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在传统城市公交“式微”的今天,上海公交走了一条新路子——让市民根据需求定制公交。
2025年5月8日,上海市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即日起,上海市民拿起手机就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制公交线路。从全国范围来看,全民定制公交,这还是头一遭。目前,上海已开通220余条定制公交线路。
推出定制公交的大背景,是近年来公交客流和营收的大幅下降。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运营的公共汽电车共有17985辆,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为33.7亿人次,其中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为27.8亿人次,占比高达82.5%,轨道交通客运量不到6亿人次。
到了2023年,上海运营的公共汽电车共有17358辆,与20年前相比数量变化不大,但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占比已持续下降至23%左右。
“我们经历了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其背后是市民有了更加丰富的出行选择。”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陈小鸿指出。在上海,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公共交通和客运交通的主体,私人汽车和网约车十分普及,电动车、共享单车也给予人们短途出行极大便利。
此外,三年疫情也给公交行业沉重一击,客流呈断崖式下降。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财政紧缩,高度依赖财政补贴的城市公交,在多地传出停运事件。
定制公交或成为破局的方法之一。
2023年10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开通通勤、通学、就医等定制公交路线。
2024年12月1日实施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在保障公众基本出行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定制化出行服务业务。定制化出行服务业务可以实行市场调节价。
随后,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编制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本市定制公交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
陈小鸿认为,当前既是公交行业的低谷,也是再次出发的起点。上海拥有广泛的公共交通基础以及整合运力供需的新技术,定制公交需要利用优势寻找市场机会。
2024年1月15日,上海第一条定制公交DZ1号线在浦东启动。
据浦东公交公司业务部经理辛雪强介绍,他们了解到居住在周浦、工作在张江集成创新园的白领们如果乘坐公交车上班,下车之后还要步行15分钟。
在获得政策支持后,浦东公交开辟了一条通勤定制公交线路,往返于周浦东站和张江集成创新园,全长3.1公里,票价3元,乘客可通过“浦交行”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购买定制公交车票。
首条定制公交大受欢迎,浦东公交公司又走访了浦东新区各街镇、大型企业、园区等,广泛收集出行需求,后续又推出了“公交+N”的定制公交服务。
2023年11月正式开诊的龙华医院航头院区是浦东西南地区首家三甲医院,但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有1.8公里距离。为了方便患者就诊,该医院与浦东公交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研,在去年推出了4条定制公交。就医专线深入远郊,可将患者从家门口直接送到医院。
除了通勤、就医、护学等便民用途,定制公交还可与文旅、消费相结合。
浦东高东镇拥有6000多棵樱花树,一到三四月份,赏花踏青游客无数。去年3月,浦东推出DZ8号线高东樱花文旅线,线路全长约15公里,总行驶时间约80分钟,由6号线航津路地铁站始发,串联起樱花园、新跃路、生态园等热门赏樱景点,其中有2公里樱花大道是赏樱最佳路段。
“由于精准匹配需求,定制公交的客流量远高于常规公交。” 辛雪强透露。
央视曾报道过一组对比数据:宝山区开辟的DZ301通勤专线,票价1元,用车数两辆,司机两人,运营时间4个小时,百公里客流为270人次;而传统地面公交,票价2元,用车数15-20辆,司机15-20人,运营时间17小时,百公里客流为160人次。
“我们将定制公交视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常规公交的补充,可以将其视为运营模式的创新或者服务的升级。” 上海市交通委客运处副处长王义祥说。
据辛雪强介绍,在客流高峰期间,浦东公交将全部运力投放到常规公交,在平峰时将多余运力投入定制公交,两者并不矛盾。
定制公交的优点十分显著,用陈小鸿的话说,即柔性的运力运能配置、空间灵活的线路、更舒适的体验和更高的性价比,这也能解释为何定制公交在上海多点开花:青浦开辟华为专线,杨浦开启共青森林公园专线,徐汇有龙华消费专线……
但是,在当下阶段,定制公交的初步探索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乘客出行需求不明,客流规模不大,线路调整将给乘客带来不便,定制公交的社会认知度还十分有限……
全市统一的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开发设计定制公交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匹配市民出行需求和企业运力之间的供需关系。”王义祥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地铁公交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出行需求,地理和时间分布不均,这也是导致一些线路无法开辟的主要原因。
据运营方上海随申行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随申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是一个“需求洞察-运营组织-服务触达-效能评估”的全链路数字化平台,能够满足定制公交C端、B端和G端使用需求。
即日起,乘客打开“随申行”App或微信小程序,首页点击“定制公交”进入上海市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就能实现定制公交的查询、定制等功能。除了个人定制,随申行也支持团体出行定制。
随申行平台接到市民提交的定制需求后,依托对上海市公共交通数据的挖掘,再经过算法分析,向公交企业输出定制公交线路需求。
B端的公交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和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开通新的定制公交线路。如果需要校验线路需求的真实性,公交企业还可以发起线路众筹,以了解用户的付费意愿。
现阶段,定制公交开通的暂行标准是线路开通后,每班次乘坐人数在15人或20人以上。新线路开辟的时间,最快可缩短至3天。
“实际上这是对传统公交运营的颠覆,无论是管理手势还是运营思路。” 随申行数据业务部负责人孙虎认为,定制公交与常规公交最大的区别在于,定制公交提供的是场景化服务,例如通勤、护学、就医等,以及大型活动、赛事等,这些场景需要的服务具有周期性、潮汐性特点,在常规公交体系中属于盲点或瓶颈。
他判断,定制公交将重新培养公交企业对其员工、司机的要求以及用户侧的需求。“我们希望在定制公交中形成区域性或者短线的定制服务,未来城市公交的衔接将不再是长线公交线路设置,而是通过区域短线衔接,实现更加快速的点到点、门对门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