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家门口的绿植都是宝,这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祖先的智慧”“没想到普通的绿植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5月8日,宁波江北区湾头社区春意盎然,一场以“自然本草文化”为主题的代际传承活动正在此开展。宁波财经学院联合甬江街道湾头社区、江北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创新打造“老青小”三代协作的实践课堂,将思政教育、劳动实践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绘就了一幅“草木含情、匠心传韵”的春日图景。

午后暖阳下,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化身“自然向导”,带领社区老人与幼儿园孩童开启了一场“本草寻宝”的文化之旅。香樟叶的脉络、艾草的清香、银杏的扇形叶片……在青年学子的讲解中,一草一木化作生动的文化符号,给大家带来无限遐想。

“奶奶,热熔枪的胶棒要先装在后边”“我们可以一起做个手串”……三代人围坐一堂,用巧手匠心将采撷的草木与中药材转化为艺术创作。银发长者穿引丝线,稚童专注粘贴叶片,大学生巧制发簪,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在此碰撞。特别设计的“公益双作”模式——每位参与者制作两件作品,一件自留、一件用于社区义卖,既留存记忆更传递善意。“孩子们教爷爷奶奶用热熔胶枪,老人示范草编技法,这场景格外温馨美好。”幼儿园教师李欣说,这种跨代协作共创的形式,让手工课变得更具人文关怀与文化传承意义。
草木胸针、药香手链、叶脉发簪……在“老中青”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社区二楼活动室变身微型艺术馆,40余件作品陈列其间。5岁的小创作者朵朵骄傲展示镶嵌蒲公英的项链:“这是我和王爷爷一起做的,他说蒲公英能飞向远方,就像我们的作品要去帮助别人。”
“和大学生在一起创作,我感觉心也变得更年轻了,心情也特别好!”社区张奶奶拉着宁财院大学生的手高兴地说,“欢迎你们多来社区办活动,我肯定积极参加!”

“高校智力资源与社区场景结合,为老龄化社区注入新活力。”湾头社区党委书记李丽表示,宁波财经学院师生在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上都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认可。

“这场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深化文化认同,让‘一老一小’在协作中实现价值共生。”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书记、劳动教研室主任、美好生活学院教师滕秋玲说,这种双向赋能的“老青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了校地共筑文化传承新范式,也为高校参与地方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当前该项目已纳入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育人体系,未来该校将持续开发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课程,在弘扬“我们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不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文化品牌,为宁波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注入高校力量。(单梦娜 徐凯阳)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