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据央视新闻,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2025年4月以来,波动的国际贸易环境,再一次印证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内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4月3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提及山东将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全省开展“2025山东省外贸优品购物季”活动。站在特殊节点,这次活动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发布会,当“省内一些外贸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山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拓宽国内展会、电商等销售渠道,稳定生产经营,实现更大发展。
据济南海关数据,2022年,山东对美国进出口3640.6亿,增长9.4%;至2024年,山东对美国进出口3308.8亿,增长仅为1.2%,暴跌8.2个百分点。
如果分地区看,2024年,山东省对东盟、拉美、美国、欧盟、韩国分别进出口6890.6亿、3529.8亿、3308.8亿、3080.4亿、2992.3亿元,分别增长5.9%、7.4%、1.2%、3.5%、14.1%,分别占20.4%、10.4%、9.8%、9.1%、8.9%。
可以看出,这场始于2018年的经贸博弈已使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作为外贸大省,近年来,山东构建内外贸“双循环”的缓冲机制,推动产业升级与品牌重塑,积极拓展多元合作渠道的同时,不断培育外贸新动能。
将结构性压力转化为政策动力,推动政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将原本面向国际市场的优质供给导向国内消费升级需求——“2025山东省外贸优品购物季”,不仅是对冲外部风险的政策工具,更折射出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调适的深层逻辑。

供给与需求,精准适配
简单来说,“2025山东省外贸优品购物季”,就是重点针对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食品、农产品、建材家居、家电厨卫、工艺品礼品、机电等产业,举办5期专题活动。
第1期是“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玩具类外贸优品购物节”,计划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组织400余家省内外贸企业现场展销;第2期是“食品、农产品类外贸优品购物节”,计划5月23日至27日举办,借势端午节消费热潮,依托第19届全国食品博览会,组织200家以上企业现场展销;第3期是“建材家居、家电厨卫类外贸优品购物节”,计划6月5日至9日举办,组织200家以上省内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卫浴等品类外贸企业参加;第4期是“工艺品、礼品、装饰品类外贸优品购物节”,计划6月13日至17日举办,依托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组织300家省内陶瓷琉璃、草柳编、文创产品、文房四宝等品类外贸出口企业现场展销;第5期是“机电类外贸优品采购对接会”,计划6月25日举办,组织50余家省内机器人、汽车配件、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品类外贸企业参加。
事实上,上述5期活动的产业筛选,来自于前期山东针对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的出口商品进行的广泛摸底调研,从企业反映情况看,消费类机电类产品占比较高。
以第1期的纺织服装为例,2024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额2106亿元,增长2.9%,是全国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主要地区之一。韩国、美国、东盟是山东纺织服装出口的前三大市场,2024年同比增长分别达2.3%、9.9%、16.3%,合计占45.2%。
根据每期产业特点,山东畅通采购对接渠道,策划举办产品采购对接会、网红产品选品会、外贸优品推介会等活动,组织外贸企业与商务部巡回采购团、省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及京东、淘天、字节跳动等知名电商平台现场对接,助力外贸企业快速融入国内供应链。
诸如,每期活动都设置采购对接区,为参与活动企业提供更多更便利的客户会见、行业交流、现场签约下单的互动空间,活动现场设置特定直播区域,组织外贸企业开展电商直播,邀请网红大咖现场直播,通过“流量倾斜”“政策倾斜”,打通外贸企业线上销售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借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电子电器、建材家居的外贸产品,纳入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畴。活动期间,叠加“以旧换新”“企业让利”“平台优惠”等多重优惠,力求为消费者带来一场汇聚全省优质外贸精品的内外贸融合盛会,全力营造火热消费氛围,为全省促消费扩内需助力。
通过购物季搭建内销渠道,满足国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适配。
山东的实践打破了“出口转内销”的简单逻辑。同时,为增强外贸企业出口拓内销工作的连续性、时效性,5月至12月,还将常态化开展重点展会外贸优品秀和外贸优品“六进”活动(进景区、进商圈、进步行街,进机关、进高校、进社区),年底前计划举办300余场活动。
以进景区为例,山东将在全省5A级景区以及人流量大的重点景区,设立外贸优品展销区,聚焦户外露营、文创、玩具、美妆、家纺、食品、智能消费品等外贸优品,开展展示展销,提升产品曝光率。

“三同”提升影响力
5月6日上午,2025山东省外贸优品购物季进机关活动在济南启动,“不出远门就能买到出口外贸好品”成为现场最多的称赞之一。事实上,这正是本次购物季的实惠之处,也得益于国家近年大力推动的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三同”)工作。
以服装店为例,多年前,许多店家会将“外贸产品”作为宣传招牌,意为“出口品质,非常难得”。
“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
近年来,山东着力发挥标准认证作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积极服务出口产品转内销——多部门协同深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广全省“三同”统一标识,鼓励企业通过第三方评价认证或自我声明承诺方式参与“三同”工作,全省发展了600家“三同”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指导认证机构优化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认证程序,采信既有合格评定结果,将认证办理时间从90天缩短到30天。开展检测认证公益培训,为全省1万多家企业提供内外贸一体化检测认证技术支持。同时,引导“三同”产品进驻电商平台、连锁商超等线上线下渠道,支持“三同”产品参加内外贸融合展会平台,扩大“三同”产品国内外市场影响力,提升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
山东聚焦外贸企业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和日韩市场需求,推动省内机构快速响应国际市场检测认证需求。打造输配电设备“一次检测 多国互认”服务模式,推动中日第三方食品农产品检测机构签订检测结果互认协议,推动瑞士SGS、德国TUV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招引日本、韩国有关检验检测机构来山东落户,就近为省内企业出口提供服务,年出具30多万份检验检测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通过推广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承诺便捷通道,实现了符合条件的进口产品“即申请、即出证、即报关”,指导威海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签约合作,在129个项目上实现检测数据互认,平均降低20天的认证周期和40%的检测成本,为山东优质海产品、农产品“借港出海”打开新通道。
在最重要的消费端,山东组织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促消费活动,鼓励认证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高于通行标准和技术要求的高端品质认证项目,大力推行“泰山品质”、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等高端品质认证。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结果在政府、市场、消费者等不同层面的推广采信。
目前,山东共有110家企业获得“泰山品质”认证,613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544家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形成了淄博纺织服装、日照有机绿茶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案例。
在“2025山东省外贸优品购物季”活动中,山东的思路很清晰,为出口拓内销产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邀请国内线上线下大型采购商组成的巡回采购团,来山东对接采购,以及统筹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商务发展资金,对出口受阻企业参加“外贸优品购物季”政府主办的相关活动费用予以减免。
同时,山东也鼓励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和电商供应链企业充分利用渠道优势,开通快速响应通道,积极对接出口受阻企业,采购相关产品,开设线上线下“外贸优品”专区专柜,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一句话,强大的内需市场不是被动防御的“防波堤”,而是主动转型的“推进器”。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市场潜力,依托产业升级对接消费需求,完全有能力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
可以说,本次购物季,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落子,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以内外贸一体化为支点,通过激活内需市场为外贸企业构建“缓冲带”,展示出了中国经济体系应对全球化逆流时的独特韧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