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范冰冰成戛纳评委被唱衰,大众恨她的原因竟是这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范冰冰成戛纳评委被唱衰,大众恨她的原因竟是这样

总的说来,范冰冰的“演技”更似一个随机产物,好导演、好剧本缺一不可。

范冰冰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消息刚出,便引发一阵哗然。归根究底,“花瓶”、“毯星”、“烂片王”等一系列标签早已如同紧箍咒般套牢在她身上。可实际上,范冰冰在娱乐圈的发展史,正是她一次次地与这些标签做斗争的过程。

昨日,戛纳电影节官方正式公布了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的完整名单,中国演员范冰冰赫然在列,使得这个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谣言的传闻成了真。

“戛纳电影节这是疯了吗?”“原来代言人不仅可以蹭红毯还可以当评委?”“恭喜!总算可以光明正大地走一次红毯了!”……名单一官宣,国内的声音还是嘲讽居多,而且三句不离“红毯”这个字眼,因为在大众眼中,那才是范冰冰最出名的“作品”。

如此情景,不禁让人想起2016年,范冰冰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拿下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影后时,网友也都纷纷发出“奖是买来的吧。”“看来拿不了威尼斯,就只有拿这个了。”“又是什么野鸡电影节?”等偏激言论。

这样的舆论,导致很多人忽视了范冰冰是凭借《观音山》《我不是潘金莲》成为中国第三位、亚洲第五位“双A影后”的头衔。而排在她之前的四位影后分别是:张曼玉(戛纳影后、柏林影后)、巩俐(威尼斯影后、蒙特利尔影后)、寺岛忍(柏林影后、东京影后)、宫泽理惠(东京影后、莫斯科影后)。目前,既拿下了双A影后,又能在戛纳电影节当评委,中国除了张曼玉和巩俐,就是范冰冰了。

这样的成就和荣誉,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女星,如章子怡、周迅或者是舒淇等等,大家肯定都会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响应,但为什么到了范冰冰这,不论她是拿影后还是当评委,都让人那么难以接受和认可呢?

笔者认为,或许是范冰冰已经给大众留下了固化印象:“花瓶”、“毯星”、“烂片王”等一系列标签早已如同紧箍咒般套牢在她身上。可实际上,范冰冰在娱乐圈的发展史就是她一次次地与这些标签做斗争的过程。

从丫鬟金锁到霸气范爷

范冰冰其实是一个很励志的女星。她美吗?当然美。但在《还珠格格》中她只配当赵薇和林心如的“丫鬟”,而剧里出现最多的台词就是“我们小姐”。当时,琼瑶公司力捧的新人只有赵薇,所以范冰冰很清楚,如果继续待下去说不定又是演另一个丫鬟,于是她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离开琼瑶投身华谊。但过程却十分艰难,她耗光了所有积蓄甚至抵押了父母在山东的房子,只为圆自己的演员梦。令人没想到的是,她转投到华谊后又遇到了不论长相、风格,甚至连名字都很相似的李冰冰。

在华谊的这段日子,是范冰冰职业生涯中个人形象最差的时候。当时她与媒体交恶,留下了许多大大小小或真或假的“黑料”。2003年,她与李冰冰被华谊当做“双秘密武器”同时推入市场,李冰冰在《天下无贼》中扮演的是“女匪”,而范冰冰只能在《手机》中出演“小三”。

即使这个角色助她拿下百花奖影后,但却被媒体诟病成是“本色演出”。之后,眼看李冰冰在华谊逐渐上位,范冰冰自己却深陷合约到期、负面新闻缠身、整容、潜规则、假唱等丑闻中。

正在范冰冰最暗无天日之时,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出现了,那便是范冰冰的经纪人——穆晓光。他将范冰冰带离华谊,并成立了范冰冰工作室,由此开启范冰冰数十载的娱乐圈称霸之路。

当时的市场对美艳型女明星十分不友好,但穆晓光很聪明,他深知想要扭转口碑,就必须拉拢女性观众,可范冰冰美艳到具有攻击性的脸蛋成了她最大的绊脚石。于是,穆晓光想到把范冰冰往“女强人”方向打造,至此,范冰冰成为国内第一个印上“攻气十足”、“爷们”标签的女明星。

从经营“范爷”这个标识起,范冰冰的形象就开始转向正面化,并收获了一批女粉丝,她们开始意识到范冰冰除了长得漂亮以外,更是一个独立、坚强、自主、聪明的女性,现在回过头看还颇有些“女权意识”的味道。之后,范冰冰说出“我就是豪门”的宣言、用男性的形象拍杂志和广告、自己当制片人投拍电视剧,还留下了“受得了多大赞美,就经得起多大诋毁”的名言。

至于如今被人熟知的“范爷”这个称呼,还得追溯到2010年的戛纳红毯上。当时,范冰冰以一袭龙袍走上红毯,瞬间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这就像是继“我就是豪门”后第二次向全世界作出的女权宣言,而当初那个柔弱的“金锁”终于不再是范冰冰最广为人知的称呼了,“范爷”才是。

成为“范爷”后,她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翻身生涯:首先登上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并连续三年斩获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首的殊荣,她也是《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高收入女演员第五名”且是亚洲唯一一位上榜演员,之后还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今年甚至超过成龙登上中国名人商业价值排行榜榜首。

到这一步,其实范冰冰已经完成了从处于弱势地位的二三线女星到国内顶级女星的转化,她的标签也从不起眼的丫鬟金锁变成了气场全开的范爷,但与此同时,范冰冰的第二个难题来了,她走的红毯、她说的名言、她的商业代言、她的花边新闻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大众会承认她是大明星,但很少人会觉得她是演员。而范冰冰的这次斗争,远比摘掉“金锁”这个标签难多了。

范冰冰时好时坏的演技

摆出这样一份获奖清单,如果不说是范冰冰,相信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演技派”的成绩单。但放在范冰冰身上,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王思聪前两年发明的“毯星”一词,又成了范冰冰的一个新代号,我们记得她走红毯穿了什么礼服,甚至记得她是“蹭了”哪个品牌,唯独不记得范冰冰有什么代表作。

对此,范冰冰曾回应说:“我的演技早已证明,只是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早前接受《南都娱乐周刊》采访时,关于演戏这个话题,范冰冰也作出了回答:“只要我想,我也可以从红毯走上那头的领奖台。”这两句话和当年的“我不需要嫁豪门,因为我自己就是豪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无非是在宣告:“我并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

范冰冰是一个愿意去证明自己有演技的人,而演戏就像是她心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一样。她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演戏这件事,是我愿意花一生时间去追求的,已经快两个十年了。”不得不承认,在《苹果》《观音山》《我不是潘金莲》这些电影中范冰冰确实献上了不错的表演。

对待表演,范冰冰也十分敬业。不轧戏、不抠图,为了角色可以做出形象上的牺牲,她曾声称“只要角色需要,这张脸我随时上交,去给导演任意描绘,其实这次(指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我还想扮得更丑的。”这就是范冰冰对演戏的态度。

其实从她和李玉、冯小刚的合作中,丝毫不难看出她对于证明自己是个演员这件事的执着,但是她的好片一只手都可以数得出来,而拍的烂片却如同浩瀚江河。她左手持有《观音山》《我不是潘金莲》等口碑佳作,右手却在安放《封神》《爵迹》等烂片给观众添堵。甚至连“武则天”这么一个复杂又传奇的人物,范冰冰也从头到尾只用一个表情就交出了《武媚娘传奇》。

总的说来,范冰冰的“演技”更似一个随机产物,好导演、好剧本缺一不可。她明明可以交出上乘之作,但偏偏又喜欢去接很多一言难尽的商业片。在大众看来,范冰冰一边在证明自己的实力,一边又在消费自己的美貌,而后者的占比还是前者的几十倍。所以有时候可能不是观众在装睡,而是她在“叫醒”这件事上还不够专注。

就拿章子怡来说,虽然她也拍过《非常完美》《非常幸运》《奔爱》这些烂片,但她优秀的电影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即使章子怡也频繁爆出花边新闻,但却没有人会去质疑她的专业能力。

究其原因,和范冰冰合作过的尔冬升导演早就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她在电影之外的心思太多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多的心思,才能让“金锁”成为今天的“范爷”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范冰冰成戛纳评委被唱衰,大众恨她的原因竟是这样

总的说来,范冰冰的“演技”更似一个随机产物,好导演、好剧本缺一不可。

范冰冰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消息刚出,便引发一阵哗然。归根究底,“花瓶”、“毯星”、“烂片王”等一系列标签早已如同紧箍咒般套牢在她身上。可实际上,范冰冰在娱乐圈的发展史,正是她一次次地与这些标签做斗争的过程。

昨日,戛纳电影节官方正式公布了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的完整名单,中国演员范冰冰赫然在列,使得这个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谣言的传闻成了真。

“戛纳电影节这是疯了吗?”“原来代言人不仅可以蹭红毯还可以当评委?”“恭喜!总算可以光明正大地走一次红毯了!”……名单一官宣,国内的声音还是嘲讽居多,而且三句不离“红毯”这个字眼,因为在大众眼中,那才是范冰冰最出名的“作品”。

如此情景,不禁让人想起2016年,范冰冰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拿下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影后时,网友也都纷纷发出“奖是买来的吧。”“看来拿不了威尼斯,就只有拿这个了。”“又是什么野鸡电影节?”等偏激言论。

这样的舆论,导致很多人忽视了范冰冰是凭借《观音山》《我不是潘金莲》成为中国第三位、亚洲第五位“双A影后”的头衔。而排在她之前的四位影后分别是:张曼玉(戛纳影后、柏林影后)、巩俐(威尼斯影后、蒙特利尔影后)、寺岛忍(柏林影后、东京影后)、宫泽理惠(东京影后、莫斯科影后)。目前,既拿下了双A影后,又能在戛纳电影节当评委,中国除了张曼玉和巩俐,就是范冰冰了。

这样的成就和荣誉,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女星,如章子怡、周迅或者是舒淇等等,大家肯定都会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响应,但为什么到了范冰冰这,不论她是拿影后还是当评委,都让人那么难以接受和认可呢?

笔者认为,或许是范冰冰已经给大众留下了固化印象:“花瓶”、“毯星”、“烂片王”等一系列标签早已如同紧箍咒般套牢在她身上。可实际上,范冰冰在娱乐圈的发展史就是她一次次地与这些标签做斗争的过程。

从丫鬟金锁到霸气范爷

范冰冰其实是一个很励志的女星。她美吗?当然美。但在《还珠格格》中她只配当赵薇和林心如的“丫鬟”,而剧里出现最多的台词就是“我们小姐”。当时,琼瑶公司力捧的新人只有赵薇,所以范冰冰很清楚,如果继续待下去说不定又是演另一个丫鬟,于是她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离开琼瑶投身华谊。但过程却十分艰难,她耗光了所有积蓄甚至抵押了父母在山东的房子,只为圆自己的演员梦。令人没想到的是,她转投到华谊后又遇到了不论长相、风格,甚至连名字都很相似的李冰冰。

在华谊的这段日子,是范冰冰职业生涯中个人形象最差的时候。当时她与媒体交恶,留下了许多大大小小或真或假的“黑料”。2003年,她与李冰冰被华谊当做“双秘密武器”同时推入市场,李冰冰在《天下无贼》中扮演的是“女匪”,而范冰冰只能在《手机》中出演“小三”。

即使这个角色助她拿下百花奖影后,但却被媒体诟病成是“本色演出”。之后,眼看李冰冰在华谊逐渐上位,范冰冰自己却深陷合约到期、负面新闻缠身、整容、潜规则、假唱等丑闻中。

正在范冰冰最暗无天日之时,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出现了,那便是范冰冰的经纪人——穆晓光。他将范冰冰带离华谊,并成立了范冰冰工作室,由此开启范冰冰数十载的娱乐圈称霸之路。

当时的市场对美艳型女明星十分不友好,但穆晓光很聪明,他深知想要扭转口碑,就必须拉拢女性观众,可范冰冰美艳到具有攻击性的脸蛋成了她最大的绊脚石。于是,穆晓光想到把范冰冰往“女强人”方向打造,至此,范冰冰成为国内第一个印上“攻气十足”、“爷们”标签的女明星。

从经营“范爷”这个标识起,范冰冰的形象就开始转向正面化,并收获了一批女粉丝,她们开始意识到范冰冰除了长得漂亮以外,更是一个独立、坚强、自主、聪明的女性,现在回过头看还颇有些“女权意识”的味道。之后,范冰冰说出“我就是豪门”的宣言、用男性的形象拍杂志和广告、自己当制片人投拍电视剧,还留下了“受得了多大赞美,就经得起多大诋毁”的名言。

至于如今被人熟知的“范爷”这个称呼,还得追溯到2010年的戛纳红毯上。当时,范冰冰以一袭龙袍走上红毯,瞬间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这就像是继“我就是豪门”后第二次向全世界作出的女权宣言,而当初那个柔弱的“金锁”终于不再是范冰冰最广为人知的称呼了,“范爷”才是。

成为“范爷”后,她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翻身生涯:首先登上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并连续三年斩获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首的殊荣,她也是《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高收入女演员第五名”且是亚洲唯一一位上榜演员,之后还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今年甚至超过成龙登上中国名人商业价值排行榜榜首。

到这一步,其实范冰冰已经完成了从处于弱势地位的二三线女星到国内顶级女星的转化,她的标签也从不起眼的丫鬟金锁变成了气场全开的范爷,但与此同时,范冰冰的第二个难题来了,她走的红毯、她说的名言、她的商业代言、她的花边新闻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大众会承认她是大明星,但很少人会觉得她是演员。而范冰冰的这次斗争,远比摘掉“金锁”这个标签难多了。

范冰冰时好时坏的演技

摆出这样一份获奖清单,如果不说是范冰冰,相信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演技派”的成绩单。但放在范冰冰身上,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王思聪前两年发明的“毯星”一词,又成了范冰冰的一个新代号,我们记得她走红毯穿了什么礼服,甚至记得她是“蹭了”哪个品牌,唯独不记得范冰冰有什么代表作。

对此,范冰冰曾回应说:“我的演技早已证明,只是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早前接受《南都娱乐周刊》采访时,关于演戏这个话题,范冰冰也作出了回答:“只要我想,我也可以从红毯走上那头的领奖台。”这两句话和当年的“我不需要嫁豪门,因为我自己就是豪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无非是在宣告:“我并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

范冰冰是一个愿意去证明自己有演技的人,而演戏就像是她心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一样。她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演戏这件事,是我愿意花一生时间去追求的,已经快两个十年了。”不得不承认,在《苹果》《观音山》《我不是潘金莲》这些电影中范冰冰确实献上了不错的表演。

对待表演,范冰冰也十分敬业。不轧戏、不抠图,为了角色可以做出形象上的牺牲,她曾声称“只要角色需要,这张脸我随时上交,去给导演任意描绘,其实这次(指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我还想扮得更丑的。”这就是范冰冰对演戏的态度。

其实从她和李玉、冯小刚的合作中,丝毫不难看出她对于证明自己是个演员这件事的执着,但是她的好片一只手都可以数得出来,而拍的烂片却如同浩瀚江河。她左手持有《观音山》《我不是潘金莲》等口碑佳作,右手却在安放《封神》《爵迹》等烂片给观众添堵。甚至连“武则天”这么一个复杂又传奇的人物,范冰冰也从头到尾只用一个表情就交出了《武媚娘传奇》。

总的说来,范冰冰的“演技”更似一个随机产物,好导演、好剧本缺一不可。她明明可以交出上乘之作,但偏偏又喜欢去接很多一言难尽的商业片。在大众看来,范冰冰一边在证明自己的实力,一边又在消费自己的美貌,而后者的占比还是前者的几十倍。所以有时候可能不是观众在装睡,而是她在“叫醒”这件事上还不够专注。

就拿章子怡来说,虽然她也拍过《非常完美》《非常幸运》《奔爱》这些烂片,但她优秀的电影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即使章子怡也频繁爆出花边新闻,但却没有人会去质疑她的专业能力。

究其原因,和范冰冰合作过的尔冬升导演早就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她在电影之外的心思太多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多的心思,才能让“金锁”成为今天的“范爷”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