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是否有人利用身为母亲的事实,去抵消人生的失意?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是否有人利用身为母亲的事实,去抵消人生的失意? | 一周新书推荐

关键词:理查德·布劳提根、“文学生产”、读书、历史地理学、体育运动、动物建筑、母女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潘文捷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从大苏尔来的邦联将军》

[美] 理查德·布劳提根 著 李望鹭 译
新行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5

理查德·布劳提根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青春时光。之后,他移居旧金山,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中最多产、最杰出的成员之一,代表作有《在美国钓鳟鱼》《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等,1984年,他被发现死于一瓶酒和一把手枪旁,享年49岁。

1957年8月,布劳提根携妻子前往大苏尔地区拜访好友普莱斯·邓恩(Price Dunn),1958年2月又再次前往大苏尔。这两次在大苏尔的经历,涉及了蛙池、鳄鱼、精神病人等,这些成为了《从大苏尔来的邦联将军》一书的主要灵感来源。本书也是布劳提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1957年,一位名叫李·梅隆的男子自认为是一位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从大苏尔来的邦联将军的后裔。这位将军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书籍或记录中,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的存在。然而,梅隆遇到了一位流浪者,后者称自己也听说过这位将军。梅隆结合历史上南方邦联与联邦的斗争,探寻他自己对抗现代美国现状的真相。除了这本书,布劳提根包括《天下掉下个大草帽》等4部作品也一同出版,组成了其作品集。

《别了,母亲:守墓女儿的决断》

[日] 信田小夜子 著 吕灵芝 译
新星出版社 2025-4

“都是为了女儿”,“没有了妈妈,你什么都做不了”,当母亲过于强势,很多女儿就成为了“守墓女儿”,这意味着她们受到母亲的过度干预,并且被认定将来应该照护母亲、为母亲守墓。

在这本书中,日本临床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认为,“那些自诩伟大母亲的人,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恶魔的影子”,她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从母亲、女儿、守墓女儿的丈夫三个不同视角,来探讨母女关系。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女儿上,女儿却处于痛苦之中,不愿意再见到母亲。信田小夜子看到,母亲对女儿有着令人窒息的爱,是因为母亲往往只有通过女儿才能实现自我。加上对老公的绝望,满腔热情只有寄托在孩子身上。在书中,信田小夜子为女儿指出了几种告别母亲的方法,同时她也认为控制欲强的母亲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利用身为母亲的事实,去抵消人生的失意?”

《书怎么读都有趣》

[日] 青山南 著 马文赫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4

经常忘记读过的书的内容?屯了许多书,却只读了一点点?不必内疚。本书作者、翻译家青山南告诉大家,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周围的朋友们,都常常会忘记具体读过的内容,读书也不必从头看到尾。他举例说,弗朗索瓦丝·萨冈说自己“从普鲁斯特那里学到了一切”,但一切的起源却只是她偶然读了手边《追忆似水年华》第六卷《女逃亡者》中的一段话的片段,被迷住了,由此成为普鲁斯特的忠实粉丝。“如果萨冈从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开始认真阅读,她还会被普鲁斯特迷住吗?”就连深受马尔克斯影响的莫言,也曾经承认自己根本没有能把马尔克斯的所有作品读完,而是随机挑着阅读的。

青山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讲述了读书的种种快乐。他期待人们从“我必须读书”这样的义务感,转变为“我读书是因为我想读书”这样的更积极主动、更自然的阅读心态。这种读书方式并不单纯以知识的吸收为目的,而是充满了创造性地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与书籍自由互动的乐趣,真正使其成为一种将阅读融入生活的读书方式。“请大家哗啦哗啦翻翻这里,哗啦哗啦翻翻那里,看一看,摸一摸,随便从哪里开始都没关系,自在地阅读,去发现与书相处的方法吧。”

《接合:大众文化的冲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

赵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5-1

莫言把《红高粱》交给张艺谋而大获成功之后,又受其委托创作了《白棉花》,这部作品却成为了他后来屡屡挂在嘴边的失败之作、“讨好导演”之作,成为了他“迎合影视剧写作的反思性文本”。而另一边,冯小刚向严歌苓“私人订制”的《芳华》则大获成功,然而它也通过怀旧取消了价值判断,实现了对反思的瓦解,实现了“对历史记忆的过度粉饰”。

本书作者中文系教授赵勇认为,进入21世纪后,当作家不是为自己写作而是为了“好卖”而写作、为导演拍片而写作,当文学成为了纯粹的商业行为,变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文学生产”几乎全面取代了“文学创造”,成为了文学理论的一大关键词。本书探讨的是大众文化与文学生产的接合,这意味着大众文化的制作理念、生产逻辑进入文学生产的机制中,从而影响了文学生产尤其是严肃文学的生产。

《何以中国: 葛剑雄文集第8卷》

葛剑雄 著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3

考古学者许宏的同名作品《何以中国》是从考古学视角探索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原地区的历史图景。在这本《何以中国》中,学者葛剑雄则展示了历史地理学宏阔视野之下的中国历史。他认为,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与引领者。二是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相辉映,长盛不衰。第三,中华文明远离其他重大文明,在古代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这使得中华文明始终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破坏、冲击和影响,保持着独立、延续的发展,但同样也造成缺乏对外界了解、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缺乏对外影响力。最后是,古代中国很少对外侵略扩张,开疆拓土大多是反击入侵的延伸,一旦国力衰退,往往撤退放弃。

《追寻兴奋: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 [英]埃里克·邓宁 著 何江穗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4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合作创立了现代体育社会学。他们认为,社会从暴力向更有组织、更规范的竞争形式转型,就是文明化的过程。在高度约束的文明社会中,体育运动——以及一系列其他文化和休闲活动——不应被理解为“放松”,而应被理解为对兴奋的需求。

书中探讨了英国体育运动在欧洲相对迅速而广泛的普及,这种普及首先出现在18世纪的上层阶级、地主贵族和绅士阶层中。但18世纪的体育运动与当代体育运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质的差异,如今,拳击运动设立了重量级别并采用了护具;橄榄球和足球运动对长期存在的地方规则进行了巩固和标准化;猎狐运动则以对狩猎过程本身的迷恋取代了残酷结局所带来的乐趣。

《当月亮在窗前升起》

卤猫 著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5-5

如果你对卤猫的名字感到陌生,那或许你对他的作品不会陌生——诺奖作家韩江《素食者》和《植物妻子》两本书的中文版封面图就是其作品。幼时,卧室没有对外的窗户,卤猫就在壁龛画了一圈“面朝大海”的画。对他来说,画画也就像一扇窗,推开就能看到不同风景。曾经,他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经历过在艺考班的规训和在设计公司的束缚,他觉得心中的窗户被关上了,于是他选择辞职和拿起画笔。

从小在福建宁德长成,被山树虫鸟包围,让他与自然万物多了更多接触、连结的机会,四季更迭,景色变幻,对他来说都是最好的灵感启发。《当月亮在窗前升起》收录了200余幅作品、7篇随笔。“坚持生活难多了,画画反而是呼吸。”对于卤猫来说,画画是坚持生活的方式,每一次创作都是在对抗现实的局限。

《动物建筑》

[英] 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 著 陈钰 译
译林天际线·译林出版社 2025-1

《动物建筑》一书指出,为了人类的居住生活,动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如同乔治·奥威尔的论断“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在建筑物中,所有动物都处于一个等级森严的价值体系,宠物在上,害虫在下。但如果我们愿意让其他生物分享我们的空间,人类和动物之间还可能存在更为丰富的互动。

白蚁或者园丁鸟的巢穴早就以其复杂性和精密性给动物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物创造或者占据空间和结构的方式也可以给人类建筑启发和影响。同时,人类建筑也可以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这并不意味着强迫建筑师和住户欢迎霉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昆虫,而是要重新培养起人类对长期被忽视的非人类事物的迷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是否有人利用身为母亲的事实,去抵消人生的失意? | 一周新书推荐

关键词:理查德·布劳提根、“文学生产”、读书、历史地理学、体育运动、动物建筑、母女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潘文捷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从大苏尔来的邦联将军》

[美] 理查德·布劳提根 著 李望鹭 译
新行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5

理查德·布劳提根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青春时光。之后,他移居旧金山,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中最多产、最杰出的成员之一,代表作有《在美国钓鳟鱼》《避孕药与春山矿难》等,1984年,他被发现死于一瓶酒和一把手枪旁,享年49岁。

1957年8月,布劳提根携妻子前往大苏尔地区拜访好友普莱斯·邓恩(Price Dunn),1958年2月又再次前往大苏尔。这两次在大苏尔的经历,涉及了蛙池、鳄鱼、精神病人等,这些成为了《从大苏尔来的邦联将军》一书的主要灵感来源。本书也是布劳提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1957年,一位名叫李·梅隆的男子自认为是一位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从大苏尔来的邦联将军的后裔。这位将军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书籍或记录中,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的存在。然而,梅隆遇到了一位流浪者,后者称自己也听说过这位将军。梅隆结合历史上南方邦联与联邦的斗争,探寻他自己对抗现代美国现状的真相。除了这本书,布劳提根包括《天下掉下个大草帽》等4部作品也一同出版,组成了其作品集。

《别了,母亲:守墓女儿的决断》

[日] 信田小夜子 著 吕灵芝 译
新星出版社 2025-4

“都是为了女儿”,“没有了妈妈,你什么都做不了”,当母亲过于强势,很多女儿就成为了“守墓女儿”,这意味着她们受到母亲的过度干预,并且被认定将来应该照护母亲、为母亲守墓。

在这本书中,日本临床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认为,“那些自诩伟大母亲的人,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恶魔的影子”,她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从母亲、女儿、守墓女儿的丈夫三个不同视角,来探讨母女关系。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女儿上,女儿却处于痛苦之中,不愿意再见到母亲。信田小夜子看到,母亲对女儿有着令人窒息的爱,是因为母亲往往只有通过女儿才能实现自我。加上对老公的绝望,满腔热情只有寄托在孩子身上。在书中,信田小夜子为女儿指出了几种告别母亲的方法,同时她也认为控制欲强的母亲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利用身为母亲的事实,去抵消人生的失意?”

《书怎么读都有趣》

[日] 青山南 著 马文赫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4

经常忘记读过的书的内容?屯了许多书,却只读了一点点?不必内疚。本书作者、翻译家青山南告诉大家,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周围的朋友们,都常常会忘记具体读过的内容,读书也不必从头看到尾。他举例说,弗朗索瓦丝·萨冈说自己“从普鲁斯特那里学到了一切”,但一切的起源却只是她偶然读了手边《追忆似水年华》第六卷《女逃亡者》中的一段话的片段,被迷住了,由此成为普鲁斯特的忠实粉丝。“如果萨冈从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开始认真阅读,她还会被普鲁斯特迷住吗?”就连深受马尔克斯影响的莫言,也曾经承认自己根本没有能把马尔克斯的所有作品读完,而是随机挑着阅读的。

青山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讲述了读书的种种快乐。他期待人们从“我必须读书”这样的义务感,转变为“我读书是因为我想读书”这样的更积极主动、更自然的阅读心态。这种读书方式并不单纯以知识的吸收为目的,而是充满了创造性地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与书籍自由互动的乐趣,真正使其成为一种将阅读融入生活的读书方式。“请大家哗啦哗啦翻翻这里,哗啦哗啦翻翻那里,看一看,摸一摸,随便从哪里开始都没关系,自在地阅读,去发现与书相处的方法吧。”

《接合:大众文化的冲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

赵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5-1

莫言把《红高粱》交给张艺谋而大获成功之后,又受其委托创作了《白棉花》,这部作品却成为了他后来屡屡挂在嘴边的失败之作、“讨好导演”之作,成为了他“迎合影视剧写作的反思性文本”。而另一边,冯小刚向严歌苓“私人订制”的《芳华》则大获成功,然而它也通过怀旧取消了价值判断,实现了对反思的瓦解,实现了“对历史记忆的过度粉饰”。

本书作者中文系教授赵勇认为,进入21世纪后,当作家不是为自己写作而是为了“好卖”而写作、为导演拍片而写作,当文学成为了纯粹的商业行为,变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文学生产”几乎全面取代了“文学创造”,成为了文学理论的一大关键词。本书探讨的是大众文化与文学生产的接合,这意味着大众文化的制作理念、生产逻辑进入文学生产的机制中,从而影响了文学生产尤其是严肃文学的生产。

《何以中国: 葛剑雄文集第8卷》

葛剑雄 著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3

考古学者许宏的同名作品《何以中国》是从考古学视角探索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原地区的历史图景。在这本《何以中国》中,学者葛剑雄则展示了历史地理学宏阔视野之下的中国历史。他认为,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与引领者。二是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相辉映,长盛不衰。第三,中华文明远离其他重大文明,在古代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这使得中华文明始终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破坏、冲击和影响,保持着独立、延续的发展,但同样也造成缺乏对外界了解、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缺乏对外影响力。最后是,古代中国很少对外侵略扩张,开疆拓土大多是反击入侵的延伸,一旦国力衰退,往往撤退放弃。

《追寻兴奋: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 [英]埃里克·邓宁 著 何江穗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4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合作创立了现代体育社会学。他们认为,社会从暴力向更有组织、更规范的竞争形式转型,就是文明化的过程。在高度约束的文明社会中,体育运动——以及一系列其他文化和休闲活动——不应被理解为“放松”,而应被理解为对兴奋的需求。

书中探讨了英国体育运动在欧洲相对迅速而广泛的普及,这种普及首先出现在18世纪的上层阶级、地主贵族和绅士阶层中。但18世纪的体育运动与当代体育运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质的差异,如今,拳击运动设立了重量级别并采用了护具;橄榄球和足球运动对长期存在的地方规则进行了巩固和标准化;猎狐运动则以对狩猎过程本身的迷恋取代了残酷结局所带来的乐趣。

《当月亮在窗前升起》

卤猫 著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5-5

如果你对卤猫的名字感到陌生,那或许你对他的作品不会陌生——诺奖作家韩江《素食者》和《植物妻子》两本书的中文版封面图就是其作品。幼时,卧室没有对外的窗户,卤猫就在壁龛画了一圈“面朝大海”的画。对他来说,画画也就像一扇窗,推开就能看到不同风景。曾经,他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经历过在艺考班的规训和在设计公司的束缚,他觉得心中的窗户被关上了,于是他选择辞职和拿起画笔。

从小在福建宁德长成,被山树虫鸟包围,让他与自然万物多了更多接触、连结的机会,四季更迭,景色变幻,对他来说都是最好的灵感启发。《当月亮在窗前升起》收录了200余幅作品、7篇随笔。“坚持生活难多了,画画反而是呼吸。”对于卤猫来说,画画是坚持生活的方式,每一次创作都是在对抗现实的局限。

《动物建筑》

[英] 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 著 陈钰 译
译林天际线·译林出版社 2025-1

《动物建筑》一书指出,为了人类的居住生活,动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如同乔治·奥威尔的论断“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在建筑物中,所有动物都处于一个等级森严的价值体系,宠物在上,害虫在下。但如果我们愿意让其他生物分享我们的空间,人类和动物之间还可能存在更为丰富的互动。

白蚁或者园丁鸟的巢穴早就以其复杂性和精密性给动物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物创造或者占据空间和结构的方式也可以给人类建筑启发和影响。同时,人类建筑也可以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这并不意味着强迫建筑师和住户欢迎霉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昆虫,而是要重新培养起人类对长期被忽视的非人类事物的迷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