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 | 两处青岛百年地标重生,老城产业格局如何重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 | 两处青岛百年地标重生,老城产业格局如何重塑?

2.17亿元的改造,不仅关乎两栋老建筑的命运,更关乎青岛老城能否真正从“怀旧地标”蜕变为“活力经济带”。

文 | 张馨仪

在青岛前海一线,两栋沉睡的百年建筑即将迎来一场耗资2.17亿元的“重生”。6月16日,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将正式启动招标,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文旅改造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图片来源:摄图网

百年建筑的沉浮

太平路31号,即栈桥王子饭店,始建于1911年,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与里希特设计,前身为“亨利王子饭店”,曾被誉为“东亚第一馆”,接待过孙中山、胡蝶等历史名人。太平路33号则始建于1900年,曾作为《青岛日报》创刊地,后转型为时尚产业园。两座建筑均属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岛德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  

然而,随着城市东迁,老城区高端酒店长期缺位。2023年,栈桥王子饭店因租约到期停业,太平路33号虽曾引入北服时尚产业园,但业态单一,未能充分激活历史价值。此次改造,正是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战略的关键一环,目标直指“高端酒店+文旅体验”的复合业态。  

2.17亿的投资逻辑

在青岛近年来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太平路31号、33号的改造工程以其独特的商业定位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的项目,计划按照四、五星级标准进行全面改造,不仅包括建筑修复、机电安装等基础工程,更将进行景观提升等配套建设。2.17亿元的投资规模,在青岛同类旧改项目中堪称大手笔。

值得关注的是,与西镇片区3.15亿元以民生改善为主的改造不同,太平路项目更注重商业价值的挖掘与提升。这种差异化的投资策略背后,蕴含着清晰的商业逻辑。首先,中山路区域作为青岛老城核心区,虽然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据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5年2月7日消息,从正月初一到初七,中山路历史街区共接待游客248余万人次,日均突破35万人次。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区域内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仍存在结构性短板——高端住宿供给不足、文旅消费场景单一等问题依旧突出。

其次,项目所在地本身具有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栈桥王子饭店斑驳的墙砖里镌刻着孙中山下榻的历史记忆,《青岛日报》旧址则见证了城市新闻事业的百年沧桑。这些沉睡的文化富矿一旦被唤醒,通过沉浸式展览、主题客房等现代手法呈现,商业潜能不容小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避免“重硬件轻运营”?

但是,真正的挑战不在资金而在理念。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栈桥王子饭店的外立面必须“修旧如旧”,那么,文物保护的红线将如何与现代化酒店的需求共存?2024年,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以690万元中标该项目设计工作,其后续方案备受关注。  

此外,如何将栈桥的观光客流转化为高端酒店的消费群体,也是关键。借鉴广州永庆坊的经验,结合青岛啤酒节、国际电影节等IP策划主题活动,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老城复兴的风向标

实际上,太平路31号、33号的改造,只是青岛历史城区更新的一环。近年来,中山路区域已发生显著变化:海上皇宫转型潮流商业体,华能大厦改造成音乐家广场,青岛路步行街焕新开放。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一条“老城黄金文旅动线”,而栈桥王子饭店的回归,将成为这条动线上的关键节点。  

若太平路项目成功,同样可能带动市南区浙江路、八大关等片区的更新热潮。市南区已计划“盘活14处闲置商业载体”,太平路项目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后续资本的信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更进一步来讲,2.17亿元的改造,不仅关乎两栋老建筑的命运,更关乎青岛老城能否真正从“怀旧地标”蜕变为“活力经济带”。栈桥王子饭店的百年故事、太平路33号的新闻记忆,都将成为文旅融合的独特卖点。毕竟,让老建筑活着,从来都比让它存在更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 | 两处青岛百年地标重生,老城产业格局如何重塑?

2.17亿元的改造,不仅关乎两栋老建筑的命运,更关乎青岛老城能否真正从“怀旧地标”蜕变为“活力经济带”。

文 | 张馨仪

在青岛前海一线,两栋沉睡的百年建筑即将迎来一场耗资2.17亿元的“重生”。6月16日,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将正式启动招标,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文旅改造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图片来源:摄图网

百年建筑的沉浮

太平路31号,即栈桥王子饭店,始建于1911年,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与里希特设计,前身为“亨利王子饭店”,曾被誉为“东亚第一馆”,接待过孙中山、胡蝶等历史名人。太平路33号则始建于1900年,曾作为《青岛日报》创刊地,后转型为时尚产业园。两座建筑均属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岛德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  

然而,随着城市东迁,老城区高端酒店长期缺位。2023年,栈桥王子饭店因租约到期停业,太平路33号虽曾引入北服时尚产业园,但业态单一,未能充分激活历史价值。此次改造,正是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战略的关键一环,目标直指“高端酒店+文旅体验”的复合业态。  

2.17亿的投资逻辑

在青岛近年来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太平路31号、33号的改造工程以其独特的商业定位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的项目,计划按照四、五星级标准进行全面改造,不仅包括建筑修复、机电安装等基础工程,更将进行景观提升等配套建设。2.17亿元的投资规模,在青岛同类旧改项目中堪称大手笔。

值得关注的是,与西镇片区3.15亿元以民生改善为主的改造不同,太平路项目更注重商业价值的挖掘与提升。这种差异化的投资策略背后,蕴含着清晰的商业逻辑。首先,中山路区域作为青岛老城核心区,虽然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据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5年2月7日消息,从正月初一到初七,中山路历史街区共接待游客248余万人次,日均突破35万人次。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区域内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仍存在结构性短板——高端住宿供给不足、文旅消费场景单一等问题依旧突出。

其次,项目所在地本身具有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栈桥王子饭店斑驳的墙砖里镌刻着孙中山下榻的历史记忆,《青岛日报》旧址则见证了城市新闻事业的百年沧桑。这些沉睡的文化富矿一旦被唤醒,通过沉浸式展览、主题客房等现代手法呈现,商业潜能不容小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避免“重硬件轻运营”?

但是,真正的挑战不在资金而在理念。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栈桥王子饭店的外立面必须“修旧如旧”,那么,文物保护的红线将如何与现代化酒店的需求共存?2024年,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以690万元中标该项目设计工作,其后续方案备受关注。  

此外,如何将栈桥的观光客流转化为高端酒店的消费群体,也是关键。借鉴广州永庆坊的经验,结合青岛啤酒节、国际电影节等IP策划主题活动,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老城复兴的风向标

实际上,太平路31号、33号的改造,只是青岛历史城区更新的一环。近年来,中山路区域已发生显著变化:海上皇宫转型潮流商业体,华能大厦改造成音乐家广场,青岛路步行街焕新开放。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一条“老城黄金文旅动线”,而栈桥王子饭店的回归,将成为这条动线上的关键节点。  

若太平路项目成功,同样可能带动市南区浙江路、八大关等片区的更新热潮。市南区已计划“盘活14处闲置商业载体”,太平路项目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后续资本的信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更进一步来讲,2.17亿元的改造,不仅关乎两栋老建筑的命运,更关乎青岛老城能否真正从“怀旧地标”蜕变为“活力经济带”。栈桥王子饭店的百年故事、太平路33号的新闻记忆,都将成为文旅融合的独特卖点。毕竟,让老建筑活着,从来都比让它存在更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