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华熙生物准备打一场“认知战”,由公司“一把手”亲自带队。
该公司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宣布,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在第一季度末已经开始下沉管理“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直接接手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BM肌活、米蓓尔品牌。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华熙生物的护肤品业务,包含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四大品牌。该业务板块曾是华熙生物在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之外的高增长曲线,但近两年规模收缩,2024年其业务规模为25.69亿元。巅峰期该业务突破40亿元。
赵燕此举是在对症下药。
财报提到,赵燕认为公司护肤品业务下滑的根本原因不是市场竞争加剧,也不是错过了“市场风口”,因为行业里和华熙生物一样拥有医疗、生物科技基础认知的企业仍在快速增长。典型代表是巨子生物,该公司主力品牌可复美2024年收入大增62.9%,仅单一品牌收入就达到45.42亿元。
赵燕的判断是,华熙生物此前能成功启动护肤品业务,所依靠的基础是公司在透明质酸及糖生物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而如今业务下滑,就是因为没能基于这一核心科技优势去塑造品牌。
这尤其体现在品牌的内容传播上。财报提到,市场上“各种新概念的竞争也导致了透明质酸和糖生物学‘过时论’存在巨大的利益动机”。言下之意是,华熙生物的强势原料透明质酸如今在市场认知中并不占上风。
从目前中国护肤品市场的热门产品来看,的确如此。国货美妆里,热销品牌珀莱雅、韩束、可复美都主打肽类和胶原蛋白等有抗衰功效的原料;国际大牌中将透明质酸作为核心成分的也不多见。
另外能佐证透明质酸风头不再的案例是另一透明质酸龙头企业福瑞达,近几年该公司化妆品业务增速明显放缓,从此前的三位数和双位数增长,跌落到2024年2.46%的低个位数增幅。
当下一种普遍的消费者认知是,透明质酸的功效主要是补水保湿,但无法满足抗衰、抗皱、抗氧化等进阶需求。
而在华熙生物看来,这并不符合客观事实。该公司在财报中附上了长篇注释,以说明糖生物学是如今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拥有广阔的应用转化前景,而透明质酸在糖生物学研究中占据关键地位,在人类容貌抗衰调控方面还有待挖掘的潜力。
整体上可以这样理解,赵燕将华熙生物护肤品业务下滑归因于公司在各种新概念之间的认知战中落得下风。而她进一步认为,问题的根本出在人才和组织上。
因此她下沉到经营一线的关键,是要带领“一批拥有科学信仰、专业硬核的年轻化管理运营团队”,并“重新建立基于科技实力和AI辅助认知的品牌内容体系”。换言之,其目的是要让市场重新肯定透明质酸的价值。
生物专业出身的赵燕是专家型的管理者,过去对公司的管理侧重于研发端。而品牌建设尤其是科学传播实际上是一个交叉领域,除了要有科学素养,也要懂得传播规律和用户心理。在这方面缺乏一手经验的领导者上任,或许要更注意在把关和放权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外行指导内行”。
赵燕加入管理一线的意义,也要放在华熙生物从2024年启动变革的大背景中来看。
2025年3月,赵燕曾在内部讲话中明确表态,要“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她表示,公司在变革的第一阶段重点进行了流程调整,而第二阶段的变革重点就是对人的调整。
她倡导华熙生物要重返“创业型组织”,意思是要让团队自我驱动,寻找、发现和解决问题,而非按部就班地按规定分工做事;员工要贴近业务一线,要有能力在一线工作中做出成果,不能过度依赖外包团队,在相关管理岗位的人要“能拿出自己的思路”。
赵燕下沉到她认为是业务症结所在的品牌与传播部门,除了显示出对此的重视,显然也有以身作则的示范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