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路边财经评论员
5月21日晚间,百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季度营收达324.52亿元,同比微增3%;经调整净利润为64.69亿元,同比下滑 8%。
从业务结构来看,百度核心收入表现可圈可点,达255亿元(35.1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在线营销收入为160亿元(22.1亿美元),而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幅高达40%,达94亿元(13.0 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由智能云业务驱动。

财报中,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萝卜快跑” 的进展尤为引人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萝卜快跑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截至2025年5月,其全球累计出行服务次数已超1100万次。在国际化布局上,萝卜快跑于一季度正式进入迪拜和阿布扎比两个海外城市,目前已在迪拜开启公开道路验证测试。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我们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业务实现了关键里程碑,萝卜快跑拓展至全球市场,进军迪拜及阿布扎比,进一步体现了我们为全球市场提供安全、舒适且平价的无人车服务的承诺。我们深信,AI 优先的战略将使我们持续走在前沿,把握AI时代的长期增长机遇。”
尽管百度财报在自身对比维度上有一定进步,如营收保持微增、非在线营销收入大幅增长,但将其置于近期一众互联网公司财报中审视,百度这份成绩单显得较为平淡。
曾同为BAT成员的腾讯,于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则更为亮眼。腾讯营收达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004.9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 - IFRS)693.2亿元,同比增长18%。无论是营收总量、利润规模还是增长速度,腾讯都远超百度。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的高质量收入保持坚实的增长态势。AI能力已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实质性贡献。我们亦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AI等新AI机遇的投入。我们相信,在AI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杠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我们预期,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5月15日发布财报的阿里巴巴同样表现强劲。其一季度收入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营利润284.65亿元,同比增长9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同比增长279%。阿里财报中重点提及用户相关数据,受益于持续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淘天实现了更强劲的新买家增长,88VIP会员超5000万,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此外,在AI需求的推动下,阿里云收入增长持续加速,一季度达301.27亿元,同比增长18%,创下三年来最快增速。
其他互联网企业如京东集团,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样可圈可点。数据显示,京东集团一季度收入达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超过市场预期,创下近三年来最高同比增速。近期京东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的持续竞争,也为其赢得了不少流量关注。
反观百度,其营收总体规模不及腾讯、阿里、京东等第一梯队企业,增速相对放缓,且未来发展方向暂不够清晰。尽管百度在AI领域投入巨大,文心一言在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处于前列水平,但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的关注度明显不及Deepseek等明星产品。在公关传播方面,百度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正面案例实现破圈传播,整体处境不容乐观。
更为现实的是,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尚需时间,现阶段各大互联网企业更需聚焦短期业务布局。面对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崛起,以及各类AI搜索产品的竞争,百度传统搜索业务的护城河是否足够坚固,成为资本市场短期关注的核心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