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辛芹:弱肩承重任 孝行暖乡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辛芹:弱肩承重任 孝行暖乡邻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三十年不松手;真正的孝道,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坚守初心。

在肥城市安临站镇的赵家村,生活着一位平凡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女性——辛芹。1970年3月出生的她,虽只有初中文化,却用自己的行动,为“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写下了生动注脚,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赞的榜样。

尽孝护亲,平凡坚守见真心。自嫁入婆家的那一天起,辛芹便开启了一段充满责任与担当的生活。她的爱人常年在外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婆婆患有心脏病,身体一直孱弱,日常的照料本就繁重,2018年婆婆的一场心脏手术,更是让这个家庭的负担陡然加重。术后的婆婆身体极度虚弱,需要时刻有人在旁悉心护理。辛芹不辞辛劳,日夜陪伴在婆婆身边,为她端茶送水、擦拭身体、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凌晨两点的翻身按摩、清晨五点的温水擦浴、每餐必有的软烂流食,让同病房的患者都忍不住感叹:“这闺女比亲闺女还贴心百倍!”她用青春岁月兑现着“嫁进来就是一家人”的朴素承诺。

再挑重担,用爱诠释责任。2019年,婆婆去世了,但辛芹的孝亲之路却未停歇。家中爱人的二叔患有精神二级残疾,三叔患有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面对这样的局面,她却坚定地说:“老人没子女,但我爱人是他们的亲侄子,那我就是他们的亲人。”毅然决然地挑起了照顾家中两位单身叔叔的重担。没有血缘纽带的羁绊,却有重于泰山的担当——她将两位老人的生活细节郑重记在笔记本上,过敏的食材、服药的时间……两本密密麻麻的记录本,是她对“责任”二字的注解。面对精神二级残疾的二叔,她每天以充分的耐心与之交流,当二叔情绪失控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身边缓解二叔情绪,后因病情住院,辛芹更是辛芹更是亲力亲为地守护在侧。为了让二叔吃得顺口,她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精心烹制软烂清淡的饭菜,医生都对她的照顾与耐心赞不绝口。为帮助肢体残疾的三叔康复,辛芹自学康复按摩手法,并还积极寻求外界帮助,联系镇卫生院为三叔检查身体、指导康复训练……当同龄人在广场上闲话家常时,她正搀扶叔叔晒暖阳;当节庆日亲友相聚时,她在厨房为老人烹制软烂的饭菜。在她眼中,这不是负担,而是生命赋予的郑重托付。了解的村民都纷纷感慨:“多少有血缘的子女都未必能做到,她一个侄媳妇,却把两位老人当成掌心宝。”

德化乡邻,温暖一方乡土。辛芹的孝行如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赵家村的乡风民风。邻居们看她田间家里两头忙,便自发帮衬农活;见她为老人奔波,总捎来新鲜蔬菜,村两委也定期送来生活物资。面对大家的关怀,她总是心怀感恩。正因如此,有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关爱老人的行列中,形成了“一家有难众人帮,邻里相扶情意长”的温暖景象。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重新理解“孝道”,开始更加关心家中老人。当“泰安好人”“肥城好人”的荣誉接踵而至,辛芹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与谦逊,“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她常说的这句话,如同村口的老槐树,根系深扎泥土,枝叶庇佑一方。

这位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绽放得格外绚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三十年不松手;真正的孝道,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坚守初心。辛芹用平凡铸就伟大,让温暖与爱在乡土间永远传递。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辛芹:弱肩承重任 孝行暖乡邻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三十年不松手;真正的孝道,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坚守初心。

在肥城市安临站镇的赵家村,生活着一位平凡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女性——辛芹。1970年3月出生的她,虽只有初中文化,却用自己的行动,为“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写下了生动注脚,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赞的榜样。

尽孝护亲,平凡坚守见真心。自嫁入婆家的那一天起,辛芹便开启了一段充满责任与担当的生活。她的爱人常年在外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婆婆患有心脏病,身体一直孱弱,日常的照料本就繁重,2018年婆婆的一场心脏手术,更是让这个家庭的负担陡然加重。术后的婆婆身体极度虚弱,需要时刻有人在旁悉心护理。辛芹不辞辛劳,日夜陪伴在婆婆身边,为她端茶送水、擦拭身体、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凌晨两点的翻身按摩、清晨五点的温水擦浴、每餐必有的软烂流食,让同病房的患者都忍不住感叹:“这闺女比亲闺女还贴心百倍!”她用青春岁月兑现着“嫁进来就是一家人”的朴素承诺。

再挑重担,用爱诠释责任。2019年,婆婆去世了,但辛芹的孝亲之路却未停歇。家中爱人的二叔患有精神二级残疾,三叔患有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面对这样的局面,她却坚定地说:“老人没子女,但我爱人是他们的亲侄子,那我就是他们的亲人。”毅然决然地挑起了照顾家中两位单身叔叔的重担。没有血缘纽带的羁绊,却有重于泰山的担当——她将两位老人的生活细节郑重记在笔记本上,过敏的食材、服药的时间……两本密密麻麻的记录本,是她对“责任”二字的注解。面对精神二级残疾的二叔,她每天以充分的耐心与之交流,当二叔情绪失控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身边缓解二叔情绪,后因病情住院,辛芹更是辛芹更是亲力亲为地守护在侧。为了让二叔吃得顺口,她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精心烹制软烂清淡的饭菜,医生都对她的照顾与耐心赞不绝口。为帮助肢体残疾的三叔康复,辛芹自学康复按摩手法,并还积极寻求外界帮助,联系镇卫生院为三叔检查身体、指导康复训练……当同龄人在广场上闲话家常时,她正搀扶叔叔晒暖阳;当节庆日亲友相聚时,她在厨房为老人烹制软烂的饭菜。在她眼中,这不是负担,而是生命赋予的郑重托付。了解的村民都纷纷感慨:“多少有血缘的子女都未必能做到,她一个侄媳妇,却把两位老人当成掌心宝。”

德化乡邻,温暖一方乡土。辛芹的孝行如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赵家村的乡风民风。邻居们看她田间家里两头忙,便自发帮衬农活;见她为老人奔波,总捎来新鲜蔬菜,村两委也定期送来生活物资。面对大家的关怀,她总是心怀感恩。正因如此,有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关爱老人的行列中,形成了“一家有难众人帮,邻里相扶情意长”的温暖景象。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重新理解“孝道”,开始更加关心家中老人。当“泰安好人”“肥城好人”的荣誉接踵而至,辛芹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与谦逊,“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她常说的这句话,如同村口的老槐树,根系深扎泥土,枝叶庇佑一方。

这位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绽放得格外绚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三十年不松手;真正的孝道,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坚守初心。辛芹用平凡铸就伟大,让温暖与爱在乡土间永远传递。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