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瞧瞧,这是我做的刚出炉的鞋底饼,卖相还不错吧!”5月8日,宁波财经学院北区食堂二楼热闹非凡,环境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唐陈依,正举着手机,兴奋地通过微信视频向远在家乡的母亲展示自己的“杰作”。手机屏幕这端,唐陈依满脸期待,屏幕那端,母亲陈丽华女士嘴角止不住上扬,连声道:“好,真好,妈妈隔着屏幕都闻到香味啦!”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宁波财经学院妇联策划了一场以“‘食’光情书,‘味’爱下厨”为主题的“我为妈妈做道菜”活动。女大学生褪去“掌上明珠”的娇气,化身“爱心主厨”,用略显生疏却饱含真情的厨艺,为妈妈献上一份“走心又走胃”的礼物,将感恩之情融入烟火气息之中。

在该校生活思政导师吴杰的指导下,活动通过烹饪课堂、手写家书等形式,将感恩教育融入柴米油盐,为母爱献上最真挚的告白。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毛馨敏在灶台前认真翻炒着小葱土豆,她感慨地说:“以前觉得设计图纸就够复杂了,没想到做菜掌握火候这么难。不过一想到妈妈以后能吃到我亲手做的菜,心里就满是欢喜。”学生们在烹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各种菜肴的制作技巧,更在烟火气中体会到了母亲平日操持家务的不易,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另一边,女生们趁着烹饪间隙,拿起纸笔,将对妈妈的心里话诉诸笔端。视觉传达专业的俞可在信中写到:“妈妈,您系着围裙的背影曾经是我最熟悉的画作,油盐酱醋里藏着二十年的温柔注视。我用画笔定格了我们最美的瞬间,希望这份爱能永恒。也感谢您一路以来的陪伴和支持,我爱您。”她不仅在信纸上写下了深情的文字,还亲手画了自己和母亲的合照,画中的两人笑容灿烂。

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外籍教师艾伊娜格外出众。她熟练地准备着食材,不仅做了家乡马达加斯加的特色美食,还尝试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她说:“来到中国后,我感受到了中国深厚的饮食文化,也想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把家乡的味道和中国的美味都分享给我的妈妈。”制作过程中,艾伊娜老师还不时向身边的学生介绍家乡美食的独特之处,让大家对马达加斯加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烹饪完成后,她更是迫不及待地与远在大洋彼岸的母亲视频连线,分享了这一特别的时刻。“妈妈,看我做的中国菜!”艾伊娜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屏幕那头的母亲笑颜如花:“无论你身在何处,妈妈都能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期待通过‘做一道菜’这样朴素的实践,让年轻一代真正体悟亲情的厚重。”校妇联负责人金晓曾表示,“当妈妈通过视频连线看到孩子为她做的菜,教育的意义已远超技能本身。未来,学校妇联会继续探索更多贴近学生的活动形式,让感恩之心在实践教育中悄然生发,化为同学们未来人生路上的春风雨露。”(祝诸铭 王轶群)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