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川观新闻 张守帅 邵明亮 吴聃
5月13日,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发布会上,四川集中发布和展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低空经济“四川造”产品和应用新场景,展现出四川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近年来,四川抢抓机遇、率先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不仅形成了一条由众多标志性产品串联而成的产业链,还在实践中探索出丰富的应用场景。一些典型应用案例走上发布台进行了介绍。
低空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川航集团联合沃飞长空推出“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打飞的”出行方式引发广泛关注。AE200取得民航局相关适航及运行资质后,双方将重点围绕短途通勤、低空观光、低空物流、应急救护等领域开展商业运行。今后,旅客乘坐民航飞机抵达天府机场后,乘坐eVTOL只需15分钟可抵达重点商务区。
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让航空救援成为灾害应对的“空中尖兵”。去年雅江“3•15”森林火灾来势猛、蔓延快,传统方式难以突破。危急时刻,军地联动开辟“绿色生命线”,15架航空器从省内外多地驰援,高层空域AG600灭火大飞机首次实战验证,新舟60、国王350高效增雨;中层空域翼龙Ⅱ、双尾蝎接替开展通信保障;低层空域部署航空器集群作业,与地面队伍协作配合,建立起衔接有序的“空空”“空地”协同机制。
无人机运输方面,四川邮政积极推广无人机快递业务,目前已在全省布局了13个市州,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在成都邛崃开辟了飞越龙门山脉的“空中邮路”,居民取件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在眉山洪雅,“无人机+驿站”模式破解黄里村“九沟十八岔”的配送难题;在雅安汉源,启动车厘子空中运输服务,助力新鲜农产品快速进城;在海拔4700米的甘孜石渠,成功实现高海拔极寒环境低空配送,偏远高原牧民也能收到云端邮件。
洪荒科技公司依托无人机搭建“空中运输走廊”,帮助合江县车辋镇群众解决竹材无法采运难题,单机单日运量可达15吨,带动全镇竹资源采伐率从30%提升至70%,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增加3000万元,群众通过卖竹材、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金”。
助力文旅发展方面,北川县开通“低空看北川”文旅项目,游客朋友飞上“云朵”,从空中俯瞰羌寨,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好样子”拍到相机里、印在脑海里。阆中“空中看古城”低空文旅新场景自去年12月运行以来,水上运动飞机已安全起降2000余架次,5000多名游客从空中领略到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的壮丽全景,独特的游览方式给游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此外,低空经济发展在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率和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公安率先构建“巡、控、打、防”四维一体的低空警务实战体系,依托警用无人机机场网格化布置与智能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辖区重点区域常态化立体巡防与重大警情快速反应,用智慧警务赋能平安城市建设。
来源:川观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