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山东省政府发布会开到跨国公司!释放了哪些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山东省政府发布会开到跨国公司!释放了哪些信号?

服务跨国公司,山东诚意满满。

文 | 陈明一

5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服务跨国公司 山东在行动”专题发布会。颇为有趣的是,本次发布会来到了青岛高新区,会场设置在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现场。

当天,与会媒体参观了同在高新区的跨国企业——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和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这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来临之际,别具意义。

图片来源:山东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流营商环境,省市齐心协力

在山东,提及跨国企业,阿斯利康可谓拥有“老朋友”一般稳固的情谊。多次在青岛加码增资,连续亮相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可以说,阿斯利康是跨国公司与山东经济深度融合的见证者之一。

时间回到去年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跨国公司投资交流合作会上,阿斯利康宣布,与青岛高新区正式签署《阿斯利康青岛生产基地增资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扩大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产能,持续打造全自动化绿色工厂。

这是继2023年8月份,青岛高新区管委会与阿斯利康签署增资合作备忘录后,阿斯利康对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第二次增投。再次增投以后,总投资由7亿美元增加至7.5亿美元。

今年4月24日,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一期(建筑主体)建成活动举行。作为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占地80亩,投产后将成为智能化、产能大、品类全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并实现“零碳工厂”目标,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产品将供应中国市场,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项目一期将于2028年投产,二期及灌装线扩建项目正顺利推进。

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持续推进本土化战略,不断扩大研发、生产、运营布局,累计在华投资金额超5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青岛也成为阿斯利康的五大区域总部之一。

优良的营商环境能激活市场和创新的活力,是外商投资兴业的保障。为顺利促成项目签约落地,青岛创新省、市、区“一体化”推进机制,市级领导多次带队赴阿斯利康英国总部、法国工厂考察对接,连续召开“跨国界、跨时差”线上例会,解决问题400余个。

2023 年,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取得施工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1月正式开工以来,青岛高新区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护航建设全程,创新打造“1+9+N”服务模式,帮助项目30天完成规划公示,20天完成施工图审查,签订总包合同当天取得施工许可,8个月完成主体封顶,12个月完成项目主体竣工,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青岛速度”。

为保障项目顺利竣工,在项目验收之初,青岛高新区专门组建跨部门联合验收工作小组,通过开通“24小时预审通道”和“三提前、三同步”机制,将规划公示、施工许可等常规审批时间压缩60%。

一系列高效的推进,无一不体现出“青岛速度”,以及山东、青岛省市两级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一流的政务服务,也为阿斯利康继续加大投资注入了强心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十八年,信任的积累

自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德国汉高乐泰落户,目前,山东在营外资企业1.9万余家,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其中,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412个项目。

可以说,跨国公司落子的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而236家世界500强选择山东,这是来自国际的认可与肯定。

近年来,山东先后出台了《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

全面落实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和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措施,深化金融、电信、医疗、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山东出台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四方面20条举措。

2024年,山东已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省份之一。从2015年推出实施“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全省3000余名“服务大使”实时提供贴心服务,到2020年推出上线“山东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一企一策”解决全省外资企业困难诉求1400余个;2023年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专项服务,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解决各类问题4500余个。

“追加投资”是对投资环境高度信任的明证。除了阿斯利康,德国汉高乐泰累计增资1亿美元,建设汉高集团国内最大规模的高端胶黏剂生产基地“鲲鹏工厂”;新加坡金鹰集团持续增资27次。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互成就,双向“奔赴”

目前,山东共有2769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以7%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4.2%的营业收入、22.6%的利润和14.9%的就业。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韩国现代、美国惠普、日本小松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带动形成了新材料、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山东和跨国公司不断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协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促产业迭代升级:德国采埃孚、瑞典海克斯康、英国埃地沃兹、新加坡联测优特半导体等一批强链扩链项目先后落地建设,27个项目被纳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德国百年老牌企业采埃孚集团,居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第3位,已先后在济南、青岛、日照、威海投资设立项目;海克斯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落地山东30年,一直把中华区的总部放在青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世界500强,业务遍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山东已明确开展“服务保障进外企”专项行动,为外资企业在山东投资经营保驾护航,定期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重大活动,建立健全省政府经济咨询顾问会议,跨国公司恳谈会、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政企沟通机制……

这是经济大省的魄力,服务跨国公司,可谓诚意满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山东省政府发布会开到跨国公司!释放了哪些信号?

服务跨国公司,山东诚意满满。

文 | 陈明一

5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服务跨国公司 山东在行动”专题发布会。颇为有趣的是,本次发布会来到了青岛高新区,会场设置在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现场。

当天,与会媒体参观了同在高新区的跨国企业——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和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这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来临之际,别具意义。

图片来源:山东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流营商环境,省市齐心协力

在山东,提及跨国企业,阿斯利康可谓拥有“老朋友”一般稳固的情谊。多次在青岛加码增资,连续亮相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可以说,阿斯利康是跨国公司与山东经济深度融合的见证者之一。

时间回到去年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跨国公司投资交流合作会上,阿斯利康宣布,与青岛高新区正式签署《阿斯利康青岛生产基地增资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扩大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产能,持续打造全自动化绿色工厂。

这是继2023年8月份,青岛高新区管委会与阿斯利康签署增资合作备忘录后,阿斯利康对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第二次增投。再次增投以后,总投资由7亿美元增加至7.5亿美元。

今年4月24日,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一期(建筑主体)建成活动举行。作为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占地80亩,投产后将成为智能化、产能大、品类全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并实现“零碳工厂”目标,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产品将供应中国市场,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项目一期将于2028年投产,二期及灌装线扩建项目正顺利推进。

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持续推进本土化战略,不断扩大研发、生产、运营布局,累计在华投资金额超5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青岛也成为阿斯利康的五大区域总部之一。

优良的营商环境能激活市场和创新的活力,是外商投资兴业的保障。为顺利促成项目签约落地,青岛创新省、市、区“一体化”推进机制,市级领导多次带队赴阿斯利康英国总部、法国工厂考察对接,连续召开“跨国界、跨时差”线上例会,解决问题400余个。

2023 年,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取得施工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1月正式开工以来,青岛高新区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护航建设全程,创新打造“1+9+N”服务模式,帮助项目30天完成规划公示,20天完成施工图审查,签订总包合同当天取得施工许可,8个月完成主体封顶,12个月完成项目主体竣工,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青岛速度”。

为保障项目顺利竣工,在项目验收之初,青岛高新区专门组建跨部门联合验收工作小组,通过开通“24小时预审通道”和“三提前、三同步”机制,将规划公示、施工许可等常规审批时间压缩60%。

一系列高效的推进,无一不体现出“青岛速度”,以及山东、青岛省市两级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一流的政务服务,也为阿斯利康继续加大投资注入了强心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十八年,信任的积累

自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德国汉高乐泰落户,目前,山东在营外资企业1.9万余家,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其中,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412个项目。

可以说,跨国公司落子的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而236家世界500强选择山东,这是来自国际的认可与肯定。

近年来,山东先后出台了《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

全面落实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和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措施,深化金融、电信、医疗、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山东出台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四方面20条举措。

2024年,山东已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省份之一。从2015年推出实施“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全省3000余名“服务大使”实时提供贴心服务,到2020年推出上线“山东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一企一策”解决全省外资企业困难诉求1400余个;2023年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专项服务,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解决各类问题4500余个。

“追加投资”是对投资环境高度信任的明证。除了阿斯利康,德国汉高乐泰累计增资1亿美元,建设汉高集团国内最大规模的高端胶黏剂生产基地“鲲鹏工厂”;新加坡金鹰集团持续增资27次。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互成就,双向“奔赴”

目前,山东共有2769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以7%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4.2%的营业收入、22.6%的利润和14.9%的就业。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韩国现代、美国惠普、日本小松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带动形成了新材料、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山东和跨国公司不断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协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促产业迭代升级:德国采埃孚、瑞典海克斯康、英国埃地沃兹、新加坡联测优特半导体等一批强链扩链项目先后落地建设,27个项目被纳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德国百年老牌企业采埃孚集团,居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第3位,已先后在济南、青岛、日照、威海投资设立项目;海克斯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落地山东30年,一直把中华区的总部放在青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世界500强,业务遍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山东已明确开展“服务保障进外企”专项行动,为外资企业在山东投资经营保驾护航,定期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重大活动,建立健全省政府经济咨询顾问会议,跨国公司恳谈会、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政企沟通机制……

这是经济大省的魄力,服务跨国公司,可谓诚意满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