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健全长效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了50个城市和县城重点推进,近日梳理形成了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二批)并印发,供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河北省唐山市两项、廊坊市一项举措入选清单。
清单主要梳理了统筹推进漏损治理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漏损管控长效机制两大方面的政策机制,其中又包括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建立健全用水分区计量体系、提高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专业化运维水平、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八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唐山市入选清单的举措包括:一是对供水管网定期“体检”。唐山市规范供水管网检漏、查漏程序,对供水主管线开展明暗漏周期检测,每年不少于1次;对居民小区,根据分区计量分析结果及时完成相关区域的明暗漏检测;对城市拆迁区域,“一域一策”制定方案,开展漏损治理。二是提升探漏水平。依托居民加压调蓄设施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高层住宅小区庭院管网漏损动态监测预警。
廊坊市开展漏点监控与预警的举措入选清单。廊坊市升级了分区计量管理平台,对所有分区的供水管网漏损和产销差等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做到及时发现漏损。
来源: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