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财界观察 | 山东港口青岛港:“十三次破世界纪录”的启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财界观察 | 山东港口青岛港:“十三次破世界纪录”的启示

在这串耀眼纪录的背后,是技术攻坚、战略布局与国企担当的深度交响

文 | 单烁

5月22日,随着“凯普圣拉萨罗”轮最后一箱货物装卸完成,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桥吊单机62.62自然箱/小时的效率,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但这早已不是青岛港第一次刷新世界纪录——这座自2017年投产便持续创造历史的码头,用数字铭刻着中国港口科技进化的轨迹:

从全球首个氢动力自动化码头投用,到自主知识产权系统全面替代欧美方案,再到单机效率突破60自然箱/小时的技术禁区,青岛港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构全球智慧港口的标准体系。在这串耀眼纪录的背后,是技术攻坚、战略布局与国企担当的深度交响。

技术深水区破冰:从追赶者到引领

早在许多年以前,青岛港就是新纪录的缔造者——

2023年,其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单机效率提升至60自然箱/小时,连续第七次打破自主保持的世界纪录;2024年启用的智能船舶调度系统,使大型油轮平均待泊时间缩短至1.2小时;2025年投用的AI货物配载系统,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将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

持之以恒的技术深耕与模式创新,让青岛港持续突破行业瓶颈,创造了多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运营纪录;它也因此在自己的科技创新图谱上,镌刻了多项改写行业规则的技术坐标:

其自主研发的A-TOS系统实现全场景毫秒级响应,将堆场翻倒率压降5.14%;不断迭代的AI视觉导航系统使AGV运行间距缩至行业极限的2.6米,速度提升3.6%;今年完成的装卸船自动化升级,使40厘米空档穿越精度达15公里/小时,单箱装卸时间压缩近20秒。

重要的是,青岛港的核心技术突破遵循着一条清晰的攻关路径:

在运营优化方面,通过重组整合日照港液体散货码头资源,使原油接卸能力突破1亿吨/年;在航线拓展中,新开通的中东冷链快航实现48小时极速通关;在技术升级领域,重组标的公司ROE达11.6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交出国际航运枢纽的国企答卷

持之以恒的技术突破,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青岛港创新动力的来源,则是在助力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枢纽上卓越的国企担当。

在2025年新开通的3条"一带一路"航线,就在深刻地践行这一点:

单月内,青岛港迎来航线网络战略性升级,新开通的3条新航线分别为德翔海运、宏海箱运等船公司合营的南美航线,马士基、以星航运合营的中南美航线,以及地中海航运的中东航线。

这是青岛港敏锐把握市场动向,联合全球领先航运企业,剑指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所迅速开辟的航线。此举不仅帮助中国出口企业分散传统市场风险,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更为“中国制造”开拓了潜力巨大的新通道。

据统计,新航线覆盖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南美主要经济体以及中东关键港口,预计每年将为青岛港新增集装箱吞吐量超20万标箱,为区域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注入新动能。

而这种枢纽能级的跃升,源于青岛港所采取的三重战略布局:

在物理空间,构建起辐射180国700港的航运网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全覆盖;在服务维度,创新全程物流模式助力腹地企业降本增效;在数字基建,港航大数据平台显著提升通关效率。全球领先班轮公司密集加挂青岛港,巩固其东北亚核心枢纽地位。

海关统计显示,2025年1-4月青岛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649.8亿元、同比实现15.6%的增长。航线日益广布的青岛港,显然是这组数据背后势能强劲的中流砥柱。

重组棋局下的未来图谱:从港口集群到生态共同体

2月21日,青岛港迎来百亿级重组。其发布公告表示,决定撤回原重组方案申请文件,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收购油品公司100%股权、日照实华50%股权,交易对价46.29亿元。

在46.29亿元重组方案中,油品公司与日照实华的注入使青岛港原油接卸能力突破1亿吨/年。两家标的ROE达11.68%,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14.57亿元,将增厚每股收益6.07%。

这意味着,通过整合日照港深水岸线资源,青岛港正式落实《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布局优化。青岛港表示,此次交易方案的调整,有利于发挥相关业务的协同效应,提高港口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同业竞争,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

从自动化码头的技术突围,到全球航运网络的枢纽再造,再到港口集群的生态重构,青岛港的十三次世界纪录背后,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港口领域的生动实践——

当A-TOS系统的代码在量子计算机上跑出新的优化算法,当重组后的港口集群开始释放协同红利,这座东方大港正以硬核科技为笔、以国企担当为墨,在百年未有的航运变局中,书写着属于中国港口的时代答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青岛港

258
  • 居北方首位!山东港口青岛港单月新增3条新航线
  • 青岛港(601298.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4.02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6.5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财界观察 | 山东港口青岛港:“十三次破世界纪录”的启示

在这串耀眼纪录的背后,是技术攻坚、战略布局与国企担当的深度交响

文 | 单烁

5月22日,随着“凯普圣拉萨罗”轮最后一箱货物装卸完成,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桥吊单机62.62自然箱/小时的效率,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但这早已不是青岛港第一次刷新世界纪录——这座自2017年投产便持续创造历史的码头,用数字铭刻着中国港口科技进化的轨迹:

从全球首个氢动力自动化码头投用,到自主知识产权系统全面替代欧美方案,再到单机效率突破60自然箱/小时的技术禁区,青岛港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构全球智慧港口的标准体系。在这串耀眼纪录的背后,是技术攻坚、战略布局与国企担当的深度交响。

技术深水区破冰:从追赶者到引领

早在许多年以前,青岛港就是新纪录的缔造者——

2023年,其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单机效率提升至60自然箱/小时,连续第七次打破自主保持的世界纪录;2024年启用的智能船舶调度系统,使大型油轮平均待泊时间缩短至1.2小时;2025年投用的AI货物配载系统,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将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

持之以恒的技术深耕与模式创新,让青岛港持续突破行业瓶颈,创造了多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运营纪录;它也因此在自己的科技创新图谱上,镌刻了多项改写行业规则的技术坐标:

其自主研发的A-TOS系统实现全场景毫秒级响应,将堆场翻倒率压降5.14%;不断迭代的AI视觉导航系统使AGV运行间距缩至行业极限的2.6米,速度提升3.6%;今年完成的装卸船自动化升级,使40厘米空档穿越精度达15公里/小时,单箱装卸时间压缩近20秒。

重要的是,青岛港的核心技术突破遵循着一条清晰的攻关路径:

在运营优化方面,通过重组整合日照港液体散货码头资源,使原油接卸能力突破1亿吨/年;在航线拓展中,新开通的中东冷链快航实现48小时极速通关;在技术升级领域,重组标的公司ROE达11.6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交出国际航运枢纽的国企答卷

持之以恒的技术突破,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青岛港创新动力的来源,则是在助力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枢纽上卓越的国企担当。

在2025年新开通的3条"一带一路"航线,就在深刻地践行这一点:

单月内,青岛港迎来航线网络战略性升级,新开通的3条新航线分别为德翔海运、宏海箱运等船公司合营的南美航线,马士基、以星航运合营的中南美航线,以及地中海航运的中东航线。

这是青岛港敏锐把握市场动向,联合全球领先航运企业,剑指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所迅速开辟的航线。此举不仅帮助中国出口企业分散传统市场风险,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更为“中国制造”开拓了潜力巨大的新通道。

据统计,新航线覆盖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南美主要经济体以及中东关键港口,预计每年将为青岛港新增集装箱吞吐量超20万标箱,为区域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注入新动能。

而这种枢纽能级的跃升,源于青岛港所采取的三重战略布局:

在物理空间,构建起辐射180国700港的航运网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全覆盖;在服务维度,创新全程物流模式助力腹地企业降本增效;在数字基建,港航大数据平台显著提升通关效率。全球领先班轮公司密集加挂青岛港,巩固其东北亚核心枢纽地位。

海关统计显示,2025年1-4月青岛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649.8亿元、同比实现15.6%的增长。航线日益广布的青岛港,显然是这组数据背后势能强劲的中流砥柱。

重组棋局下的未来图谱:从港口集群到生态共同体

2月21日,青岛港迎来百亿级重组。其发布公告表示,决定撤回原重组方案申请文件,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收购油品公司100%股权、日照实华50%股权,交易对价46.29亿元。

在46.29亿元重组方案中,油品公司与日照实华的注入使青岛港原油接卸能力突破1亿吨/年。两家标的ROE达11.68%,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14.57亿元,将增厚每股收益6.07%。

这意味着,通过整合日照港深水岸线资源,青岛港正式落实《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布局优化。青岛港表示,此次交易方案的调整,有利于发挥相关业务的协同效应,提高港口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同业竞争,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

从自动化码头的技术突围,到全球航运网络的枢纽再造,再到港口集群的生态重构,青岛港的十三次世界纪录背后,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港口领域的生动实践——

当A-TOS系统的代码在量子计算机上跑出新的优化算法,当重组后的港口集群开始释放协同红利,这座东方大港正以硬核科技为笔、以国企担当为墨,在百年未有的航运变局中,书写着属于中国港口的时代答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