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控股:2024年营收652.36亿元,提质增效显管理韧劲,国际航线成增长引擎

4月29日晚,海航控股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52.36亿元,同比上升11.25%。其中,运输收入607.33亿元,同比上升11.49%;实现辅营收入45.03亿元,同比上升8.05%。

2024年,海航控股旅客运输量超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6%,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达295.54万人,同比增长132.68%。报告显示,2024年国际及地区营业收入达101.35亿元,同比增长82.01%。尽管净利润水平受汇率波动拖累,但剔除汇兑损失后实际经营利润为4.47亿元,展现出业务基本面的强大韧性。

提质增效显成效,提升管理应对市场挑战

作为国内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海航控股通过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生产运营稳步前行。2024年是海航控股加入辽宁方大集团的第三年,公司借鉴辽宁方大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开启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转变管理模式,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现已建成日成本管控系统,可实现日成本数据的自动化监控、成本异动预警,识别成本管控流程空白。

同时,公司依托多样化的激励措施,调动全体干部员工参与成本精细化管理,定量化消除冗余成本,在各业务体系持续开展堵塞“跑冒滴漏”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堵塞“跑冒滴漏”问题近万项,2024年全年累计实现降本创效52.1亿元。

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海航控股不断优化航线网络管理,公司聚焦北京、深圳、海口、重庆等关键市场,差异化完善国际骨干网络,并根据市场形势实时优化航线网络结构,调整低收益航班,持续打造精品航线、精品快线产品,有效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旅客运输量再创新高,国际航线成增长引擎

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10.4%,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公告显示,海航控股持续加大运力投放力度,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布局,2024年旅客运输量超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6%,创近五年新高。截至2025年1月中旬,公司国际航线平均周航班量已恢复2019年水平。

据公告,2024年,海航控股已在海口、北京、乌鲁木齐、西安、太原、南宁、昆明、福州等区域运营8家航空公司,在海口、北京、广州、深圳等23个城市建立航空营运基地/分公司,运营国内外航线逾1,700条,其中国内航线逾1,500条,覆盖内陆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及地区航线逾170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通航境外52个城市。截至2024年12月末,海航控股的机队规模已达到348架,占行业机队总数的约8.0%。

2025年夏秋航季,海航控股旗下旗舰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完成新一轮的航线部署,计划新增航线90余条,执飞近500条国内航线、13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为旅客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出行选择。海南航空于2025年3月30日正式开通了重庆—大阪国际航线,是其在重庆地区出港的第六条国际航线。海南航空作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承运人之一,未来有望持续加大在重庆地区的国际运力投入。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进入2025年,伴随国际航班加速增班趋势延续,叠加“924”一揽子政策出台后内需提振,2025年民航出行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供需格局优化叠加油汇价格向好,几重因素边际改善下,票价市场化空间进一步打开,航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局面,盈利水平或进一步增厚。

坚守航空安全底线,信息化系统赋能生产运营

海航控股始终将安全视为生产经营的基石。并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坚守“不降成本、不惜代价”的原则,加重加厚安全管理,确保飞机始终保持适航状态。旗下海南航空已连续安全运营31年,2024年2月,累计安全飞行超过1000万小时,荣获民航局颁发的“飞行安全钻石一星奖”,成为国内首家获此殊荣的民营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以科技之力为安全发展赋能增效,在科技兴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推进安全系统的研发与迭代升级,精心构建并持续完善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有力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为航空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全面加强飞行品质监控、飞行训练管理等功能模块,进一步夯实了飞行安全基础。同时,公司倾力打造的“三天一台”运行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航班控制、放行、协同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管控,为公司的安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外在市场运营方面,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强化IT能力建设。从成本管控、数字化转型、市场销售及运行能力提升等方面全方位推进。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台强化企业内部数据流动效率、与航信协同提升运价发布效率、自研收益管理系统,提升航班管理能力,助力公司高效发展。以收益管理系统为例,公司自2020年起加速自研开发进程,目前已基本实现航班自动化管理。通过建立系统规则实现航班自动化调整,达到有效平衡客座率与票价关系,解决如“高客座低收益”和“超售风险”等运营难题,并朝着智能化预测及自动化管理的方面发展。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并应用新的IT智能化专业内容,推动数字化转型及智慧民航建设,强化对市场销售体系、运行体系的支持能力,这些创新举措为公司的经营效益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耕海南自由贸易港,筑牢主基地航司枢纽地位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封关运作,未来海南与全球经济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航空运输业务也因此迎来大幅增长的机遇。海航控股作为海南本土的航空企业,紧跟自贸港发展步伐,将“自贸港所需”与“新海航所能”紧密结合,深度融入并服务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大局。

2024年,海航控股集中精力拓展海南主基地市场,积极新开并恢复国际航线,加速织就连接全球的“空中网络”。截至今年4月,公司旗下旗舰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已在海口成功开通了15条国际和地区航线,涵盖伦敦、悉尼、莫斯科等重要城市,周航班量已突破160班。同时,海航控股充分挖掘海南岛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海口至北京、广州、西安等热门航线进行了加密运营,并创新性地推出了“自贸港快线”,涵盖海口至广州、深圳、长沙、武汉、重庆等城市,致力于打造自贸港航空商旅的特色品牌。

海航控股旗下海航技术作为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产业金字招牌,已获得17个国家和地区航空管理部门颁发的航空维修资质,自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投产以来,累计完成超2200单飞机维修项目,承接超230架次喷漆业务,附件维修厂房完成超4.9万件部件维修,维修品质和服务态度均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海航控股充分发挥其在自贸港建设中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同时享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诸多红利,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飞机购置零关税、部分航材零关税以及保税航油等,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海航控股将立足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民航在促进经济循环和扩大流通中的支撑作用,助力国家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海航控股:2024年营收652.36亿元,提质增效显管理韧劲,国际航线成增长引擎

4月29日晚,海航控股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52.36亿元,同比上升11.25%。其中,运输收入607.33亿元,同比上升11.49%;实现辅营收入45.03亿元,同比上升8.05%。

2024年,海航控股旅客运输量超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6%,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达295.54万人,同比增长132.68%。报告显示,2024年国际及地区营业收入达101.35亿元,同比增长82.01%。尽管净利润水平受汇率波动拖累,但剔除汇兑损失后实际经营利润为4.47亿元,展现出业务基本面的强大韧性。

提质增效显成效,提升管理应对市场挑战

作为国内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海航控股通过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生产运营稳步前行。2024年是海航控股加入辽宁方大集团的第三年,公司借鉴辽宁方大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开启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转变管理模式,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现已建成日成本管控系统,可实现日成本数据的自动化监控、成本异动预警,识别成本管控流程空白。

同时,公司依托多样化的激励措施,调动全体干部员工参与成本精细化管理,定量化消除冗余成本,在各业务体系持续开展堵塞“跑冒滴漏”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堵塞“跑冒滴漏”问题近万项,2024年全年累计实现降本创效52.1亿元。

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海航控股不断优化航线网络管理,公司聚焦北京、深圳、海口、重庆等关键市场,差异化完善国际骨干网络,并根据市场形势实时优化航线网络结构,调整低收益航班,持续打造精品航线、精品快线产品,有效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旅客运输量再创新高,国际航线成增长引擎

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10.4%,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公告显示,海航控股持续加大运力投放力度,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布局,2024年旅客运输量超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6%,创近五年新高。截至2025年1月中旬,公司国际航线平均周航班量已恢复2019年水平。

据公告,2024年,海航控股已在海口、北京、乌鲁木齐、西安、太原、南宁、昆明、福州等区域运营8家航空公司,在海口、北京、广州、深圳等23个城市建立航空营运基地/分公司,运营国内外航线逾1,700条,其中国内航线逾1,500条,覆盖内陆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及地区航线逾170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通航境外52个城市。截至2024年12月末,海航控股的机队规模已达到348架,占行业机队总数的约8.0%。

2025年夏秋航季,海航控股旗下旗舰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完成新一轮的航线部署,计划新增航线90余条,执飞近500条国内航线、13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为旅客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出行选择。海南航空于2025年3月30日正式开通了重庆—大阪国际航线,是其在重庆地区出港的第六条国际航线。海南航空作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承运人之一,未来有望持续加大在重庆地区的国际运力投入。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进入2025年,伴随国际航班加速增班趋势延续,叠加“924”一揽子政策出台后内需提振,2025年民航出行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供需格局优化叠加油汇价格向好,几重因素边际改善下,票价市场化空间进一步打开,航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局面,盈利水平或进一步增厚。

坚守航空安全底线,信息化系统赋能生产运营

海航控股始终将安全视为生产经营的基石。并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坚守“不降成本、不惜代价”的原则,加重加厚安全管理,确保飞机始终保持适航状态。旗下海南航空已连续安全运营31年,2024年2月,累计安全飞行超过1000万小时,荣获民航局颁发的“飞行安全钻石一星奖”,成为国内首家获此殊荣的民营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以科技之力为安全发展赋能增效,在科技兴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推进安全系统的研发与迭代升级,精心构建并持续完善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有力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为航空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全面加强飞行品质监控、飞行训练管理等功能模块,进一步夯实了飞行安全基础。同时,公司倾力打造的“三天一台”运行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航班控制、放行、协同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管控,为公司的安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外在市场运营方面,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强化IT能力建设。从成本管控、数字化转型、市场销售及运行能力提升等方面全方位推进。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台强化企业内部数据流动效率、与航信协同提升运价发布效率、自研收益管理系统,提升航班管理能力,助力公司高效发展。以收益管理系统为例,公司自2020年起加速自研开发进程,目前已基本实现航班自动化管理。通过建立系统规则实现航班自动化调整,达到有效平衡客座率与票价关系,解决如“高客座低收益”和“超售风险”等运营难题,并朝着智能化预测及自动化管理的方面发展。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并应用新的IT智能化专业内容,推动数字化转型及智慧民航建设,强化对市场销售体系、运行体系的支持能力,这些创新举措为公司的经营效益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耕海南自由贸易港,筑牢主基地航司枢纽地位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封关运作,未来海南与全球经济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航空运输业务也因此迎来大幅增长的机遇。海航控股作为海南本土的航空企业,紧跟自贸港发展步伐,将“自贸港所需”与“新海航所能”紧密结合,深度融入并服务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大局。

2024年,海航控股集中精力拓展海南主基地市场,积极新开并恢复国际航线,加速织就连接全球的“空中网络”。截至今年4月,公司旗下旗舰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已在海口成功开通了15条国际和地区航线,涵盖伦敦、悉尼、莫斯科等重要城市,周航班量已突破160班。同时,海航控股充分挖掘海南岛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海口至北京、广州、西安等热门航线进行了加密运营,并创新性地推出了“自贸港快线”,涵盖海口至广州、深圳、长沙、武汉、重庆等城市,致力于打造自贸港航空商旅的特色品牌。

海航控股旗下海航技术作为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产业金字招牌,已获得17个国家和地区航空管理部门颁发的航空维修资质,自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投产以来,累计完成超2200单飞机维修项目,承接超230架次喷漆业务,附件维修厂房完成超4.9万件部件维修,维修品质和服务态度均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海航控股充分发挥其在自贸港建设中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同时享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诸多红利,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飞机购置零关税、部分航材零关税以及保税航油等,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海航控股将立足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民航在促进经济循环和扩大流通中的支撑作用,助力国家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