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成都银行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成都银行“三大指标”(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质量)依旧持续向好,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稳中有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展现其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紧扣区域发展脉搏带来的强劲韧性和可持续发展充沛动能。

总资产同比增长14.56%!“三大指标”稳中有进
报告显示,2024年度,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基本每股收益3.28元,同比增长0.2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1%。
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总资产、总存款、总贷款分别达1.25万亿元、8858.59亿元、7425.68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56%、13.51%、18.67%。其中四川省内存、贷款新增分别跃居全省第二、第一;一般贷款新增连续四年位列本埠市场首位。
在保持规模增长同时,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行业标杆水平——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66%,连续九年下降,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479.29%,风险抵御能力保持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银行资本实力在2025年进一步夯实。今年2月6日,成都银行提前3年完成80亿可转债的摘牌,成为近5年发行可转债银行中率先完成强赎转股的银行,为后续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区域战略提供更强资本保障。
分红方面,成都银行董事会提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8.91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股利37.76亿元(含税),该预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近三年,成都银行分红政策稳定,并逐年增长,2023年、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34.20亿元、29.29亿元。
成都银行成立于1996年,2018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八家A股上市城商行,经营范围辐射川陕渝。近年来,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成都银行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拉长周期来看,成都银行近年一直延续增长态势:2018年—2023年营收从115.9亿元提至21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3.36%;归母净利从46.49亿元提至116.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20.21%。
2024年7月,成都银行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59位。同时在“2024中国银行业成长力·领先力榜单”中,成都银行位居“成长力银行50强”第一位,这也是成都银行连续第4年位居该榜单榜首。
以“五篇大文章”为契机,当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排头兵”
交出一份不俗的年报“成绩单”背后,是成都银行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紧扣区域发展脉搏,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银行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机构,成都银行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作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外被寄予厚望的经济增长“第四极”,川渝两地携手推进产业能级提升,共同打造陆海统筹、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不断凸显。近年来,成都银行主动融入国家“第四极”发展大局,依托政务金融、实体业务、零售负债“三大护城河”,扎实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致力当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排头兵”
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成都银行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增长支点。率先推出“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业评价”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构建了覆盖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凭借一套体系组合拳,满足了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场景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成都银行科技金融专属产品已累计为成都地区2300多户链上创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380亿元。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近90%、科技贷款余额及增量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茅。
在绿色金融方面,成都银行重点支持绿色低碳优势制造业企业,探索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近年累计为绿色低碳产业投放信贷超400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省法人银行第一,并成为四川省内首家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人民币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的银行。
在普惠金融方面,成都银行通过政银类、场景化、供应链三大产品体系累计触达4万余户小微主体,普惠贷款增幅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已为约1.4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740亿元的信贷支持。
在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成都银行极创新开发适合老年群体的稳健金融产品,互联网贷款系统、远程视频与智能语音能力中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工具(RPA)等陆续投产应用,作业效率与客户体验明显提升。
数智赋能筑牢风险防线,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风险管理的模式、流程、工具的创新。据了解,成都银行为有效落实“数字科技赋能,精益业务转型,创造第二曲线”的数字化战略规划,启动了全面风险管理精细化转型项目群的建设。
经过两年努力,成都银行数字化智慧风控全面完成项目群建设工作,打造了全新的全面风险管理中台,主要包括风险数据集市、内部评级、统一授信、移动展业、关联交易、资金业务风险以及风险加权资产(RWA)七大方面。实现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的一体化管控,显著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和业务运营能力。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仅为0.66%,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在智能风控系统加持下,由2500个风险标签和500条预警规则组合构成的风险模型体系,为客户初筛、风险预警、客户内部评级、关联交易管控和线上产品等业务场景的风险识别和防控提供了支撑。贷款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贷款审批时间从2天缩短至分钟级,集团统一授信额度计算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坚守资产质量生命线,坚持管好风险就是创造价值,尤其是在净息差下行挑战下,更加考验信用风险管控水平和质量。
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资产质量平稳趋好,成都银行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同时受益于成渝经济圈建设,区域经济提速,多家券商持续看好成都银行,对其给予“优于大市”或“推荐”评级,认为成都银行高成长性与优质资产质量在城商行中具备稀缺性,长期发展动能充沛。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预计成都银行2025、2026年营收增速为5.9%、8.5%,利润增速为10.3%、11.2%,维持对其买入评级和银行板块首推。
根据财报信息,接下来,成都银行将紧紧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和功能布局,将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本土法人银行决策链条短、市场反应快的效率优势,充分放大“特、活、优、快”经营特色,不断提升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对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等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为社会和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