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有嘉宾》吴婷对话《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李路实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有嘉宾》吴婷对话《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李路实录

“我觉得这不止是反腐题材,是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性的丑恶和真善美的最真实写照,应该说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题材。在这种题材里面才能讲人话,才能出现比较犀利的东西,才能出现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作品。”

这是我有嘉宾发布的第431篇文章

2080字 | 阅读4分钟

2017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热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著名编剧周梅森创作、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40余名戏骨同台飙戏,将人性的贪婪与克制刻画得入木三分。作为一部难得一见的现象级正剧,究竟是主创者怎样的初心促成了它的诞生?为了了解该剧创作与发行背后的曲折,《我有嘉宾》创始人吴婷采访了《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兼导演李路,以下为对话实录:

吴婷:《人民的名义》在国内热播,现在在湖南台首轮发行中,后续二轮发行和海外发行进行得如何?影片输出到海外时,你有怎样的价值观和反响的期许?

李路:湖南台的播出是首轮发行,目前正在和国际发行商接触,东南亚、欧美、马来西亚、香港,都有报价格,但是我们先等首轮播完之后,再销售海外授权。至于海外播出的反响,我觉得就看它是不是在国家的主流媒体、主流频道播。价值观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判定,我们也无法去教化别人。在这个剧里已经带出了我们的价值观,观赏者的感受就看观赏者自己了。

吴婷:那么您现在收到的来自海外的反馈里,什么样的声音会比较多一点?来自哪个区域的关注会最多?

李路:现在我觉得海外基本就是针对华人的媒体,或者是主流的,像BBC、CNBC、法新社、韩国、俄罗斯的主流媒体都报了这部剧,都认为是中国反腐的真实写照。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受任何的外国采访,国内可能是间接地了解到的这些信息。

吴婷:您觉得这部作品哪些地方还可以更好?

李路:影视剧都是有遗憾的艺术,有很多瑕疵,当时也没想到这个剧会爆款成现在这样,其实它还有很多可以再提升的地方。

吴婷:你拍过的剧当中,这一部是你自己最满意的吗?艺术性上、技术性上。

李路:这部这么爆,可能是目前比较满意的吧。因为引起这么大规模关注,尤其是题材跟当下人的捏和贴近,这个是最具有震撼力的。技术上,《山楂树之恋》我满意一些。

吴婷:当时您从最高检影视中心拿下授权,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是觉得剧本好还是整个大的方向好,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李路:都有,是综合的考量。第一,反腐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配套的文艺作品;第二,这是我的老朋友、政治小说的高手周梅森写的;另外还有很多的考量。

我觉得这不止是反腐题材,是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性的丑恶和真善美的最真实写照,应该说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题材。在这种题材里面才能讲人话,才能出现比较犀利的东西,才能出现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作品。

吴婷:你在争取这个授权的时候,是抱着必胜的信心,还是觉得有大概率会遭到挫折?

李路:我本来是想来做导演的。后来最高检影视中心发现我做过几千集电视剧,又是中国十佳制片人,他们就委托我把这个戏全权承担下来。就成功率来说,首先信心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们操作的这么多戏没有败过的,这种成功的运营经验也是敢做这种戏的底气吧;还有对中国的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常年的关注和思考。作为导演跟制片人要临时抱佛脚的话,这种剧是不能做也不敢做的。

吴婷:您不光是总制片人、导演,筹备、制作、宣发、播出,都是一条龙自己独揽下来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里,祁同伟是孔雀型性格,李达康是老虎型性格,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

李路:我可能是李达康那种类型,比较霸道,想做点事的。

吴婷:您在融资时依然有20~30家投资方因为顾虑风险、尺度等因素放弃投资,甚至不惜毁约退出,直至开机仍有2000万资金缺口。最后大盛国际、嘉会文化、正和顺、利达影业、弘道影业等投资了项目,大多数是年轻的公司。我们创业融资都要找大品牌VC,而您找到的都是一些小的投资机构,当中有什么原因和曲折吗?

李路:融资时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风险大”。这种事情财主很多,但我一定要找了解这个行业的风险的人,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影视行业赌性的元素非常大,根本是拿商业模型套不出来的。

很多人不是不想投,都是主动找到我来投的,大部分是朋友的公司,但是他们经过商业评估之后觉得风险大于前景,这种时候他不投,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来我组一个资金盘子,一个礼拜、一个月也就组了,但是当时是6到7个月的投不投、签合同撤资等等,这就形成了一种长期的折磨,非常苦恼。

吴婷:投资人认可这个项目的时候,最大的共识基本上都是哪些?

李路:最大的共识就是反腐那么深入,如果各种新闻客户端报道了那么多打虎拍蝇的事情,如果连一部文艺作品都过不了关,那么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就没自信,那说明我们的宣传是有问题了,文艺作品跟进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坚信是可以过的。这也是他们敢投的底气吧。但是这也只是一句口号,因为具体做的时候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一步一步走。

吴婷:剧本大概改了多少次?和您想象的一样吗?

李路:只改了几次。完全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多。我们现在跟当年也不是一个概念。当年是作家反腐,现在是国家反腐。

吴婷:很多角色都是现实中有身份的人物出演的,这个挺好玩的,有什么故事在里面吗?

李路:我们剧组的驾驶员也都演戏,演戏不是什么妖魔化的东西,都能演。别人的剧组不知道,我的剧组是这样。扮演大风厂工人王文革的,是我们这部剧的发行人。他有演戏的瘾,他要求演,我觉得就让他演吧,长得那么苦难,正好。

吴婷:您一直拍的是现实主义题材,下次会挑战什么样的题材或者场景?坊间流传要拍《天上人间》?

李路:现在正在评估一些剧本,看哪一个题材能让我心动。《天上人间》还没看到剧本,我觉得题材还有点意思,但还要看剧本。剧本是一部电视剧非常重要的元素,我觉得写得到位、能够吊起我的创作欲望,我再去做,要不然就休息。

吴婷:如果您不做现在这件事情,您人生的下一份职业可能是什么?

李路:那应该是退休吧。

* 版权声明:本文系我有嘉宾原创,转载请务必告知,并注明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有嘉宾》吴婷对话《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李路实录

“我觉得这不止是反腐题材,是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性的丑恶和真善美的最真实写照,应该说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题材。在这种题材里面才能讲人话,才能出现比较犀利的东西,才能出现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作品。”

这是我有嘉宾发布的第431篇文章

2080字 | 阅读4分钟

2017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热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著名编剧周梅森创作、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40余名戏骨同台飙戏,将人性的贪婪与克制刻画得入木三分。作为一部难得一见的现象级正剧,究竟是主创者怎样的初心促成了它的诞生?为了了解该剧创作与发行背后的曲折,《我有嘉宾》创始人吴婷采访了《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兼导演李路,以下为对话实录:

吴婷:《人民的名义》在国内热播,现在在湖南台首轮发行中,后续二轮发行和海外发行进行得如何?影片输出到海外时,你有怎样的价值观和反响的期许?

李路:湖南台的播出是首轮发行,目前正在和国际发行商接触,东南亚、欧美、马来西亚、香港,都有报价格,但是我们先等首轮播完之后,再销售海外授权。至于海外播出的反响,我觉得就看它是不是在国家的主流媒体、主流频道播。价值观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判定,我们也无法去教化别人。在这个剧里已经带出了我们的价值观,观赏者的感受就看观赏者自己了。

吴婷:那么您现在收到的来自海外的反馈里,什么样的声音会比较多一点?来自哪个区域的关注会最多?

李路:现在我觉得海外基本就是针对华人的媒体,或者是主流的,像BBC、CNBC、法新社、韩国、俄罗斯的主流媒体都报了这部剧,都认为是中国反腐的真实写照。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受任何的外国采访,国内可能是间接地了解到的这些信息。

吴婷:您觉得这部作品哪些地方还可以更好?

李路:影视剧都是有遗憾的艺术,有很多瑕疵,当时也没想到这个剧会爆款成现在这样,其实它还有很多可以再提升的地方。

吴婷:你拍过的剧当中,这一部是你自己最满意的吗?艺术性上、技术性上。

李路:这部这么爆,可能是目前比较满意的吧。因为引起这么大规模关注,尤其是题材跟当下人的捏和贴近,这个是最具有震撼力的。技术上,《山楂树之恋》我满意一些。

吴婷:当时您从最高检影视中心拿下授权,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是觉得剧本好还是整个大的方向好,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李路:都有,是综合的考量。第一,反腐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配套的文艺作品;第二,这是我的老朋友、政治小说的高手周梅森写的;另外还有很多的考量。

我觉得这不止是反腐题材,是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性的丑恶和真善美的最真实写照,应该说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题材。在这种题材里面才能讲人话,才能出现比较犀利的东西,才能出现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作品。

吴婷:你在争取这个授权的时候,是抱着必胜的信心,还是觉得有大概率会遭到挫折?

李路:我本来是想来做导演的。后来最高检影视中心发现我做过几千集电视剧,又是中国十佳制片人,他们就委托我把这个戏全权承担下来。就成功率来说,首先信心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们操作的这么多戏没有败过的,这种成功的运营经验也是敢做这种戏的底气吧;还有对中国的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常年的关注和思考。作为导演跟制片人要临时抱佛脚的话,这种剧是不能做也不敢做的。

吴婷:您不光是总制片人、导演,筹备、制作、宣发、播出,都是一条龙自己独揽下来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里,祁同伟是孔雀型性格,李达康是老虎型性格,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

李路:我可能是李达康那种类型,比较霸道,想做点事的。

吴婷:您在融资时依然有20~30家投资方因为顾虑风险、尺度等因素放弃投资,甚至不惜毁约退出,直至开机仍有2000万资金缺口。最后大盛国际、嘉会文化、正和顺、利达影业、弘道影业等投资了项目,大多数是年轻的公司。我们创业融资都要找大品牌VC,而您找到的都是一些小的投资机构,当中有什么原因和曲折吗?

李路:融资时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风险大”。这种事情财主很多,但我一定要找了解这个行业的风险的人,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影视行业赌性的元素非常大,根本是拿商业模型套不出来的。

很多人不是不想投,都是主动找到我来投的,大部分是朋友的公司,但是他们经过商业评估之后觉得风险大于前景,这种时候他不投,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来我组一个资金盘子,一个礼拜、一个月也就组了,但是当时是6到7个月的投不投、签合同撤资等等,这就形成了一种长期的折磨,非常苦恼。

吴婷:投资人认可这个项目的时候,最大的共识基本上都是哪些?

李路:最大的共识就是反腐那么深入,如果各种新闻客户端报道了那么多打虎拍蝇的事情,如果连一部文艺作品都过不了关,那么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就没自信,那说明我们的宣传是有问题了,文艺作品跟进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坚信是可以过的。这也是他们敢投的底气吧。但是这也只是一句口号,因为具体做的时候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一步一步走。

吴婷:剧本大概改了多少次?和您想象的一样吗?

李路:只改了几次。完全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多。我们现在跟当年也不是一个概念。当年是作家反腐,现在是国家反腐。

吴婷:很多角色都是现实中有身份的人物出演的,这个挺好玩的,有什么故事在里面吗?

李路:我们剧组的驾驶员也都演戏,演戏不是什么妖魔化的东西,都能演。别人的剧组不知道,我的剧组是这样。扮演大风厂工人王文革的,是我们这部剧的发行人。他有演戏的瘾,他要求演,我觉得就让他演吧,长得那么苦难,正好。

吴婷:您一直拍的是现实主义题材,下次会挑战什么样的题材或者场景?坊间流传要拍《天上人间》?

李路:现在正在评估一些剧本,看哪一个题材能让我心动。《天上人间》还没看到剧本,我觉得题材还有点意思,但还要看剧本。剧本是一部电视剧非常重要的元素,我觉得写得到位、能够吊起我的创作欲望,我再去做,要不然就休息。

吴婷:如果您不做现在这件事情,您人生的下一份职业可能是什么?

李路:那应该是退休吧。

* 版权声明:本文系我有嘉宾原创,转载请务必告知,并注明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