄“小卡片”到底为酒店带来了哪些影响?有什么招能治?

★哪类出游人群最为反感?

★这种现象对酒店的“口碑指数”、“OTA评分和排名”有什么影响?

★提到“小卡片“的住客会对酒店的哪些方面继续诟病?

发现一:不同出游人群中,家庭休闲情侣出游人群对“小卡片”现象更敏感,差评提及的数量最多,且差评率居高不下。

在三种出游人群中,家庭休闲,情侣出游人群对“小卡片”最反感,商务出行人群相对宽容。我们通过对点评内容的语义分析,发现对于家庭休闲人群来说,“小卡片”让他们在家人面前觉得很尴尬,对酒店的安全性产生担心,更怕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对于情侣出游人群,同样觉得尴尬,女性会对预订这样的酒店产生抱怨。

男女住客反应也不一样,男性多如老司机般一笑而过,女性却极易对酒店整体产生不安全的感知,甚至整晚提心吊胆。这些OTA上的点评会对后面要预订的住客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言而喻。

@会员4467:“小卡片太多,美女美女美女!”

@已佳:“一般,门口总有人从门缝里塞入色情小广告,走廊里到处是色情小广告,带着孩子住很担心,胜在有接送机,下次应该不会再选择这里了”

@龙的传人:“隔音不好。设备有的都坏了、还有就是一晚上都小卡片啥意思?老婆说要不要给我叫一个.好尴尬”

@去哪儿网用户:“其实房间还算满意,就是白天,晚上总是有不知名的人在房间门口塞卡片,有点乱,幸好妈妈陪同我一起住,不然我都害怕,大半夜塞卡片把我吓醒了,后来给前台打电话后制止了,第二天早上退房房间门口有7.8张卡片,希望酒店能制止这种行为,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房间里还挺干净的!”

发现二,有“小卡片”的酒店在以携程为代表的主流OTA网站上评分 平均低于 无“小卡片”的同类型酒店0.3分。特别是在途说口碑指数(拟合了各大OTA的分值)上,差异更加明显。在OTA的排名,有时候0.1分就拉开了几个名次的差距。

发现三,提及“小卡片”的住客评论内容中一般也会同时诟病吐槽酒店管理、服务,其中周边环境、客房隔音、卫生、价格排在前列,可见“小卡片”的存在极易让住客产生负面的联想。

如抱怨床品有污迹,住客容易联想是由于在床上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产生的污迹,进而对酒店有更加厌恶的情绪。

@M34157****:“第一天入住满地的小广告。房间隔音效果极其的差,走廊里和隔壁有人说话听的一清二楚。最可怕的是墙上不知道是不是大片的血迹,不忍直视。”

周边环境与“小卡片”出现的相关性最高,说明小卡片多的酒店周围环境经常也较嘈杂,而周围环境嘈杂的酒店,周边人流也更复杂,更容易藏污纳垢。

客房隔音排在第三位,说明小卡片多的酒店隔音也较差,容易听到其他房间的不雅声音,影响睡眠,也易给人嘈杂、不安全的体验。

卫生是住客入住最基本、最容易获知的体验感受。卫生方面有三项排在前列,这也说明小卡片多的酒店在卫生方面多存在问题。

“小卡片”多的酒店价格一般偏低,与上期文章反应的小卡片主要发生地为经济型酒店互相印证。

住客经由“小卡片”的评论进行吐槽,发泄一番不满,本是应有之义,但“小卡片”只是住客对酒店体验感知的冰山一角,给住客最大感受的是酒店不安全和伴随这一现象出现的多个服务环节的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重视并聆听住客的声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

那么,如何解决酒店“小卡片”多的问题?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酒店打铁还得自身硬。

1、必须杜绝内部人员参与,发现一例处罚一例,对内部人员参与派发“小卡片”绝不手软,从内部堵住漏洞。

2、配备安保人员。晚上至少配备一名安保人员,一方面保护住客,一方面保护酒店的夜班员工。

3、配备安全设施。酒店大堂、电梯和走廊应配备摄像头,避免监控死角,在监控视屏中发现有人在酒店派发小卡片,立即由安保人员处理,直至报警。

4、酒店应做好房间床品、卫生间等卫生情况,将出现的高频率的卫生问题列入查房重点,客房部逐级抽查,避免漏查、不查。

你是不是更好的办法呢?欢迎到下方留言板留言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