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准备大降药价!中国创新药企会怎样?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涨1.36%,实时成交额4.99亿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准备大降药价!中国创新药企会怎样?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涨1.36%,实时成交额4.99亿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5月14日,港股市场午后涨幅扩大,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翻红。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56亿元。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消息面上,5月12日上午,美国总统在白宫签署了一份名为《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的行政命令,该命令显示,美国药品支付价被要求在30天内与其他发达国家最低水平强制锚定,计划降低公民医疗费用,预计能为美国节省数万亿美元。对于国产创新药企而言,在美国制药企业在新规下销售收入出现萎缩时,或将转向更具价格性价比的国产创新药,有望对我国药企形成利好。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5月14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4倍,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5月14日,港股市场午后涨幅扩大,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翻红。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荣昌生物、药明合联、君实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涨超4%,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涨超2%,其余成份股积极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56亿元。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国金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依然显著。尽管美国存在潜在的药品专项关税风险,但整体来看,中国创新药企的外贸敞口较小,且主要通过BD(商务合作)方式实现药物的海外拓展,而非依赖传统制造出口路径,这使得其在面对关税政策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中国视角出发,创新药出口美国的体量远低于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且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高,分散了单一市场政策带来的冲击。此外,BD模式的本质是知识产权(IP)的交易,而非实体产品的跨境流动,因此规避了关税对药品制造环节的直接影响。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youlianyunpindao@163.com
以上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准备大降药价!中国创新药企会怎样?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涨1.36%,实时成交额4.99亿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5月14日,港股市场午后涨幅扩大,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翻红。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56亿元。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消息面上,5月12日上午,美国总统在白宫签署了一份名为《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的行政命令,该命令显示,美国药品支付价被要求在30天内与其他发达国家最低水平强制锚定,计划降低公民医疗费用,预计能为美国节省数万亿美元。对于国产创新药企而言,在美国制药企业在新规下销售收入出现萎缩时,或将转向更具价格性价比的国产创新药,有望对我国药企形成利好。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5月14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4倍,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5月14日,港股市场午后涨幅扩大,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翻红。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荣昌生物、药明合联、君实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涨超4%,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涨超2%,其余成份股积极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56亿元。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国金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依然显著。尽管美国存在潜在的药品专项关税风险,但整体来看,中国创新药企的外贸敞口较小,且主要通过BD(商务合作)方式实现药物的海外拓展,而非依赖传统制造出口路径,这使得其在面对关税政策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中国视角出发,创新药出口美国的体量远低于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且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高,分散了单一市场政策带来的冲击。此外,BD模式的本质是知识产权(IP)的交易,而非实体产品的跨境流动,因此规避了关税对药品制造环节的直接影响。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