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互着联网等企业大佬纷纷到境外上市,更加驱使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格局,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也积极跟随大潮走向美国、香港等地。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由于其上市门槛低、时间短、融资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境外上市中最热门地点。
相对于IPO来说,买壳上市相对比较受欢迎,原因是上市审批程序相对简单,时间上也比较快。此外,还可以避免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等缘故。
“壳”是指公众持有的现已基本停止运营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可能仍在交易,也可能没有;它有可能还需要向监管者递交有交报告,有可能也已经不需要了。
有些“壳”公司负债一大堆,资产很少。“壳”公司可能还有一些清偿的责任。比如厂房已经抵押,或者还有一大堆负债,如中介费用、设备租用费用,也可能还有未清偿贷款。因此利用“壳”资源之前一定要仔细调查和考虑,建议找专业公司来操作,比较境外上市借壳涉及专业性比较强。
绿专资本表示,好的“壳”资源应具备这几点:
1、规模不大、股价也不高。这样可以降低购壳成本, 容易收购成功;
2、股东人数在300~1000人。300人以下的公众股东太少,不值得公开交易;而超过1000人,新公司要与这些人联系,并递交资料报告,成本会较高。另外股东太多,收购时遇到的困难总要多一些;
3、负债一定不能高,另外还要注意或有负债。原来“壳”公司股东积累的不满,往往会在新股东入驻之后爆发出来;
4、业务与拟上市业务接近,结构简单;
5、不涉及任何法律诉讼。
境外买壳操作方式
首先要与选定的境外上市壳公司议定有关反向收购的条件;其次壳公司向买壳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最后买壳公司的资产注入壳公司而成为其子公司,但买壳公司的股东是壳公司事实上的控股股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