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个突破年|安达:产业蓄势蝶变升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个突破年|安达:产业蓄势蝶变升级

安达突出特色化发展,打造立县主导产业,正在实现从“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从“稳中求进”向“进中向优”、从“结构优化”向“创新突破”的蝶变升级。

文 |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董新英

阳春四月,击鼓催征。走进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安达市,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和项目建设热潮。安达突出特色化发展,打造立县主导产业,正在实现从“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从“稳中求进”向“进中向优”、从“结构优化”向“创新突破”的蝶变升级。

俯瞰安达市(图片由安达市委宣传部提供)

安达,有着较为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

2023年,被科技部评为绥化市唯一的全国创新型县(市),还获得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排名绥化市县级第一位,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全省县级第一位。

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殊荣。

市委书记田鹏飞表示,安达市紧紧围绕“产业立市、项目强市”,以紧密嵌入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绥化市“410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持续完善走好“改革、改进、开发、创新、升级”路,打好“兴工、营城、活商、富农、惠民”牌的发展路径,推动石油化工、乳品加工“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成为以精细化工、乳肉食品、新兴能源、商贸物流为主导,以生物经济、新型材料、机械装备、冰雪经济等为支撑的“4+N”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全省排名逐年提升。

活力迸发 产业项目呈集群式发展

“我们厂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今年3月,年产300台套风力发电混凝土塔筒生产制造项目已经进入生产阶段。300多名员工正紧锣密鼓加工生产。”安达市风能同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宋志伟介绍。

该公司是安达市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安达市工业企业发展到226家、建设项目296个,规上企业达到81家,规上企业数量位列全省县域第六。其中,以新瑞化工、博航染料为代表的化工企业81家,产品达到200余种,年产值实现150亿元,已形成新石化、新医药、新农化、新染料及新日化“五新”产业,初步实现链条式集群式发展;以贝因美、龙大为代表的乳肉食品企业8家,产值实现20亿元;以天楹、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32家,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791万千瓦,已建成装机容量212万千瓦,成为全省县级最大的新能源基地;以昊锐、正点为代表的物流企业454家,带动就业2.5万人。

2025年,安达市全力推动以中国天楹和升平储气库“双百亿”工程为引领的95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48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7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56个,占项目总数59%,年度计划投资82.25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91.65%。

科技赋能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安达市抢抓获评全国创新型县(市)这一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两大优势,提升政策和环境两个吸引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提高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进科技人才等领域不断发力,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能同创”东北大区总经理高兴利向记者介绍:“我们选择安达,是基于对安达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和产业生态的综合考量。2024年6月企业入驻安达经开区新创综合产业园,眼下还考虑将河南项目逐步迁到安达发展。”据悉,该项目填补了省内风电塔筒项目空白,为安达及周边地区的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将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实现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企业“零”的突破。

安达市吉地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位于万宝山精细化工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全套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与东北石油大学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全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产品聚丙烯酰胺与普通聚合物相比,同等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5%以上,同等采油量情况下节省用量35%。

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是黑龙江产投下属现代化医药企业,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基地,多个产品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2024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支大蒜素注射液生产项目,实现“老树发新芽”。

据介绍,安达市依托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产业孵化器,落实省市人才政策,瞄准“星期日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等人才,引进高科技领军人才4人、高水平创新团队10支,授权专利1229件,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8项,天津大学在安达建成东北首个联合研究中心,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

做优环境 高效服务塑造发展新优势

“这是一个破产后又重新招商引资恢复生产的厂区,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个项目,安达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外出招商,成立了工作专班,到企业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问题。”黑龙江新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义见证了公司的“换羽”重生。2023年末,安达市成功引进北京中泽集团,盘活停产四年的原全省民营化工企业之首的安瑞佳集团,眼下企业已经实现部分厂区的生产,其他厂区今年也将恢复生产,还将建设铁路专线,仅3月份一个月就实现产值1.5亿元,今年产值预计实现20亿元,税收实现6000万元。

“来安达、有未来”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共识。安达市坚持把园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投资超30亿元,建设总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持续完善园区应急救援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智慧指挥中心等配套设施,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油头化尾”战略主体功能实施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黑龙江省唯一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2024年园区营业收入实现267.8亿元,同比增长9.9%。

田鹏飞表示,今年安达市将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三个突破年”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县域经济发展使命重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实体为根基、以招商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以园区为战场、以环境为保障,全力以赴挖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优质高效发展。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三个突破年|安达:产业蓄势蝶变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个突破年|安达:产业蓄势蝶变升级

安达突出特色化发展,打造立县主导产业,正在实现从“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从“稳中求进”向“进中向优”、从“结构优化”向“创新突破”的蝶变升级。

文 |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董新英

阳春四月,击鼓催征。走进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安达市,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和项目建设热潮。安达突出特色化发展,打造立县主导产业,正在实现从“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从“稳中求进”向“进中向优”、从“结构优化”向“创新突破”的蝶变升级。

俯瞰安达市(图片由安达市委宣传部提供)

安达,有着较为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

2023年,被科技部评为绥化市唯一的全国创新型县(市),还获得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排名绥化市县级第一位,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全省县级第一位。

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殊荣。

市委书记田鹏飞表示,安达市紧紧围绕“产业立市、项目强市”,以紧密嵌入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绥化市“410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持续完善走好“改革、改进、开发、创新、升级”路,打好“兴工、营城、活商、富农、惠民”牌的发展路径,推动石油化工、乳品加工“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成为以精细化工、乳肉食品、新兴能源、商贸物流为主导,以生物经济、新型材料、机械装备、冰雪经济等为支撑的“4+N”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全省排名逐年提升。

活力迸发 产业项目呈集群式发展

“我们厂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今年3月,年产300台套风力发电混凝土塔筒生产制造项目已经进入生产阶段。300多名员工正紧锣密鼓加工生产。”安达市风能同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宋志伟介绍。

该公司是安达市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安达市工业企业发展到226家、建设项目296个,规上企业达到81家,规上企业数量位列全省县域第六。其中,以新瑞化工、博航染料为代表的化工企业81家,产品达到200余种,年产值实现150亿元,已形成新石化、新医药、新农化、新染料及新日化“五新”产业,初步实现链条式集群式发展;以贝因美、龙大为代表的乳肉食品企业8家,产值实现20亿元;以天楹、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32家,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791万千瓦,已建成装机容量212万千瓦,成为全省县级最大的新能源基地;以昊锐、正点为代表的物流企业454家,带动就业2.5万人。

2025年,安达市全力推动以中国天楹和升平储气库“双百亿”工程为引领的95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48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7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56个,占项目总数59%,年度计划投资82.25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91.65%。

科技赋能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安达市抢抓获评全国创新型县(市)这一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两大优势,提升政策和环境两个吸引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提高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进科技人才等领域不断发力,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能同创”东北大区总经理高兴利向记者介绍:“我们选择安达,是基于对安达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和产业生态的综合考量。2024年6月企业入驻安达经开区新创综合产业园,眼下还考虑将河南项目逐步迁到安达发展。”据悉,该项目填补了省内风电塔筒项目空白,为安达及周边地区的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将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实现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企业“零”的突破。

安达市吉地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位于万宝山精细化工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全套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与东北石油大学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全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产品聚丙烯酰胺与普通聚合物相比,同等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5%以上,同等采油量情况下节省用量35%。

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是黑龙江产投下属现代化医药企业,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基地,多个产品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2024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支大蒜素注射液生产项目,实现“老树发新芽”。

据介绍,安达市依托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产业孵化器,落实省市人才政策,瞄准“星期日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等人才,引进高科技领军人才4人、高水平创新团队10支,授权专利1229件,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8项,天津大学在安达建成东北首个联合研究中心,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

做优环境 高效服务塑造发展新优势

“这是一个破产后又重新招商引资恢复生产的厂区,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个项目,安达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外出招商,成立了工作专班,到企业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问题。”黑龙江新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义见证了公司的“换羽”重生。2023年末,安达市成功引进北京中泽集团,盘活停产四年的原全省民营化工企业之首的安瑞佳集团,眼下企业已经实现部分厂区的生产,其他厂区今年也将恢复生产,还将建设铁路专线,仅3月份一个月就实现产值1.5亿元,今年产值预计实现20亿元,税收实现6000万元。

“来安达、有未来”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共识。安达市坚持把园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投资超30亿元,建设总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持续完善园区应急救援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智慧指挥中心等配套设施,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油头化尾”战略主体功能实施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黑龙江省唯一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2024年园区营业收入实现267.8亿元,同比增长9.9%。

田鹏飞表示,今年安达市将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三个突破年”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县域经济发展使命重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实体为根基、以招商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以园区为战场、以环境为保障,全力以赴挖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优质高效发展。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三个突破年|安达:产业蓄势蝶变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