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上午,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由清华大学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宣传中心)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数字人才培养”分论坛在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教育界、企业和媒体的300多位嘉宾共襄盛举,深入探讨数智社会趋势下数字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并通过跨领域融合合作,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为数智社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本次活动得到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福州市长乐区政府、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高素质数字人才是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陈荣辉强调,数字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面对高端技术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双重紧缺”的结构性挑战,国家数据局持续推动数据人才体系建设,从深化前瞻性理论研究、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到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多方协同、学用贯通、场景驱动的良好生态。同时,他呼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变革,数字人才培养亟需加速转型。清华大学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交叉融合,深化课程改革,探索“AI+教育”新模式,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过勇强调,高校要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培养既具技术创新能力又懂产业融合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讲席教授陈松蹊以“数据科学人才培养”为题发表演讲。陈松蹊院士指出挖掘数据生产力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进程中,数据分析软实力是核心支撑,而统计学作为指导数据分析的基础学科,贯穿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和国家治理全过程。陈松蹊院士结合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加强药品上市后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的提案,着重强调了统计学在药品监管和智能医疗领域的关键作用。面对当前数据分析人才不足的问题,他主张加强统计与数据科学的人才培养力度。建议优化有关政策,切实加强我国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的能力基础,夯实数字中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根基。此外,他还指出我国应建立自主可控的数据库体系,实现数据高效利用,为此他呼吁按照数据风险等级,有序开放共享公共数据,并集中力量打造高质量再分析数据集,为各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围绕“锚定经贸新场景 构建AI教育新生态”作主题演讲。他表示,面对经贸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首经贸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经贸人才培养新体系。学校通过推进专业全面数智化转型、打造“AI+”复合型专业矩阵、建设财经特色教育大模型“驼灵”,探索人工智能在课程、教材、教改、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同时,围绕教师教研和学生成长全过程,形成“课上-课下-实习-实践”一体化育人新生态。吴卫星强调,首经贸将持续打造数智经贸人才培养高地,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教育范式创新样本。
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海锋以“人才之合 成就数实融合之兴”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联通数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数智融合促进数实融合。数智融合的根基是人才融合。首先是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人才的融合,其次是数智人才与行业人才的融合,最后是内部人才与外部人才的融合。构建“三位一体”人才融合生态,加强政策引导,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做出的贡献,推动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先接地气,再高大上。倡导平台共建:联合高校、企业打造“数字人才共生体”,促进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双向赋能流动,实现‘学术前沿洞察—产业痛点攻坚—技术迭代反哺’的价值循环。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组织国内国际专题培训和研讨,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数智人才。以融合之力,共赴数智未来。
第一场圆桌对话围绕“数智社会背景下的数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主题展开交流。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至善书院院长、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汤珂主持。对话嘉宾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中关村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成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教授蒋殿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专家们立足于产教融合、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围绕实践中“如何通过引育结合策略优化师资结构”、“如何构建系统性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及“如何破解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思想激荡的圆桌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场圆桌对话围绕“经济社会数智孪生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主题展开交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欧阳日辉主持对话。对话嘉宾包括联通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政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振军,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树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宣传中心)战略规划处负责人、高级经济师聂正标,360数字安全集团副总裁、360 教育事业部总经理、ISC品牌主理人卜思南,北京厚笃科技有限公司CEO林甲灶。专家们从企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的双重视角出发,分享了企业在数智孪生技术创新领域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深入探讨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与挑战。围绕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深度契合,专家们强调需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培养模式。现场对话深入、层层剖析,为推动数智时代背景下的人才体系优化与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论坛活动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孟天广教授主持。此次活动探索打破学科壁垒,在战略能力认知、课程体系重构、职业能力模型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等领域提供了数智时代人才培育解决思路,为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人才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