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 淄博民营经济“春山可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 淄博民营经济“春山可望”

“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中,山东有6个集群入选,其中,淄博独占两席

近年来,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尽显,淄博的民营企业也在这股浪潮中积极奋进。“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中,山东有6个集群入选,其中,淄博独占两席。透过淄博的民营经济,可以触碰齐鲁大地经济发展的蓬勃脉动。

“单项冠军”众多

淄博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下称“纽氏达特”)是行业内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隐形冠军企业,在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宇树科技机器人用的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减速机。在做大做强减速机的同时,纽氏达特先后孵化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小米”——法奥意威、得美谐波减速机等十几家企业,以一企之力撑起了一条协作机器人产业链。

位于沂源县的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单项冠军”企业,其集研发、生产医药中间体和头孢类原料药于一体,生产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酶抑制剂系列产品的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线全部配备高水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室操作车间内的各项流程以及反应过程全流程自动化,保障产品品质。”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周磊介绍,公司年生产各类中间体及原料药近5000吨,其中,头孢曲松钠年产量1400吨,可以满足全球50%的市场需求。

在淄博,这样的“单项冠军”企业有很多。这些企业的底气源于开拓创新,也源于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上的高位谋划和倾力打造。

去年以来,淄博从政策引领、梯度培育、产业链群、精准服务等方面,坚持政府和企业同向发力,评促结合、提质扩面,推动“淄博制造”做大做强。

政府与企业共解“必答题”

随着国家“两新”政策的出台,淄博企业纷纷启动设备更新,开始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迈进。不少企业借助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开启数字化转型,这也让数字经济开始“换道超车”,更深度地为实体经济赋能。

齐都药业通过建设智能车间,年产10亿瓶(袋)大型注射剂生产项目实现了人均产能提升4倍、生产成本降低25%、综合能耗降低30%,引领带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海润丝绸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产能提高了30%,产品质量提升了15%,原料消耗降低了25%,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20%,缓解了纺织行业“招工难”的问题……一系列案例证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等多重目标,进而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主动权。

通过互联网重塑供应链、运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来助力实体经济壮大,企业看到了,政府也看到了。

2月底,淄博召开了一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汇聚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要素和智库资源,搭建生态合作交流平台,系统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

近年来,淄博把推动数字化转型作为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生的“破局”之道,大力实施“工赋淄博”行动,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省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34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5G工厂5家,有力提升了传统产业发展动能。

民营经济御风扬帆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持续深耕氯化亚砜产业链细分领域,成为亚洲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醚酮酮生产商;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踏入电机赛道时,已经历了8年亏损的暗黑时刻,经过不懈创新,技术不断突破,终于赢来一片光明,如今,其研发的磁阻电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

民营经济的发展犹如种树,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对于企业的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淄博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步履坚定。去年以来,淄博通过推行“行长会客厅”“企业家会客厅”等活动,在全省首创“保险增信贷”模式,积极协调各部门协同联动,全力破解企业在生产要素保障方面遇到的难题。

政企同心协力,民营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踏波逐浪,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省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34家 淄博民营经济“春山可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 淄博民营经济“春山可望”

“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中,山东有6个集群入选,其中,淄博独占两席

近年来,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尽显,淄博的民营企业也在这股浪潮中积极奋进。“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中,山东有6个集群入选,其中,淄博独占两席。透过淄博的民营经济,可以触碰齐鲁大地经济发展的蓬勃脉动。

“单项冠军”众多

淄博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下称“纽氏达特”)是行业内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隐形冠军企业,在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宇树科技机器人用的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减速机。在做大做强减速机的同时,纽氏达特先后孵化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小米”——法奥意威、得美谐波减速机等十几家企业,以一企之力撑起了一条协作机器人产业链。

位于沂源县的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单项冠军”企业,其集研发、生产医药中间体和头孢类原料药于一体,生产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酶抑制剂系列产品的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线全部配备高水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室操作车间内的各项流程以及反应过程全流程自动化,保障产品品质。”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周磊介绍,公司年生产各类中间体及原料药近5000吨,其中,头孢曲松钠年产量1400吨,可以满足全球50%的市场需求。

在淄博,这样的“单项冠军”企业有很多。这些企业的底气源于开拓创新,也源于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上的高位谋划和倾力打造。

去年以来,淄博从政策引领、梯度培育、产业链群、精准服务等方面,坚持政府和企业同向发力,评促结合、提质扩面,推动“淄博制造”做大做强。

政府与企业共解“必答题”

随着国家“两新”政策的出台,淄博企业纷纷启动设备更新,开始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迈进。不少企业借助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开启数字化转型,这也让数字经济开始“换道超车”,更深度地为实体经济赋能。

齐都药业通过建设智能车间,年产10亿瓶(袋)大型注射剂生产项目实现了人均产能提升4倍、生产成本降低25%、综合能耗降低30%,引领带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海润丝绸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产能提高了30%,产品质量提升了15%,原料消耗降低了25%,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20%,缓解了纺织行业“招工难”的问题……一系列案例证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等多重目标,进而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主动权。

通过互联网重塑供应链、运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来助力实体经济壮大,企业看到了,政府也看到了。

2月底,淄博召开了一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汇聚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要素和智库资源,搭建生态合作交流平台,系统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

近年来,淄博把推动数字化转型作为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生的“破局”之道,大力实施“工赋淄博”行动,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省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34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5G工厂5家,有力提升了传统产业发展动能。

民营经济御风扬帆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持续深耕氯化亚砜产业链细分领域,成为亚洲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醚酮酮生产商;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踏入电机赛道时,已经历了8年亏损的暗黑时刻,经过不懈创新,技术不断突破,终于赢来一片光明,如今,其研发的磁阻电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

民营经济的发展犹如种树,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对于企业的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淄博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步履坚定。去年以来,淄博通过推行“行长会客厅”“企业家会客厅”等活动,在全省首创“保险增信贷”模式,积极协调各部门协同联动,全力破解企业在生产要素保障方面遇到的难题。

政企同心协力,民营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踏波逐浪,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累计培育“晨星工厂”274家、省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34家 淄博民营经济“春山可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