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科大硅谷围绕高能级研发平台推出特别策划,关注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旗下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走进当代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现场,记录他们攀登科技高峰的青春印记。
第四期对话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舒琪。从实验室到现实“战场”,徐舒琪打破常识桎梏,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工程化思维,将复杂网络的抽象理论与现实场景紧密结合,为社交网络分析、舆情管理等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从学术殿堂走进现实“战场”
徐舒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合肥市D类高层次人才,从事复杂网络与社会计算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4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实现场景应用。
“是命运使然,也是乐趣使然”,徐舒琪说,“研一时偶然获得硕博连读机会,那时我甚至没想清楚是否要走科研这条路。”然而,正是这次命运使然,让她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所负责人吕琳媛教授引导下,逐渐感受到在复杂网络研究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实验室一个人进行论文研读时,我总能从科研背后的规律探索中获得纯粹喜悦;而将这份心得传递给师弟师妹,见证他们在学术写作中的成长,更让我感受到双向启发的满足感和智性乐趣,驱动着我全情投入科研事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舒琪还完成了学术传播领域的重要实践--翻译“小世界网络之父”邓肯·沃茨的著作《反常识》。这本探讨网络科学颠覆性思维的书籍,不仅让她荣膺2019年度湛庐出版社年度最佳译者,更深刻影响了她的科研认知。“有些事情看起来理所应当,但并不是就不值得研究”。

带着对复杂网络理论的深刻理解与创新思考,徐舒琪毕业后入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从理论建构转向现实应用,从学术殿堂走进现实“战场”,循着博士期间的研究脉络,徐舒琪继续投身复杂网络背景下社交网络的数据研究,拓展复杂网络理论的现实维度。
“运用网络社会空间的零散数据,如大家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的发帖、互动、加好友的关系,通过特定算法建立‘可视’的社交网络。”徐舒琪正在从“显而易见”中破解“视而不见”的真相。
高能级平台赋能团队裂变生长
一往无前的科研征程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有力赋能,谈到自身所处的科研环境,徐舒琪多次强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领衔创建,汇聚8位院士及全球顶尖科研团队。研究院以“数据重构网络空间”为核心理念,聚焦网络空间安全与数据要素创新两大战略方向,建设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所、数据要素创新研究中心、安全大数据研究中心、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四大核心研究平台。
依托研究院的持续赋能,徐舒琪所在的团队目前正在飞速裂变生长。“刚来到数据空间研究院的时候,我们团队只有两三个人,现在已经扩展到20多人,在这期间,研究院为我们提供稳定的经费、项目支持,并营造了良好的引才环境。在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所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搭建了桥梁。”
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技术瓶颈,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将个人的科研追求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徐舒琪说。

“未来2-3年,我们将专注于把社交网络这一块给做通,同时注重做好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作为数据空间研究院的科研先锋,待社交场景技术体系成熟后,徐舒琪团队还计划把“复杂网络+”的模式辐射至公共卫生、金融安全等多个领域,进而解决多个现实难题。
憧憬未来,徐舒琪满怀信心,她和她的团队将通过深挖社交网络“一口井”,贯通数字中国“万条河”。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